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喜剧选/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著的《莎士比亚喜剧选》原汁原味朱生豪译笔,  诗意呈现莎士比亚原作神韵,  民国风味的朱氏译笔,再现“戏剧之王”莎士比亚名剧风华——《仲夏夜之梦》的奇幻唯美,《第十二夜》的阴差阳错,《威尼斯商人》的跌宕起伏,《温莎的风流娘们》啼笑皆非,《驯悍记》的诙谐有趣,《皆大欢喜》的奇思妙想……总之,朱生豪所译古体着有古诗人典雅遗风,白话亦诙谐多智,读来韵感自成。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喜剧选》朱生豪翻译的威廉·莎士比亚著喜剧集,所选的剧目包括《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驯悍记》《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等篇目,围绕爱情、友谊和婚姻的主题,语言诙谐生动,情节生动丰富、离奇、有趣,故事一波三折,具有永恒的魅力。

目录

《莎士比亚喜剧选》序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

驯悍记

无事烦恼

温莎的风流娘们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第一场雅典;提修斯宫中

提修斯 ,喜坡丽妲,菲劳士屈雷脱,及侍从等上。

提修斯 美丽的喜坡丽妲,现在我们的婚期快要临近了,再过四天幸福的日子,新月便将出来;但是唉!这个旧的月亮消逝得多么慢,她耽延了我的希望,像一个老而不死的后母或寡妇,尽是消耗着年青人的财产。

喜坡丽妲 四个白昼很快地便将成为黑夜,四个黑夜很快地可以在梦中消度过去,那时月亮便将像新弯的银弓一样,在天上临视我们的良宵。

提修斯 去,菲劳士屈雷脱,激起雅典青年们的欢笑的心情,唤醒了活泼泼的快乐精神,把忧愁驱到坟墓里去;那个脸色惨白的家伙,是不应该让他参加在我们的结婚行列中的。(菲下)喜坡丽妲,我用我的剑向你求婚,用威力的侵凌赢得了你的芳心;但这次我要换一个调子,我将用豪华,夸耀,和狂欢来举行我们的婚礼。

伊及斯,黑美霞 ,莱散特,第米屈律斯上。

伊及斯威名远播的提修斯公爵,祝您幸福!

提修斯 谢谢你,善良的伊及斯。你有什么事情?

伊及斯 我怀着满心的气恼,来控诉我的孩子,我的女儿黑美霞。走上前来,第米屈律斯。殿下,这个人是我答应叫他娶她的。走上前来,莱散特。殿下,这个人引诱坏了我的孩子。你,你,莱散特,你写诗句给我的孩子,和她交换着爱情的纪念物;在月夜她的窗前你用做作的声调歌唱着假作多情的诗篇;你用头发编成的腕环,指戒,虚华的饰物,琐碎的玩具,花束,糖果,这些可以强烈地骗诱一个稚嫩的少女之心的信使来偷得她的痴情;你用诡计盗取了她的心,煽惑她使她对我的顺从变成倔强的顽抗。殿下,假如她现在当着您的面仍旧不肯嫁给第米屈律斯,我就要要求雅典自古相传的权利,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我可以随意处置她;按照我们的法律,她要是不嫁给这位绅士,便应当立时处死。

提修斯 你有什么话说,黑美霞?当心一点吧,美貌的女郎!你的父亲对于你应当是一尊神明;你的美貌是他给与你的,你就像在他手中捏成的一块蜡像一般,他可以保全你,也可以毁灭你。第米屈律斯是一个很好的绅士呢。

黑美霞 莱散特也很好啊。

提修斯 以他的本身而论当然不用说;但要是做你的丈夫,他不能得到你父亲的同意,就比起来差一头地了。

黑美霞 我真希望我的父亲和我同样看法。

提修斯 实在还是应该你依从你父亲的眼光才对。

黑美霞 请殿下宽恕我!我不知道什么一种力量使我如此大胆,也不知道在这里披诉我的心思将会怎样影响到我的美名;但是我要敬问殿下,要是我拒绝嫁给第米屈律斯,就会有什么最恶的命运临到我的头上?

