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作者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林娜·雷巴斯)是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部关于斯大林的传记,原书2007年在俄罗斯出版,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最近解密的苏联时期的历史档案,还原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这是一部由俄罗斯著名传记作家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操刀主笔的力作,作者对于俄罗斯以及苏联的历史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曾经的作品有《斯托雷平的生与死》、《维特传》等。

内容推荐

关于斯大林这么一位在世界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历史人物,后世对于他的功过评论褒贬不一,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褒者把他奉为“社会主义圣徒”、“反法西斯英雄”,而贬者则把他描绘成“暴君”、“刽子手”、“阴谋家”等等,但是,本书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选择一个阵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而是尽可能从社会、心理、性格、道德等多方面来全面、客观、公正地描绘一个真实的斯大林,有时甚至是把俄罗斯一千多年的传统制度和思想意识作为评判传记主人公的文化背景,这使得《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体现出一种深厚的的历史底蕴。

《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的作者是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林娜·雷巴斯。

目录

中译本序:“斯大林就是苏联”闻一/1

译者前言吴昊张彬/1

俄文版序:约瑟夫·斯大林是典型的俄国领导人/1

第一卷

第一章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3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家族的崩溃、母亲的个性、教会的影响、初识马克思主

义、维特工业化、第一次被捕

第二章 流放与逃亡/21

流放与逃亡、斯大林成为党的工作人员、俄日战争开始、斯大林参加武装冲

突和罢工、“流血的星期日”、娶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为妻、儿子出生、妻子去

世、朴次茅斯和约、总罢工、尼古拉二世发布宣言

第三章 斯大林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49

斯大林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彼得·杜尔诺沃是

革命的镇压者、斯大林与列宁相识、“俄国革命的精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

次代表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彼得·斯托雷平和国家杜马、社革党的恐怖活动

第四章 斯托雷平改革/80

斯托雷平改革、梯弗利斯的剥夺、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岗位的冲

突、斯大林被流放到维切格达和逃跑、当选党的俄国局成员

第五章 第二届杜马/99

第二届杜马、斯托雷平压制革命、《路标》——知识分子的忏悔

第六章 斯大林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106

斯大林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前往克拉科夫见列宁、流放图鲁汉斯克边

疆区

第七章 欧洲同盟的形成/119

欧洲同盟的形成、n.H杜尔诺沃的预言、战争前夕的欧洲

第八章 世界大战开始/124

世界大战开始、尼古拉二世高尚的情感不合时宜、A.B.萨姆索诺夫将军的

第二军团做出牺牲、齐美尔瓦尔得会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赞成帝国失败、德

国领导层决定从内部瓦解俄国

第九章 将军们建议尼古拉二世实施独裁/134

将军们建议尼古拉二世实施独裁、英国人的阴谋、拉斯普廷被杀、二月革命

第十章 斯大林在彼得格勒——党的临时领导人/141

斯大林在彼得格勒——党的临时领导人、临时政府内的冲突、彼得·帕尔钦

斯基和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国家的崩溃:彼得的俄国反对平民的罗斯

第十一章 最后的结论:呼吁“上街”/164

最后的结论:呼吁“上街”、半个起义、逮捕列宁的尝试、工业家们寻求与将军

们结盟

