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五百万汉字(精)
内容
试读章节

说是捋其实捋不了,因为张凤站起来时,两腿一软,支撑不住,坐地上去了。张凤哭了,哭得声音越大,李水荣就越得意。对他来说,世界就是他的,土地是他的,粮食是他的,女人也是他的。

但俗话说,盈满则亏,李水荣也有做落水狗的一天。却说这治了李水荣的人,又是张凤。张凤的叔叔科举未中,流落异地,换了朝代却荣归故里,在县里做了督学。督学大人说男女早就平等了,你应该接受教育,这样就把张凤拖到县里女子学堂去了。张凤那天就像被绑架走的,嘴被捂住,手被捆住,两只小脚像扑水一样扑打着土地。但是在县里待了六七日,她的记忆就出问题了,她想不起李水荣的生辰八字和他的属相,她被眼前的景象冲击坏了,眼前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字,是一句句礼貌谦恭的话,是一个个头发中分的人,就像瞎子猛然看到漫山遍野开满五颜六色的鲜花,她眩晕了。

此时的李水荣则待在下沅村村头,捧着空空的双手,好像那里原来有一个大海,现在却生生蒸发了。他一直以为张凤会像往常一样穿越河流,走到他跟前,但是他再也没有看到。暮色开始变得越来越漫长,越来越迟缓,最后竟似是不走了,凝滞在天空中。李水荣灰心丧气地倒在枯草上,负气地让阴气慢慢渗入背部,他想这样病了就好,死了更好,但最后他还是腰酸背痛地起身回家。那回家的身躯像是被放了血,已不复当年之勇。在遇见一个邻居后,他强行拉住人家,气急败坏地说:“再怎么,别人也要喝我剩下的洗脚水啊。”

话说得如此酸楚,竟使我相信这个操蛋的男人也是有爱情的。

如是绵延一月后,虚弱不堪的李水荣终于放下等待张凤投诚悔过的架子,背上干粮进了县城。这一路他看到茂盛的鸦片地散发着床铺的温暖味道,看到尖尖的石头痛快地割着自己脚下的老茧,有时候他觉得不解痒,还要停下,把老茧故意放在石尖上摩擦。但是在这对鸭子式的大脚踏进县城后,它们就老实了,收缩了。县城石阶渗出的凉气,从脚心钻入血管,传递到心脏、手臂和大脑,竟使李水荣连连打战。

李水荣试图吸口气平复自己,但是这惶恐却似落下了根。越来越多着新式服装、剃新式头的人,给李水荣投下了越来越多的阴影,李水荣分明在他们冷若冰霜的脸上看到了刀兵气。李水荣想,或许这里到处都潜藏着兵爷,他这么想,果然就有一拨裤腿扎绑腿的丘八喊着口号走了过来。狗屁不是的李水荣感到小腿抽筋。

后来,李水荣像老鼠一样,忍受着一间间黑色店铺对自己构成的压力,沿着墙根往前走,走到了女子学堂。他不敢问看门的能不能进去,也不敢找看门的打听张凤,就偷偷坐在围墙外边,等那个变做凤凰的人出来。

这一月来,张凤读书本来无事,却不料因自己的胸脯比周边人鼓得大,被戴金丝眼镜的国文老师盯上了。张凤起先有些摇摆,后来又禁不下国文老师簧舌轻摇。国文老师说:“这世上人只分作两种,一种是粗鄙,一种是不粗鄙。你如此佳人,好似那笛子,丢给农人,岂不是白白糟蹋,位置还不如门边耙锄呢。”张凤宽衣之前,面色红润,心儿狂跳,说:“我已不是处女了。”国文老师恼恨地说:“你脑袋怎么还有那么多旧思想呢?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不破除这旧思想定然是没有出路的。”话虽说得动听,但当张凤完全打开身躯并闪出一道白光后,为人师表者还是控制不住先行射了。

张凤大约是连这事情也忘记得差不多了,以为这样就代表已经发生了,穿上衣服陷入惶恐中。她惶恐的正是李水荣,她没有在国文老师面前脱衣服,便不惶恐,一脱,惶恐滚滚而来。她觉得自己伤害了李水荣,而幼狮的可怕就在它受了伤,受伤使它气急败坏,使它铤而走险。这天杀的不正是亡命之徒吗?

