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制度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制度变迁、不接近契约等理论为基础,就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对中国、美国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及《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历次修订背景及具体内容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变迁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传统文化、法律制度及技术进步等影响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变迁的因素,同时深入探讨了数字化对会计师职业道德及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制定的影响这一前沿问题,为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方面的政策制度、准则规范的修订或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001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001 二 研究目的/007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008 四 研究内容/010 五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011第二章 文献综述/014 一 国外研究现状/014 二 国内研究现状/032第三章 会计职业道德的起源、形成和发展/035 一 职业道德的起源/035 二 职业道德的形成/039 三 职业道德的发展/044第四章 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的理论基础/046 一 委托代理理论/046 二 财务舞弊理论/047 三 不接近契约理论/049 四 社会责任理论/051 五 制度变迁理论/053第五章 美国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变迁分析/055 一 首次发布较为全面的准则/057 二 政府推动下的准则变迁/057 三 构建完整的框架体系/058 四 全面修正行为守则内容/060 五 小结/068第六章 国际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变迁分析/069 一 加强独立性要求,恢复公众对行业的信心/071 二 聚焦利益冲突,减少对独立性的威胁/073 三 强化管理层责任,降低非鉴证服务引发的风险/075 四 增强概念框架作用,重视应用的有效性/076 五 小结/086第七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变迁分析/089 一 建立框架体系,法律与职业团体双重规范并行/089 二 强化独立性要求,全面应用概念框架法/091 三 强调维护公众利益,实现与国际守则的全面动态趋同/093 四 小结/098第八章 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104 一 文化因素/105 二 法律制度/109 三 技术进步/116 四 公众期望/122 五 其他因素/125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129 一 主要结论/130 二 政策建议/131 三 小结/143参考文献/145附录:案例简介/184后记/19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制度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蒋楠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37192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09 |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会计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2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