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论丛》汇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并倡导今古相参、中西互证;秉承视角多元、话题广泛、观点新颖的宗旨,力争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采稿重点。
本书为第十三辑,包括讲演录、官箴文化、司法文化、民法文化、立法技术、法学理论、品读堂、译林等特色栏目。
图书 | 法律文化论丛(第13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法律文化论丛》汇集所有研究古今中外法律文化的成果,并倡导今古相参、中西互证;秉承视角多元、话题广泛、观点新颖的宗旨,力争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凡有关法律方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研究作品皆在刊载范围内,尤以精神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采稿重点。 本书为第十三辑,包括讲演录、官箴文化、司法文化、民法文化、立法技术、法学理论、品读堂、译林等特色栏目。 目录 讲演录 陈鹏生教授在“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官箴文化 元佚名《提刑箴》研究——法官箴言研究之五 司法文化 情法难两全:民国书商如何伪造清人判词——以《张船山判牍》中三则奸罪“妙判”为例 孝子或罪人:当代“伦理命案”的司法困境——以“于欢案”和“张扣扣案”为切入点 民法文化 帝女抑或人妻——汉唐之际的公主婚姻与礼法论争 从清末东北地区典权纠纷看典契中的规则与习惯——以旗地出典为主要研究对象 立法技术 清代律学研究述评 法学理论 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看地方政府 环保职权的冲突性及完善措施 商业盈利的法律围城与中国式日常信仰——《喜剧小品与法律哲学》讲义之二 品读堂 厚重的律学,回声的历史——评闫晓君《陕派律学家事迹纪年考证》 译林 “刑名”的含义 学术通信 就“以多为巧”问学于语言学、音韵学诸学友 史料撷珍 《湖北臬署钞案》中的法律史料初探——以光绪朝湖北臬司驳案及设学律馆为中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文化论丛(第1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霍存福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864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2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8 |
CIP核字 | 2023002777 |
中图分类号 | D909.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