第十二章 斯大林,列宁的复制品/179

斯大林是列宁的配角、盟国背离克伦斯基、克伦斯基出卖了科尔尼洛夫并转

向布尔什维克

第十三章 布尔什维克掌握武器/192

布尔什维克获取武器、预备国会、克伦斯基——“俄国的灾难”、斯大林:夺

权、党的政治局委员选举、十月革命

第十四章 军官和农民的情绪/209

军官和农民的情绪、高尔基试图阻止革命、斯莫尔尼宫的最初冲突、英法在

俄国瓜分势力范围、解散立宪会议、国内战争爆发

第十五章 布尔什维克成为“国际论者”/227

布尔什维克变成了“护国派”、恐怖手段不可避免、斯大林是列宁在劳动与国

防委员会的副手、歼灭战、察里津的独裁者、娶阿利卢耶娃为妻、与托洛茨基的冲

突、斯涅萨廖夫将军

第十六章 苏维埃高层“内战”的萌芽/242

苏维埃高层“内战”的萌芽、斯大林输给了托洛茨基、英国和德国在高加索地

区的石油之争、德国的革命、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为清查彼尔姆失陷而出差

第十七章 斯维尔德洛夫之死/253

斯维尔德洛夫之死、斯大林在彼得格勒和南方战线、A.И.邓尼金将军

第十八章 为什么红军能获胜/265

红军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斯大林解决煤炭问题、波兰战线、转向爱国主义、

兀.H.弗兰格尔将军

第十九章 托洛茨基指责斯大林/285

托洛茨基指责斯大林、斯大林冒犯列宁、“克里米亚国家”的终结

第二十章 在北高加索/290

在北高加索、为石油而斗争、东方政策、格鲁吉亚成了苏联的格鲁吉亚

第二十一章 废墟中的国家/297

废墟中的国家、农民反对苏维埃政权、党内的反对派、喀琅施塔得叛乱、新经

济政策、托洛茨基的失败

第二十二章 新经济政策——“第二个布列斯特”/307

新经济政策——“第二个布列斯特”、全俄电气化计划、坦波夫起义、儿子瓦

西里出生

第二十三章 俄国流亡者对苏维埃政权未来的预测/313

俄国流亡者对苏维埃政权未来的预测、饥荒、没收教会财产、“伊里奇的看门

狗”、当选党的总书记、列宁第一次中风

第二十四章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成立苏联的争论/326

列宁与斯大林关于成立苏联的争论、奥尔忠尼启则与格鲁吉亚领导人的冲

突、列宁第二次中风

第二十五章 政权的两个中心——列宁和斯大林/334

两个权力中心——列宁与斯大林、“家族”与总书记的冲突、反对斯大林的

《给代表大会的信》、托洛茨基一一继承候选人

第二十六章 党的十二大:斯大林强化了自己的地位/344

党的十二大:斯大林巩固地位、季诺维也夫想抵制“斯大林独裁”、红色将领

们、德国的革命

第二十七章 反对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一案/353

反对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一案、希特勒的慕尼黑暴动、德国革命失败、红军留

在了家里

第二十八章 新经济政策反对工业/359

新经济政策是反工业的、托洛茨基呼吁保护212业、军队威胁要干预、在政府

机关中进行清洗

第二十九章 列宁之死/368

列宁之死、新领袖的成人仪式、斯大林再次当选总书记、米哈伊尔·布尔加

科夫不喜欢布尔什维克

第三十章 斯大林又提出辞职/376

斯大林再次提出辞职、托洛茨基被免职、布哈林建议采用斯托雷平的经验

第三十一章 伏龙芝之死/385

伏龙芝之死、对图哈切夫斯基的侦查监视、“三驾马车”统治的瓦解、叶赛宁

自杀、俄罗斯民族主义运动、新经济政策过时了

第三十二章 在斯大林的世界地图上德国和中国位居第一/398

德国和中国在斯大林的世界地图上上升到首位、季诺维也夫失去列宁格勒、

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力图报复斯大林、斯大林宣布工业化战略、捷

尔任斯基之死

第三十三章 反对派被开除出政治局/408

反对派被开除出政治局、“克鲁普斯卡娅是分裂分子”、斯大林与米哈伊尔

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乌克兰在斯大林的掌控中

第三十四章 布哈林反对斯大林的“自卫军”路线/421

布哈林反对斯大林的“白卫军”路线、发生在中国的危机、德特丁进行反对苏

联的经济战争并资助白卫军恐怖活动、季诺维也夫谴责斯大林的错误国际政策

第三十五章 经济是如何发展的/432

经济是如何发展的、“专家们”的双重性、基层党组织竭力追求利润、战争的

警报、《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的纲领》、装甲车开进了莫斯科的街道、“集体化的

代表大会”

第三十六章 斯大林的个人生活/448

斯大林的个人生活、“农民暴动”、新经济政策的终结、雅科夫-朱加施维里

试图自杀、“沙赫特案件”、布哈林反对工业化

第三十七章 斯大林戴上桂冠/472

斯大林迂回前行、集体化的开端、兴凯湖军事事件、50岁寿辰、农村中的

内战

第三十八章 图哈切夫斯基一伏罗希洛夫:围绕军队现代化计划的冲突/495

图哈切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围绕军队现代化计划的冲突、十六大——社会

主义的全面进攻、西方经济危机遏制了工业化、斯大林的干部们

第三十九章 需要一部俄国史/504

俄国的历史是用得上的、图哈切夫斯基案、瑟尔佐夫案、“或者我们做到这一

点,或者我们被打倒”