张凤想解决李水荣的问题,文的武的想一通,脑门抓破,始终进不了门。

这样,她就走到校门外李水荣的视野了,就果然碰到李水荣了,她走不是,不走也不是,感觉周围人的目光火辣辣地钉在身上,她本是县城人,现在却有个乡下的亲戚过来揭露她的身份,她真想找个缝隙遁了,真想一头撞死在地,真想对着恼恨的李水荣一顿尖叫,但是李水荣却意外地没有恼恨,而是鼓着一双哀楚可怜的眼睛,像是要挨宰的水牯。这让她心里晃当当地碎了。

张凤暗示了下,羞急急地走在前头,李水荣仿佛懂得这意思,拉开一段距离跟着。这样到了一家昏暗的茶馆,张凤像主人、像主宰,很不耐烦地示意李水荣坐下。过了一会儿,她觉得不能这样刻薄,又过了一会儿,她又觉得就应该这样刻薄。她想让李水荣暴怒起来,想让李水荣把锅碗瓢盆都扔掉,想让他把她提起来抽几个耳光。

5-7

书评(媒体评论)

一些令人惊吓,完美无缺地叙述人类道德的黑暗的故事,来自于现代中国当今最有成绩以及有潜力的年轻小说家。

——伦敦大学汉学家Julia Lovell

福克纳曾在一封致马尔科姆·考利的信中说道:“即使是个短篇小说的集子,其形式、整合就跟长篇小说一样重要——要自成一体,单一的,围绕一个音调,整合中有对位,向着一个结局,一个终曲。”这也是本选本的意旨:它试图呈现阿乙这十年来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的写作成就,那个在小镇与城市经验的裂隙间,在志异的虚构、经验的熏构以及观念的图像化之间,在技法的在场与声音的消隐之间,愈来愈坚定的小说家形象。

——徐兆正

后记

受阿乙先生委托,兹从他的四部小说集里选出十二篇,组成这本选集。我将阿乙已出版的小说集(共六十篇小说)粗略地划分为六个大类:一、经验;二、志异;三、痴人;四、概念;五、技法;六、元小说。

在第一类中,编者较为侧重那些偏离作者生活的文本。有一种关于经验的看法是,作家只擅长于复制他曾经历的生活,而在他其余的作品中则有些不真实之感。此类看法毋宁说是沿袭了腐朽的现实主义美学,反观那些看起来极为不同的智性作家,大抵也未能逃脱同一逻辑:因为他们都将物质与精神粗暴地分开,不是在这一边,就是在那一边;不是左拉,就是博尔赫斯。但经验在阿乙这里,却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绽开的元经验:经验不再作为一种素材,而仅仅是需要被普遍精神接管的内在差异.是想象流溢与发生的最终场域。基于以上原因,我将《巴赫》与《阁楼》纳入这一辑中。

在第二类中,编者选择了《信使》(原题《春天》)与《五百万汉字》。志异在阿乙笔下又分为纯粹的志异与志异化的乡村生活经验,前者以《狐仙》始,近来又有《虫蛀的外乡人》;后者则以《黑夜》始,至最近的作品《对人世的怀念》。在《对人世的怀念》里,尤其是其结尾部分的怅然,令人想起《重现的时光》中的一个镜头:马塞尔忽然发觉身边熟识的人都已老得不成样子。而在此前一刻,他们还那么光鲜。这种时间的跳跃准确地发生在平稳的叙述里。此次选入的两篇虽非新作,但均代表了阿乙始终坚持的一个写作方向。

