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聂绀弩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聂绀弩是卓越的杂文大家,又是卓越的诗人。他的一生,不断地打破命运对他的种种局限,辗转海外,四海为家,几番身陷囹圄,时作狮子之吼,经历复杂,道路崎岖,为救亡呐喊过,更多地却是致力于启蒙。

他不是一个享受了人间快乐平安的“幸福者”,不是一个营造家庭温暖港湾的“好家长”,不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服从者”,不是一个善于辨别政治环境的“气象家”。

他是个一生失意的“失败者”,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倒霉蛋”,是一个不满现状的“批判家”,是一个受到排挤的“横站者”……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聂绀弩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钟敬文怀念聂绀弩诗:“怜君地狱都游遍,成就人间一鬼才”;

吴祖先说聂绀弩是“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

冯亦代说聂绀弩是“文坛继鲁迅、茅盾之后的一位学贯古今的大师”;

黄永玉说聂绀弩“已经成为一部情感的老书,朋友们聚在—起时一定要翻翻他”;

章诒和说聂绀弩“种种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一贯到底的反叛精神,使得自己竹大半辈子在批判、撤职、监督、察看、戴帽、劳改、关押、冤屈、丧亲、疾病中度过。人生成败若以幸福快乐为标准去衡量,他是彻底的败者”。

……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聂绀弩的传奇人生。

目录

第一章

京山岁月/1

1.除夕出生/1

2.七岁发蒙/5

3.挨打/7

4.读书和“开笔”/9

5.“板”琴“荐亡”/13

5.山城的“五四”/15

第二章

冲破囚笼/20

1.第一次偷跑/20

2.贵人相助/24

3.从汉口到上海/26

4.在泉州当录事/32

第三章

漂洋过海/36

1.有惊无险/36 

2.在吉隆坡当小学教员/42

3.仰光办报/45

4.牛刀小试/48

第四章

“黄埔”二期/51

1.投考“黄埔”/51

2.初识周恩来/55

3.东征海丰/56

4.文友谈诗/60

5.南国红豆/63

第五章

莫斯科中山大学/67

1.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67

2.蒋经国“造反”/70

3.新诗创作/75

第六章

南京“做官” /78

1.摸底/78

2.周颖的单恋/81

3.初次论政/83

4.道不同,相为谋/88

5.结婚/91

6.编《雨花》、创办“甚么诗社”/93

7.弃职、东渡/97

第七章

流亡东瀛/99

1.加入“左联”/99

2.翻译与创作/102

3.槛房三月/106

第八章

峥嵘岁月 /109

1.上海风云/109

2.创办《动向》/112

3.拜见“老头儿”/115

4.提倡大众语/119

5.艺术创作的形式问题/127

6.文化批判/128

7.《动向》停刊和加入中国共产党/132

8.到四川做情报工作/135

9.编辑《海燕》/138

10.支持“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141

11.送丁玲到西安/143

12.鲁迅逝世/148

13.当了爸爸/155

14.武汉演剧/158

15.山西民大/163

16.“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167

17.延安之行/170

18.世外桃源/176

19.《七月》座谈会/178

第九章

从戎与“转业”/182

1.皖南新四军军部/182

2.给陈毅当“红娘”/187

3.在金华/190

4.女权论辩/195

5.《野草》上的“耳朵”/198

6.《韩康的药店》/203

7.到重庆,回桂林/205

8.杂文高产/212

9.重庆办报/225

10.黎明前的黑暗/236

11.激扬文字/239

12.香港风云/249

 

第十章

“沉睡的狮子醒了”/256

1.开国大典/256

2.香港《文汇报》/262

3.人民文学出版社/270

第十一章

运交华盖/276

1.肃反/276

2.“右派分子”/290

3.文史专员/301/

4.囚牢岁月/310

5.“特赦”/317

6.“何只一家损罐瓶”/320

第十二章

青山夕照/322

1.宝刀不老/322

2.“鲁迅风”与“绀弩体”/327

3.奇人逸事/331

4.“人书定寿五千年”/332

附录

聂绀弩著作目录/338

后记

试读章节

聂绀弩乘坐的汽车行到安海时,已经是傍晚了。车子停下来,旅客们在此住宿一晚,明天再向厦门进发。

走下汽车,聂绀弩陷入了闽南语的海洋之中。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语言则是完全听不懂。他只好漫无目的地跟随大众往前走。不知不觉中,他跟着大家走进了一家大旅馆。