第四十章 斯大林的经济间谍/566

斯大林的经济情报部门、政治局内的冲突:莫洛托夫与奥尔忠尼启则、“胜利

者的代表大会”

第二卷

第一章 莫斯科军事哗变的尝试/583

莫斯科军事哗变的尝试、斯大林否定了恩格斯、斯克雷普尼克为何自杀、作

家协会成立、对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洛夫遭暗杀、亚戈达被撤职

第二章 和平与农民/610

与农民和解、“莫斯科审判案”、叶努基泽垮台、洛米纳泽为何饮弹自尽、“老

革命家们”的倒台

第三章 作为主宰者的斯大林/627

作为主宰者的斯大林、整个文化的总导演、苏联国内反对派的境况、国内不

应有“影子领袖”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场会战/63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场会战、奥尔忠尼启则的问题、图哈切夫斯基开始失

势、奥尔忠尼启则自杀、斯大林与普希金、布哈林被捕、必选其一的选举

第五章 军事“领袖们”的覆灭/679

军事“领袖们”的覆灭、“军事政治阴谋”、地方党委实施反革命行动、全国各

地的恐怖活动、“破坏性的”人口普查

第六章 斯大林的政治改革遭失败/704

斯大林政治改革的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亚洲、莫斯科和伦敦都想利用

希特勒、日本情报机关对苏联国防能力的认知、布哈林之死

第七章 希特勒计划好了自己的目的/713

希特勒制定了目标、德国将军们在策划政变、慕尼黑协定、苏联预见到对德

日之战、与日本的哈桑湖军事冲突、斯大林的私生活:孩子们

第八章 斯大林创作自己的主要著作/730

斯大林编撰其主要著作、除掉托洛茨基的命令、马德里沦陷、布拉格被占领、

在哈勒欣河与日本的小型战争

第九章 张伯伦、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想战胜对方/744

张伯伦、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想玩弄对方、勾心斗角时期的结束、“静坐战争”

第十章 斯大林认为,一切都有可能/753

斯大林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列宁反教会的指示被取消、工业转向战争轨道、

苏联的底比斯、与芬兰的战争、英法准备轰炸巴库、对军事行动的分析:斯大林对

阵“大块头”

第十一章 战争双方的战略观点/766

交战各方的战略观点、经济服从于巩固国防的任务、“古拉格”、苏联向西方

推进、斯大林证实了与英美结盟不可避免

第十二章 英国想把苏联与德国分开/771

英国想把苏联与德国分开、德国想利用苏联来反对英国、斯大林想使英德相

互削弱、罗斯福决定帮助英国、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莫洛托夫一希特勒柏林

谈判破裂

第十三章 斯大林的管理方法/777

斯大林的管理方法:要么达到目的要么死亡、HJI.沃兹涅先斯基和AC谢

尔巴科夫、斯大林与军事技术装备的研制、文化向军事的转轨、刺杀托洛茨基

第十四章 战略的戏剧化行动/’790

具有战略意义的一幕戏剧、情报机关警告德国即将进攻、南斯拉夫政变、德

军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与日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关于斯大林没有准备好打仗