第三类是痴人,与志异的作品相似,阿乙对此同样有着两种写法——仅在《灰故事》中即可看到——其一以《小卖部大侠》《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代表,其二以《明朝和二十一世纪》为代表。但是这种分流很快就被《明朝和二十一世纪》所预示的《先知》所垄断。此后亦有《北范》问世,但无不逾越“以自嘲的方式去组织某些智性叙述”的倾向。质而言之,前一脉的写法被中断,也许是作者察觉到幽默之中存在着油滑成分;仅就阿乙最近的作品来看,对待后一脉写法,他同样有所警惕。

在第四类中,关于遗忘的《忘川》与关于占有的《虫蛀的外乡人》这样的作品代表的是作者对《先知》或《北范》式写法反思之后的实践,也可以说是一次断裂。阿乙开始将意图表达的想法(诉诸思这一持久行为)消隐于故事之中(为思寻求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以《虫蛀的外乡人》为例,在写作之初,作者也许就看到了水中密集的鱼与世间密集的人这类景象。此外,世人祈愿化作石头也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理性的冥顽。象征与图像都不是随意选择的,但叙述终究围绕着他所构想的那个画面展开。马尔康姆在《回忆维特根斯坦》中记载了维特根斯坦对小说的一种看法:“当托尔斯泰只是在讲故事时,他对我的感染远远大于当他对着读者说话的时候。当他背对着读者,那么在我看来就是最有感染力的……在我看来,当他的哲学隐含在故事里面时,他的哲学就最为真实。”我觉得恰也这么看待《先知》与《忘川》这两类作品的断裂与联系。

在第五类中,编者选择了最能代表阿乙写作技法的三个短篇小说:《意外杀人事件》《小人》与《鸟看见我了》。技术意义上的技法是不重要的,对现代主义的作家来说,重要的只是去重新刺激、把握以至再造一种现实,而这就需要一种从属于想象力的目光。这三篇小说正是如此回应了这个问题:写作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想象力。纯粹的故事本身并没有让读者切近主旨,也并无能力推翻先入的认识,而技法的目的便在于令真理之外的偶然观念遽然现身(《意外杀人事件》),让潜伏于地面叙事之下的罪孽在文本最后姗姗来迟(《小人》)。

在第六类中,编者选择了《作家的敌人》这一篇。此类元小说作者较少涉及,另一篇是收录于《灰故事》的《蝴蝶效应巨著》。阿乙在随笔《写作的秘密》第六则中有如下说法:“写作的耻辱在于,总有一个无形的长者,他是你的共谋,告诉你怎样才能骗到读者。演讲的耻辱也如此。效果的奴隶。”然而这一篇显然要比“作家刻意讨好的邀赏本性”更开阔。谁是作家的敌人?也许写到的任何一点任何一人都是。但隐藏最深的不如说是小说最后陈白驹所朗读的作品片段,恰恰是阿乙处女作中《在流放地》的开篇——从多角度刻画自己,这一手法在《鸟看见我了》等篇目已有采用,即出场的几个人物都带有作家的一部分性格,但毕竟不如这一篇——《作家的敌人》深藏的则是阿乙从正反两方面对自己形象的反省:他既将自己看做陈白驹,也将自己比作那个年轻人。

除了以上十篇以外,编者还选人了作者的两个中篇小说:《极端年月》与《春天》。二者都是阿乙在新长篇《早上九点叫醒我》以前力道最足的一次书写,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因此将它们分别安排在本集的中部与尾部,以为呼应。

《极端年月》是三易其稿,初稿为《情人节爆炸案》,二稿为《世间》,都写于二〇〇八年前。《灰故事》收三稿《极端年月》,《鸟,看见我了》则复收一稿《情人节爆炸案》。有关二者的详细比较,编者将另撰他文,于此不赘。《极端年月》叙事的两条主线重叠在世事的无常与有常这一点:无论如何有头无尾的案件总会被侦破,总会水落石出,而我们也“注定”要接受他人的背叛,然后在离奇的等待以至最终放弃很久之后,被重来的讨好割伤。事情总是这样,但有常并不能抵消无常,“黑暗却正是经验的一部分”(《百分之五十》)。