提修斯 不是受死刑,便是永远和男人隔绝。因此,美丽的黑美霞,仔细问一问你自己的心愿吧!考虑一下你的青春,好好地估量一下你血脉中的搏动;倘然不肯服从你父亲的选择,想想看能不能披上尼姑的道服,终生幽闭在阴沉的庵院中,向着凄凉寂寞的明月唱着黯淡的圣歌。P5-6

序言

一 剧作家生平

歌德曾经感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的确是这样,将近四个世纪过去了,这位戏剧大师所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学遗产,以及他所塑造的那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至今仍然是莎翁的爱好者、崇拜者、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讨论和研究的题材,看来即使再过四个世纪,莎学将仍然是一门宏大、活跃的显学,说不完,道不尽,永不枯竭。

可是对于这位和我们相隔已是四个世纪的戏剧大师本人,我们有什么可说的呢?要是只限于我们已掌握的有关他的确凿的生平资料来谈他老人家,那么只能勾勒出一个最简单的轮廓:他的生老病死、成家立业和生儿育女。莎士比亚不再是说不尽的,而是几乎一下子就谈完了,没什么可有声有色、娓娓道来的。有关他活动及在当时伦敦戏剧界的种种情况我们是多么想知道,而知道得那么少!

以下介绍的只能是和这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很不相称的小传。

威廉·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内地约有一千五百人口的小市镇“艾冯河畔斯特拉福特”,1564年4月26日在当地教堂受洗。根据习俗,婴儿诞生后三天领受洗礼,因此后世确定他的诞辰为4月23日。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当地一位殷实、体面的商人,经营皮手套和皮革业,兼营羊毛等业务;曾当选为镇参议(1565),并担任过镇长(1568),1577年家道突然中落。威廉是他的长子,当时只十三岁。

1582年11月27日,莎士比亚十八岁那年,和一个比他大八岁的邻近小地主家的姑娘在教堂登记结婚。当时新娘已有三个月身孕,第二年5月产下一女。这段婚姻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但是对于有幸作为莎士比亚夫人的安妮·哈撒韦(AnneHathaway)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1585年初,安妮·哈撒韦又生下一对孪生子女,二十一岁的莎士比亚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这些就是莎士比亚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有案可查的资料了。

幼年的莎士比亚到了学龄时期(七八岁),想必曾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就读。在此之前,孩童启蒙,先进小学认识英文字母,学习拼写。

拉丁文是“文法学校”的主要课程,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四幕第一景,有老师考问学童拉丁文变格的场景。这需要死记硬背,内容枯燥,回答不出考问还得挨教鞭。无怪乎在《皆大欢喜》中这样描写小孩子怕上学的情景:“满脸透着朝气的小学生,像蜗牛在爬行,含着泪水,硬起头皮上学去。”(第四幕一景)

此外,高班学生还得读修辞学、古典文学,其中包括古罗马奥维德的诗集《变形记》,普劳图斯的喜剧,塞内加的悲剧等。我们可以从日后成为诗人、剧作家的这些作品中,像叙事诗《维纳斯与阿董尼》,早期喜剧《错尽错绝》,早期罗马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等中看出,这三位古罗马诗人和戏剧家所给予的影响。

在文法学校读到十四五岁就结业了。这是莎士比亚所受的全部的正规教育。他从没有跨入过大学的门槛,而是闯进了更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为此他却受到了当时的大学才子们的尖刻讥嘲。

从他成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到投奔伦敦、在戏剧班子里初露头角,从他二十一岁到二十八岁,这七年间(1585一1592)的经历,我们一无所知,成为他生平中的一段空白,莎学家们无可奈何地称之为“失落的年代”(the lost years)。

为什么年轻的莎士比亚忽然告别故乡和亲人,去到人地生疏的伦敦?他又怎样搭上了戏班子?这是莎士比亚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为他写传,应该有一个圆满的交代,可是年代久远,无从查考,对于社会上产生的种种传说,也许可以填补这段空白。