的过失问题

第十五章 德国进攻苏联/804

德国进攻苏联、边境战斗、德国将军们相信将速胜、进攻受阻、德国经济把闪

击战钉上十字架

第十六章 苏联抵抗的组织/811

苏联抵抗的组织工作、希特勒面临两难的抉择:进攻莫斯科还是基辅、建立

战时管理中心——国防委员会、斯大林的讲话重复了谢尔吉都主教的呼吁、铁路

运输是决定性因素、希特勒决定消灭莫斯科、保卫基辅是斯大林的战略失误、空

袭下的斯大林与霍普金斯、列宁格勒危机

第十七章 莫洛托夫威胁要枪毙朱可夫/826

莫洛托夫威胁要枪毙朱可夫、斯大林集团不得不分享权力、组织机制:动员

和爱国主义、在前线的高层领导的孩子们

第十八章 最后的阅兵式/836

最后的阅兵、斯大林与朱可夫的关系、斯大林高估了红军的实力、罗斯福希

望参战、珍珠港、在莫斯科召开的盟国会议

第十九章 斯大林又一次不听从朱可夫/847

斯大林又一次不听朱可夫的意见、哈尔科夫的悲剧、“杀死德国佬”、第227

号令:“不得退后一步”、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

第二十章 斯大林接见韦尔纳茨基和约费院士/860

核问题:斯大林接见韦尔纳茨基和约费院士、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胜利、勒热

夫、斯大林:将军剧本的编导者

第二十一章 16岁的斯维特兰娜爱上了42岁的阿列克谢·卡普勒/866

16岁的斯维特兰娜爱上了42岁的阿列克谢·卡普勒、瓦西里抛弃了怀孕的

妻子、斯大林打压卡普勒

第二十二章 和丘吉尔单独会见/873

与丘吉尔的对决、“火炬”行动、斯大林赢得盟友、库尔斯克弧形圈、罗斯福与

丘吉尔对世界格局各持己见

第二十三章 斯大林向盟国提出新的世界地图/887

斯大林向盟国提出新的世界地图、德黑兰会议、斯大林以苏联退出战争恫吓

丘吉尔、在德黑兰取得胜利

第二十四章 斯大林回归伙伴关系/895

斯大林恢复大牧首制、克里姆林官的内部斗争、马林科夫的高升、限制党的

机关的权力、民族主义在各共和国抬头、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成立

第二十五章 斯大林和将军们/904

斯大林和将军们、只有他才是凯旋统帅、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季昂”行动、第

二战场开辟——与盟军竞相进军柏林和维也纳、华沙起义

第二十六章 丘吉尔背着罗斯福同斯大林瓜分欧洲/912

丘吉尔背着罗斯福同斯大林瓜分欧洲、苏联在战后将主宰欧洲、斯大林不打

算将东欧各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盟国雅尔塔会议是斯大林的胜利

第二十七章 胜利是新的战前时期的开始/921

胜利是新的战前时期的开始、刺杀希特勒、“我们与美国人谈不到一处”、英

国人为何除掉西科尔斯基将军、斯大林的新想法:建立斯拉夫国家联盟

第二十八章 谁攻占了柏林——红军还是盟军?/931

谁先攻占柏林——红军还是盟军?俄罗斯人攻克柏林、德国投降、莫斯科胜

利阅兵、斯大林为俄罗斯人民干杯

第二十九章 盟国波茨坦会议/942

盟国的波茨坦会议、斯大林得知美国有了原子弹、在伊朗巩固地位的失败

尝试

第三十章 “秘密战争”的开始/948

“秘密战争”的开端、斯大林的疾病、莫洛托夫同意制度自由化并被西方誉为

“继承人”、斯大林狂怒、对战友加强监控

第三十一章 罗斯福不再归来/957

罗斯福永远回不来了、苏联情报机关在加拿大失手、苏联的“新十二月党”、

克里姆林官领导层的更迭、“空军领导人案”、美国入拒绝提供贷款

第三十二章 斯大林停留在战前的认识之上/964

斯大林停留在战前的认识之上、对选民发表演说:“苏联前所未有地巩固”、

且.凯南的“长电报”、丘吉尔在富尔敦市发表“铁幕演说”

第三十三章 新的继承人/968

新的继承人、逮捕空军领导人、马林科夫失宠、“朱可夫案”、将军们的情绪

第三十四章 1946年的饥荒/977

1946年的饥荒、在思想领域的斗争中绝不屈从于西方、斯大林给作家们下

达新的任务

第三十五章 马林科夫被宽恕了/985

马林科夫得到了宽恕、西方的经济危机和斯大林的新希望、“马歇尔计划”、

美苏爱国主义的对抗

第三十六章 为什么米霍埃尔斯被杀死/994

米霍埃尔斯为何被杀、斯大林支持以色列建国、铁托有惊人之举、对俄罗斯

东正教会的重视有所提高

第三十七章 斯大林不害怕美国人的原子弹/1000

斯大林不怕美国人的原子弹、东欧为何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封锁西柏林

第三十八章 和铁托决裂/1006

与铁托决裂、杜勒斯有关分裂苏维埃集团的方案:“爱国者都应该成为斯大

林的敌人”、在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苏联阵营精英们的分裂

第三十九章 斯大林孩子们的命运/1019

斯大林孩子们的命运、青年人的思潮和期望、斯维特兰娜再婚

第四十章 继承人之间/1026

继承人之间的战争、日丹诺夫集团的覆灭、“列宁格勒案件”