但问题似乎又不仅仅是背叛,因为那个“注定”实在匪夷所思。的确,阿乙写过很多这类经验,如收录在《寡人》中的小说《您好》(2010年12月25曰),而作者在此篇的另一个版本《一击即溃》中则写道:“我受不了你这现代怪兽的折磨了,你让恋爱变成每三分钟一次的狐疑、求证、拷打,你杀死孟姜女范杞良了。”(《阳光猛烈,万物显形》P296)就在这一点,阿乙把握住了现代爱情的核心,他不仅探讨了背叛的来由(泛滥的信息与过度的知情),也勾连了一个古老的写作命题(两性的分离以及对无法结合的恐惧)。

背叛的来由应该被如此复述:从前,分离的恋人在互不知情的时空里保持着对彼此的忠诚,那时没有信息,没有“音讯”。因此虽天各一方,总还有团圆的梦可做。现在,人们随时知晓对方在做什么(短信——电话——纳粹一般的社交平台对于公开的强迫——监听)。由于知情,信息摧毁了忠诚的一切可能。这甚至不是说总有不忠的事实,而是人们不再忠诚于自己。至于阿乙揭示的那个古老的写作命题,则是在两希神话中都有的“两性同一”的题中之义。

因此,《极端年月》实际写到的要比所谓的“黑暗经验”更进一步:这篇小说事关主体的承担——主体既非个体,亦非自我。个体平庸乏味,自我性质不变。主体是一次遭遇。作者试图绘制的便是一幅恋爱主体在无常世间以经受背叛的方式,自觉锻造出了一种爱的真理,并且开始忠诚于此的浓烈油画。与《极端年月》不同的是,另一个中篇《春天》涉及到客体,它落实在城市经验的书写,亦即个体的他者化。个体在城市中是陌生的,不仅是个人认知,也在于彼此间联系的疏离。质而言之,任何一个城市之于任何一个个体,都是“世界之都”。她哪里都能去,但哪里都去不了。她是永远的异乡人,并且以自身的消失来达成与世界的最后关联。

限于篇幅,关于本集的选编情况和理由,大致交代如此。福克纳曾在一封致马尔科姆·考利的信中说道:“即使是个短篇小说的集子,其形式、整合就跟长篇小说一样重要——要自成一体,单一的,围绕一个音调,整合中有对位,向着一个结局,一个终曲。”不揣冒昧地说,这也是本集的意旨:它试图呈现阿乙这十年来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的写作成就,但却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乙,那个在小镇与城市经验的裂隙间,在志异的虚构、经验的重构以及观念的图像化之间,在技法的在场与声音的消隐之间——愈来愈坚定的小说家形象。

最后,谨向阿乙先生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诸位编辑老师的信任,致以谢意。

2016年6月2日写好

目录

信使

五百万汉字

巴赫

阁楼

极端年月

意外杀人事件

小人

鸟看见我了

虫蛀的外乡人

忘川

作家的敌人

春天

附录 编选后记

内容推荐

《五百万汉字(精)》是阿乙年届四十之际,委托特殊读者徐兆正精进出的一部小说集,选入阿乙自写作以来最好的十二部作品,可粗略分为六大类:一、经验,选《巴赫》《阁楼》;二、志异,进《信使》《五百万汉字》;三、痴人,选《极端年月》《春天》;四、概念,选《忘川》《虫蛀的外乡人》;五、技法,选《意外杀人事件》《小人》《鸟看见我了》;六、元小说,选《作家的敌人》。

编辑推荐

《五百万汉字(精)》试图呈现阿乙这十年来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的写作成就,但却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乙,那个在小镇与城市经验的裂隙间,在志异的虚构、经验的重构以及观念的图像化之间,在技法的在场与声音的消隐之间——愈来愈坚定的小说家形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五百万汉字(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23490
开本 32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20170253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4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