旅馆大门前,茶房站着迎接客人,非常客气,礼貌周到。聂绀弩被引入了一间装潢气派的单人客房中,那里面的摆设十分富贵,他担心自己住不起,连忙问茶房多少钱一个晚上。这真是‘对牛弹琴”,茶房也听不懂他的湖北土话。茶房满脸堆着笑,虽然听不懂,还是叽哩呱啦地向他解释着。不一会儿,茶房端来了洗脸水,拿来了香皂,又递上了热乎乎的毛巾。聂绀弩猜想这间客房一定不便宜,但事到如今,也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反正只住一个晚上,料想再贵也还出得起。

刚刚休息一会儿,殷勤的茶房又来了。这次是请“呷嘣”,闽南语中的“呷嘣”就是“吃饭”的意思,这一句,聂绀弩很快就理解了,学会了。走到餐厅,圆桌上竟然有不少人给他让座,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却可以读出来对自己的友善,他还以为闽乡人都是这样好客呢!

互相推让了一番,大家纷纷坐定,开始上菜。天啦,第一道菜竟然就是鱼翅!聂绀弩心想,这一下完了,明天结账时怎么出得起钱?接着端上来的菜,都是名贵菜。这桌菜该要花去多少钱?聂绀弩心里一阵发紧,但这时候再走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此时,聂绀弩的楚人的性格再一次显示出来,心想:管他娘的,先吃了这顿再说罢。

第二天早晨,聂绀弩洗漱完毕,跟着大家来到餐厅,又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他到柜台准备结账,茶房却冲着他一个劲儿地说着什么,满脸堆着笑。两个人互相之间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看那茶房的意思,好像是在说不要客气什么的。这场对话看来不会有任何结果,门外的汽车引擎已经发动了,聂绀弩提着行李上了汽车,也没有人追上来讨要房钱。

这次遭遇,弄得聂绀弩“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汽车开出去了好久,他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很有可能是同行的人中有一个大官或者大老板,旅馆的茶房将自己认作了大官或者大老板的朋友,自己在旅馆里白吃白住,一定就是揩了这个大人物的“油”了。到了厦门,他将此番遭遇讲给汪慰如听,汪慰如哈哈大笑,说:“这是个好兆头啊,老子们要是一路上都这样白吃白住,混到新加坡再混到吉隆坡,那该有多好!”

他们乘坐的是厦门驶往新加坡的三等客舱,因为票价便宜,轮船上的服务也就相应地“便宜”,甚至“便宜”到几乎从不提供什么服务。

这是聂绀弩第一次出国,自然觉得所见皆是新鲜。大海航行虽然寂寞而且混乱,但他心中却不时涌出一股“乘风破浪”的豪情。在大海上飘流了10多天,轮船终于到达了新加坡。

三等舱里的客人一大早就被叫起来,在甲板上集中种痘,不种痘是不准上岸的。这是对三等舱里的乘客们的“优待”,一、二等舱的乘客是享受不到的。种完痘,轮船开进了新加坡海港。

乘客们聚集在靠岸的甲板上,向岸上的亲人或朋友挥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手臂比别人长,希望自己的声音比别人大,好让岸上的人看到或者听到自己的喊声。聂绀弩和汪慰如明明知道不会有熟人来接他们,也站在甲板上看着岸上的人们。

突然,轮船的甲板上涌上来了十几个穿着短裤短褂的挑夫来,他们慌里慌张地跟乘客讨价还价,兜售生意。汪慰如一招手,便来了一个挑夫,问他需要多少钱,挑夫说:“唔门!”聂绀弩明白他要“五元”,他们两个人手上一共也只有三元新加坡币,放在汪慰如手中,他们付不起这个挑夫的工钱。

两个人只好自己动手,一人提着一个大箱子,上岸时要走过一段长长的扶梯,这个扶梯是活动的,走一步闪一下,手上的箱子愈发变得沉重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上岸竟然要走这么远的扶梯,更没有想到这个扶梯竟然这样难走。走了一会儿,聂绀弩已经汗流浃背,苦不堪言。