第四十一章 恢复时期结束/1035

恢复时期结束、对农村的新“殖民”、外国电影上映、赫鲁晓夫调任莫斯科、斯

大林的70岁寿辰

第四十二章 斯大林在朝鲜的战争/1040

斯大林在朝鲜的“适度”战争、苏美歼击机之战、瓦季姆·马茨凯维奇的雷达

跟踪器改变了空战的形势

第四十三章 阿巴库莫夫被捕/1047

B.阿巴库莫夫被捕、“医生案件”的内幕、“米格列尔人案件”、新的权力中心、

“该治治国家政治保卫局了”、斯大林最亲密的战友们被免职

第四十四章 斯大林的遗嘱/1055

斯大林的遗嘱、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继承入做了报告、莫洛托夫和米高

扬退居次位、更换统治精英的尝试、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成为中央书记

第四十五章 致斯大林于死地的疾病/1066

斯大林弥留之际、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共谋拥戴马林科夫、领袖之死、新的

“三驾马车”、修正斯大林的遗产

第四十六章 斯大林去世后/1071

后斯大林时代之始、胜利和灾难、尚未被认识的经验

И.В.斯大林生平大事年表/1080

参考文献/1085

试读章节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是时间长河中的沙粒还是历史人物呢?

一方面,因为他们给了伟大的总书记以生命,他们是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他们只不过是撒在历史过道上的沙粒。

已经几乎不可能从遥远的混沌岁月中弄清楚,他的祖父和曾祖父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家族来自何方,他们的坟墓在哪里。

斯大林的曾祖父居住在姆季乌列基山区(现在在南奥塞梯),是牧羊人。他爱自己的羊群,保护着它们,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焦吉施维里”(畜群之子)的绰号。渐渐地这个绰号的发音变了,叫成了“朱加施维里”。(奥斯特洛夫斯基A.,《谁站在斯大林的背后》,莫斯科,2002年,第82页)

我们再往姆季乌列基山区的远处看,去看18世纪。奥塞梯人从北方入侵,进攻格鲁吉亚的村庄,格鲁吉亚人进行了抵抗。但18世纪很快就结束了,19世纪开始了,斗争以奥塞梯人的胜利而结束。他们征服领地并进行移民,此地后来成为哥里县的北部地区(现在这个地方称为南奥塞梯)。斯大林家族的根就在这里。

他的祖先是奥塞梯人还是格鲁吉亚人,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我们知道的,约瑟夫也知道的这一家族的第一个名字是他的曾祖父扎扎。扎扎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原先住在埃里斯塔维公爵的领地阿纳努拉村(杜舍特县),由于某种原因,他发动同乡一起反抗村里的地主,其后不得不逃往哥里县。他在那里也没有住长,再次造反,藏身于利阿赫温峡谷中少有人能够到达的格里山里,后来又被迫逃离此地,最后在离梯弗利斯(第比利斯的旧称——译注)不远的季季利洛定居下来。(奥斯特洛夫斯基A.,《是谁站在斯大林背后》,莫斯科,2002年,第83页)

但是,有格里斯塔维(意为格里之峰)教堂的格里,把相关的记忆残片保留了下来:扎扎的孙子,即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带着妻子叶卡捷琳娜常去那里做祈祷。

“扎扎”是由“约瑟夫”这个名字变化而来的。在季季利洛村的记载里,就是这样称呼第一位来此居住的“朱加施维里”的。

扎扎有瓦诺(即伊万)和格奥尔吉两个孩子。瓦诺干农活,种植葡萄,然后去城里卖。格奥尔吉也是从普通农民中熬出来的,并且成了曼格利斯村路边一个小饭馆的主人,格鲁吉亚贵族们喜欢在这里休息。

造反者的儿子们走上了资产阶级的道路并成功地迈出了最初几步。

但这条道路是何等的困难,未来繁荣的基础是何等的脆弱。疾病,还不清的债务,歉收,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一切都可能在瞬间崩塌。

正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兄弟俩身上了。瓦诺50岁不到就死了。不久,格奥尔吉又被抢劫者杀害。发财致富的梦想破灭了。

瓦诺的儿子维萨里昂(别索),就是斯大林的父亲。他在父亲死后,或许是因欠债,或许是为避税,离开村子跑了。别索是怎样一个人呢?他识字,除了懂格鲁吉亚语、俄语、亚美尼亚语、阿塞拜疆语,还可以凭记忆整章整章地讲述绍塔·鲁斯塔维里的《虎皮骑士》,这个故事最主要的思想(我们要强调这一点),就是为反对封建主的割据、建立统一的国家而斗争。

应该指出,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梯弗利斯省只有8%的居民识字。这就是说,别索虽然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却属于这少数识字者之列。这既说明了他的才能,也证明了他父亲瓦诺的潜能。

