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专精特新之路)(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人间正道,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解决脱钩断链中的“卡脖子”问题,也有助于补短锻长、提升产业链韧性,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赵向阳博士关于“专精特新”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既有宏大的理论思辨,也有细致的案例研究,还有充满激情的个人叙事;既有接受央视采访的回答,也有为国家政策制定者所撰写的内参,还有发表在个人公众号上的忧国忧民之思;既具有思想性,也具有实操性,而且可读性强。本书适合政策制定者、企业家、管理者和管理学者阅读。
目录
1 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实事清单》背后的机遇和问题
2 如何搞好“专精特新”?给政府部门的几点建议
3 中国“专精特新”离德国的“隐形冠军”有多远?
4 普通中小企业如何走上“专精特新”之路?
5 讯达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之路
6 “专精特新”之后的路,该如何走?
7 龙头企业如何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共同成长?
8 围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1 000 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9 如何快速解决 100 多万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问题?
10 以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
11 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探索:基于成都的实践
12 “专精特新”企业是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重要基础
13 如何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创新?
14 就“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接受央视采访
导语
“专精特新”之路,中小企业发展的人间正道;
“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
赵向阳教授针对“专精特新”这一主题发表了多篇重量级文章,有些文章还得到了工信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我国“专精特新”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赵老师的文章,一直以语言犀利而著称,兼有思想性。而本书汇集的赵老师关于“专精特新”的14篇文章,对我触动最深的,反而不是思想性,而是落地和前瞻性。“专精特新”企业到底该怎么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获得国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应该居于何种位置?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政府应该如何支持?为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好的地区,其共同富裕程度也高?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回答,都非常具有针对性,而且其具体的建议实操性极强。
书评(媒体评论)
向阳是性情中人,讲实话。我认为,他具备“三见”
的能力:看见、洞见、远见。他眼光犀利,善于观察,思
维活跃,勇于探索,认真思考,想得深远。中国与世界都
处于大变局之中,因此,我特别喜欢读他的文章。
——周南(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教授)
近年来一直关注和拜读向阳老师的文章,我能强烈感
受到他对管理学深刻的理解、非凡的视角和罕见的理性思
辨力。除了管理学学术之外,我还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
作为一个读书人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相
信本书中的这些文章能启迪和激励更多的创业者在企业发
展、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事业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欧阳建平(天阳宏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总裁)
收到教授或企业家们寄来的新著作,我一般都是翻翻
就放下了。每年都有10余件类似的事情。为什么?绝大部
分著作都是走“中国企业实践+摘抄欧美经典管理理论做注
解”的套路,我习惯了中国商学院教授绝大部分就是欧美
教材翻译官的模式,我更习惯了中国管理学界关于中国企
业管理实践粗浅到让人无法忍耐的描述与定义。但是,赵
向阳博士的书,还是让我震撼。
——佟景国[华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精彩页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涉及从个人、企业、商学院、政府到国家和国际关系,横跨多个层次,涉及方方面面、无数个命题,需要中国管理学界的全体同人一起来回答。
2021年7月,以这样一个宏大的书名出版了第一本书之后,我不免惴惴不安,因为帽子太大了,显得“名不副实”。《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由19篇精选文章组成,共26万字。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每隔两三年,以同样的书名,出版《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以对得起自己已经吹出去的牛皮。
现在,《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和《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终于来了,我心甚慰,感到稍微轻松了一点。《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和《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包括33篇文章,约40万字。为了便于阅读,分成两个主题出版:一个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专精特新之路》,另一个是《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商学院批判与自我革新》,大多数文章都是过去两年里所写的,也有六七篇文章要追溯到十多年前,但几乎没有在期刊上正式发表过。
近年来,大家深切地感到我们身处一个VUCA(快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各种“黑天鹅”群飞乱舞,让人疲于奔命。不管是中美贸易战、中美技术“脱钩”、新冠疫情、俄乌战争,还是自媒体泛滥之后七嘴八舌带来的后真相困境、新一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革命等,总之,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说《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的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化,那么《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和《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则是进一步回答了在这种剧烈变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和中国商学院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三本书在内容上有相对紧密的关系。如果说第一本书主要是提出问题和可以借鉴的对象(德日模式),那么在《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和《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中,我开出的药方主要是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以及对中国商学院目前所走的强调实证研究、发表、基金申请和各种“帽子”等急功近利、浅薄的学术道路的批判,最后介绍了我在相关方面的一些个人革新性探索。
所以,三本书之间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逻辑上是环环紧扣的。根据主题,《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专精特新之路》更多是面向实务界;《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3:商学院批判与自我革新》更多是面向学术界,包括打算攻读MBA或者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的人。事实上,如果想要完整、立体地了解我的观点,这三本书缺一不可,相互参照着阅读,才不会误解我的本意和初心。
关于“专精特新”的思想脉络事实上早已在《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中埋下伏笔,我在那本书中特别强调了德日模式下重视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实体经济、高端制造、工匠精神、缩小贫富差距等,也对美国模式进行了批判(“今日的美国,真的病了吗?”),对“双创”中出现的一些大冒进问题。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出版之后,我转向对德日模式的深层逻辑、“专精特新”企业的研究。我所有的研究主题历来有一个特点,就是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个人观察,而非单纯来自对学术文献的阅读。而围绕我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研究的起因,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关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的研究和教学一直是我的本行,而我对于德国“隐形冠军”的关注,从2000年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开始了。但是,我对于“专精特新”政策方面的关注始于2021年8月。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北京市某机构的领导偶尔看到我的那篇流传甚广的《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之后,邀请我参与他们正在筹建中的智库的工作,提供咨询报告。他向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北京市的角度出发,学习借鉴德国和日本的优秀经验,特别是如何培育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2专精特新之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向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318257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82
CIP核字 2023109665
中图分类号 F12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