突然,聂绀弩看见那个在轮船上曾经引起他们注意过的那个红衣洋女人了,她在船上住头等舱,穿着火红的绸衣,有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雪白的肌肤,眼睫毛长长的,浅褐色的眼珠,还有柔软的高耸的胸脯,丰满修长的大腿,优雅迷人的微笑,这一切对于他们这两个刚刚20岁的男人来说,无疑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这个女人和一个穿白衣灰裤的外国男人在一起。航行10多天,聂绀弩他们总是找机会来到甲板上,借机偷看这个好像从“西洋画”中走下来的美女。

异性相吸,更何况前边走着的还是一个异国的绝色美女。聂绀弩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神力,提着箱子跟着红衣女子大步往前走,这时候他发现那个一直陪在红衣女子身旁的男人并不在她身边,她手上没有行李,只挎着一只小小的坤包。他真是鬼使神差,在拥挤的扶梯上提着大箱子行走,竟然可以健步如飞。他似乎已经可以闻到她身上的香水味儿了。但同时,当他回头寻找汪慰如时,却惊骇地发现已经跟他走散了!再向前看,红衣女子已经走到了马路边,一辆锃亮的崭新汽车停在路边,有人在汽车驾驶座上向聂绀弩这边招手,仔细一看,竟然就是那个白衣灰裤的外国男子。红衣女子一扭身子,已经坐上了汽车。“嘟”的一声,汽车绝尘而去!

P36-38

后记

这本书从去年年底开始动笔,到今天终于写完。

关于聂绀弩,要说的都已经写进文字里了,夫复何言?

楚地一直是一块神秘的土地。

先秦时代的接舆、老子、庄子、屈原……

近现代的闻一多、废名、胡风、聂绀弩……

都是一些富于传奇色彩的楚人。

中国文化史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显得格外斑斓多姿。

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李白诗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聂绀弩的一生,不断地打破命运对他的种种局限,辗转海外,四海为家,几番身陷囹圄,时作狮子之吼,经历复杂,道路崎岖,为救亡呐喊过,更多地却是致力于启蒙。

他不是一个享受了人间快乐平安的“幸福者”,不是一个营造家庭温暖港湾的‘好家长”,不是一个言听计从的“服从者”,不是一个善于辨别政治环境的‘气象家’。

他是个一生失意的“失败者”,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倒霉蛋”,是一个不满现状的‘批判家”,是一个受到排挤的“横站者”。

他不合时宜,其人其文都是如此。

鲁迅先生曾经希望他的文章会与时俱废,被人们遗忘;因为那样,就说明社会进步了。偏偏他的文章,人们不能忘记。

聂绀弩的文命,也是如此。

使我觉得沉重的却是,他当年写作的那些文章和诗作,针砭过的“时弊”和“陋习”,在今天,仍然还是那么具有“现实意义”。

幸焉?不幸焉?

在连绵的写作的深夜里,我觉得精神接受了洗礼,重新走进了聂绀弩生活的那个时代,坎坷艰辛,百转千回,悲欣交集,歌哭与共……

我每天对着电脑写字,充实而宁静。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聂绀弩的作品时,好几次热泪盈眶,好几次我都怀疑自己写作《聂绀弩传》是否过于轻狂。再下笔时,几番战战兢兢,如对神明。写累了时,我会从因为太晚已经停开电梯的八楼的家里,走下去,在灯火阑珊、竹影幢幢的西院的鹅卵石小径上散步,从斑驳的树影缝隙里,遥看星星。仿佛传主就在一天星河中闪烁。

一时间,似觉与传主有更深更多的交流,便会想象那个“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闲人”其实别有深意。

一百多个日夜的“打坐”和“悲欢”,行将结束。本来应该如释重负,我却有一种浓浓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惆怅,驱之不散,盘桓心头。

感谢出版社李尔钢先生,他以出版为志业,认真负责,乐在其中的精神,总是让我在浮躁的世风中能够体味海的大,天的蓝,因而备感安慰。

感谢责任编辑李春老师为本书付出的辛劳。

感谢我的家人、老师和朋友,祝你们健康、快乐。

忐忑中期待着您的批评。

是为跋。

2007年5月于武昌·东湖·青苗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聂绀弩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保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2879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55
18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