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大众
作者试图用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有关历史学的评论来书写晚清时期上海的现代性。诸多城市空间中活动的各种人物, 从骚人墨客、商贾买办到掮客、、嫖客、佣人、小贩、苦力等,均有描述。通过与公众日常生活有关系的所谓公共空间, 诸如街道、里弄、妓院、茶馆、酒楼、烟馆、戏园以及对公众开放的一些私家园林和被当时市民形容为“海市蜃楼”的商用洋房等碎片化的空间和人物关系重构近代上海的发展。
| 图书 | 海上空间·晚清寓居城市的现代性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作者试图用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有关历史学的评论来书写晚清时期上海的现代性。诸多城市空间中活动的各种人物, 从骚人墨客、商贾买办到掮客、、嫖客、佣人、小贩、苦力等,均有描述。通过与公众日常生活有关系的所谓公共空间, 诸如街道、里弄、妓院、茶馆、酒楼、烟馆、戏园以及对公众开放的一些私家园林和被当时市民形容为“海市蜃楼”的商用洋房等碎片化的空间和人物关系重构近代上海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晚清上海城市空间及生活其中的华人的视角分析上海的现代性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经济带来一系列新的离散而又流动的城市空间,取代了由封闭式宅院、城镇和乡村所组成的传统空间体制。在这一空间生产过程中,寓居华人(文人、报人,商人、小贩、等)主动地引进甚至创造了新概念和新物质文化。本书把这些碎片按照城市的空间维度(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重新组织起来,这与以时间为主线的叙述迥然不同。 目录 序 引言 重写城市的自然历史 第一章 从礼制社会到现代性 时间、空间与现代性 近代中国的现代性 新儒学的空间秩序 礼制社会之外 颓废的消费文化和城市现代性 第二章 商业出版和寓居文人 租界的新闻业 城市文学和冶游指南 王韬与妓女文学 新文人和城市文化 韩邦庆及其作品 第三章 晚清妓家:替代家庭与物质文化 商人的寓所 各种妓家 “替代家庭”的成员和关系 妓女闺阁:酒局与茶围 “扑朔雌雄”的性别 衣裳和首饰 室内陈设 暴力与忧伤 第四章 晚清里弄:院落和庭院的交汇 里弄的肇始 华洋杂居的利弊争论 华洋营造商 里弄布局与传统街坊 空间的交汇:街道、石库门、院落 里弄的商住功能 里弄社会空间案例:晚清妓家 里弄街区的社会等级 第五章 马路与市场:城市奇观和街头人群 “人工巧极” 外滩建筑景观 棋盘街景 四马路街景 街景的观众 茶楼中的市场 大马路街 第六章 新贵与市井:多元的商业休闲空间 酒楼 烟馆 书场 戏园 街头赛会 马车与人力车 花园 尾篇 晚清女性文化之影响 参考资料 后记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上空间·晚清寓居城市的现代性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梁允翔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5058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5.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