流传最广、最富于浪漫色彩的一种传说是:邻邑的贵族地主有一座大林苑,镇上一些不安分的小伙子们带着莎士比亚一起闯进去猎鹿和野兔。当时偷猎的罪名很重,要受鞭刑、坐牢房,莎士比亚因而曾受到不轻的处分。他狠狠地回敬那位地主老爷的只是一首讽刺歌谣,这把地主气坏了,非要拿他归案不可。莎士比亚身负重案,只得背井离乡出走。

如果接受了这个在十七世纪晚期才产生的传说(那时莎翁去世已七八十年了)——十八世纪初,第一位莎剧编纂者尼古拉·罗(Nicholas Rowe,1674—1718)又把它写进了莎士比亚的第一篇传记(1709)中,把传说当成了史实——那么他是万不得已才离开故乡,日后搭上戏班子,只是偶然的机缘罢了。

如果作另一种设想呢?——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追求,莎士比亚才投奔伦敦:为了追求他从小就爱上了的那个迷人的戏剧世界。当代美国莎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很可能巡回演出剧团来到莎翁故乡,他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跟随演员们一起来到伦敦。

“这个新世界多棒呀!”这一声天真无邪、充满信任感的惊叹,直到今天听来,并没有失去那一股直扑心灵的力量。它那清新的诗意取得了一种高出于现实的象征意义,使我们不过多地停留在蜜兰达眼前的近景,其实只是展列了一些来自污浊的旧社会的人物;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瞩目于一片美好的远景——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将为它的诞生而终生奋斗的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

当蜜兰达站在海岸边,遥遥地望见海船在惊涛骇浪中翻滚,危船上的人们正在狂风暴雨中绝望地挣扎,此时她忍不住痛苦地绞着双手,嚷道:

唉,看那些人受难,我跟着在受难!

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这一隔绝在人类社会之外,“闻足音跫跫然则喜”的蜜兰达的形象;她多么渴望处身于正在遭难的人们中间,和他们共呼吸、同命运啊。在蜜兰达的无限深情里,我们仿佛听到了剧作家本人的心声。而一叶危舟在怒海中挣扎,在诗人的形象思维里,也许已和无数的人们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颠扑翻滚的情景融合在一起了。

蜜兰达一上场和最后下场前的那两段充满激情,富于诗意的表白,我认为是《暴风雨》中最难使人忘怀的部分。也许我们很可以选取这首尾呼应的两段话当作铭文,镂刻在莎士比亚的纪念碑上吧。一个人文主义者热爱人生、歌颂人世的精神,充分体现在这里了。

在创作了一系列喜剧、悲剧、历史剧的杰作后,又写下了传奇剧《暴风雨》,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二十年辉煌的艺术生涯将就此落下幕帷。在这最后一部杰作的最后一幕里,主人公普洛斯帕罗在仙岛上施展了兴风作浪、种种惊心动魄的魔法后,自表决心道:

我就折断我的魔杖,把它埋进在地底深处;我那魔法书,抛

进海心,由着它沉到不可测量的万丈深处。

那脱下法衣、折断魔杖,决心离开仙岛,回归故乡终老的米兰公爵,让人在一瞥之间,仿佛看到了从此搁笔的剧作家本人——他那支彩笔,同样具有魔法似的曾经创造出那么多栩栩如生的男男女女啊。这是当时伦敦最受欢迎的剧作家在退出舞台之前,向亲爱的观众作最后的告别啊。我们只觉得伟大的莎士比亚从没有离得我们这么贴近,仿佛听到了他的内心独白——绿波上悠悠地飘扬起一曲“天鹅之歌”。

书评(媒体评论)

莎士比亚丰富、有力、繁茂,是丰满的乳房、泡沫满溢的酒杯、盛满了的酒桶、充沛的汁液、汹涌的岩浆、成簇的嫩芽、如滂沱大雨一般浩大的生命力,他的一切都以千计、以百万计,毫不吞吐、毫不拘束、毫不吝啬,而像造物主那样坦然自若而又挥霍无度。

——[法国]维克多·雨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喜剧选/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编者 方平//朱尚刚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89465
开本 16开
页数 5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8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56
CIP核字 2016193927
中图分类号 I561.33
丛书名
印张 3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0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