埋葬了父亲之后,还不到20岁的年轻别索,如同古往今来的外省年轻人向往去大都市那样,到梯弗利斯去寻找幸福。

他当时干什么,如今已经很难说清楚了。据说,别索先在亚美尼亚商人r.阿德里汉诺夫的制鞋厂打过工。1870年,别索20岁左右时来到了哥里,开始为鞋商巴拉莫夫工作,并在俄罗斯人街区租了间房住下来。

在哥里的俄罗斯人街区里,有一支俄罗斯驻防军,它是外省驻军中的一支。驻军的生活与当地居民密不可分,包括修鞋或定制新靴子这样的日常小事。

那个时代的鞋匠不仅应该是个好手艺人,而且还应是个经营者:要买皮革、配料,要进行核算。从另一方面讲,这个工作的个体性质也养成了别索的独立、专注和爱思考的倾向。

开始时,别索的业务开展得很顺当,订鞋量一直在增加,鞋铺还雇了两个帮工。其中之一回忆过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买卖兴旺的细节:“他家里总是有黄油。”(奥斯特洛夫斯基A.,《是谁站在斯大林背后》,莫斯科,2002年,第93页)别索迎娶18岁的孤儿凯凯(叶卡捷琳娜)·格拉泽,就是在出现这番兴旺景象的时候。

凯凯的父亲当过制砖匠、制陶匠,后来在离哥里不远的有许多园林的加姆巴列乌利当园艺匠。他早就去世了,过早离开人世的还有他的妻子。他们的三个孩子都是由居住在哥里俄罗斯人街区的亲戚们带大的。

有关年轻的凯凯,可夸的地方不少。她面容姣好、勤劳能干,还会读书写字,这是非常少见的。

1874年5月17日,在哥里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维萨里昂和叶卡捷琳娜举行了婚礼。约瑟夫,也就是后来的斯大林,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米哈伊尔和第二个儿子格奥尔吉幼年夭折。

按照圣母升天大教堂出生登记册上的记载,约瑟夫出生于1878年12月6日(公历18日),在12月17日(公历29日),也就是出生11天后接受了洗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斯大林出生的真实日期。后来这个日期在圣彼得堡宪兵局的通报和1920年斯大林本人回答瑞典《人民政治日报》的调查表上都得到证实。(《苏共中央通报》,1990年,11期)P4-5

序言

在当今的俄罗斯,有关斯大林的著作多如牛毛。有把斯大林称之为“社会主义圣徒”、“社会主义教父”、“社会主义伟大天才”的著作,也有把斯大林描绘成是“暴君”、“刽子手”、“阴谋家”等等的书籍。因此,在俄罗斯的语言中“CTa删HHa且”这个词就具有了新的包罗万象的意义,其主要含义就是“斯大林研究的功过评说”。而当代“斯大林研究”中语气铿锵的政治对垒和刀光剑影的杀伐之气却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无论是赞颂说者,还是谴责论者,几乎都是从社会主义这个角度看问题的,都是从社会主义的领袖这个立场来评价斯大林的。

雷巴斯父女的这部《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却显然让入耳目一新。他们并没有完全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评述斯大林的一生,也没有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上来书写斯大林的功过。他们借用了斯大林对儿子瓦西里说的一句话作为评价斯大林的最主要线索,这句话就是“斯大林不是我个人,斯大林就是苏联”。在雷巴斯笔下,斯大林和苏联是同义语,是一个等同的不可分离的事物。

……

吴昊先生在莫斯科的华人中享有盛誉,因此当选为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和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秘书长。此书的翻译工作始于三年之前,三年多来,吴昊先生坚持这项翻译工作,在工作之余,起早贪黑地努力。最后,为了完成全书的翻译工作,不得不躲起来,集中精力于本书翻译的合龙工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埋头只闻笔下事。此书的翻译完成,也使吴昊先生对历史的俄罗斯有了更真切的了解和认识,这定会为他所从事的中俄文化交流事业增添新的活力,而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的其夫人张彬的加盟,使这部翻译作品成了他俩爱情的又一结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斯大林传(命运与战略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林娜·雷巴斯
译者 吴昊//张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0426
开本 16开
页数 10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4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628
CIP核字 2014007714
中图分类号 A741
丛书名
印张 7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1
174
5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斯维亚托斯拉夫·雷巴斯、叶卡捷林娜·雷巴斯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