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共13章,分为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前者涉及共情、移情、治疗过程、前缘和后缘5个主题;后者展现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一些特殊应用,如抑郁、成瘾、伴侣治疗、儿童治疗等。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代表着自体心理学的新进展。展现最新发展、紧密结合案例实践、深入浅出清晰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例如,书稿首次对最新进展——“前缘(心理发展需求)”和“后缘(对重复的恐惧)”做出了全面、清晰,而又紧密结合案例的介绍。
| 图书 | 精神分析的新发展(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书稿共13章,分为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前者涉及共情、移情、治疗过程、前缘和后缘5个主题;后者展现了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的一些特殊应用,如抑郁、成瘾、伴侣治疗、儿童治疗等。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代表着自体心理学的新进展。展现最新发展、紧密结合案例实践、深入浅出清晰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例如,书稿首次对最新进展——“前缘(心理发展需求)”和“后缘(对重复的恐惧)”做出了全面、清晰,而又紧密结合案例的介绍。 导语 “在一个理论中深深活过,自我才有转化的可能。”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其开创者海因茨·科胡特及其后继研究者看到经典精神分析对人的功能性的强调,而忽视了人对自己的一系列复杂体验和幻想,人能够时刻确定自己是谁,其信念、感受、记忆和价值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并非一成不变,它们藏在我们对人对事的体验之中,并深嵌在流动的关系之中。这一反经典精神分析将人框定在一套先入为主的理论中,付诸说服、讲道理的方式,令其“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主体间自体心理学就是在对“人”的价值不断肯定与挖掘的基础上诞生的,它补充与革新的是心理咨询师的姿态和咨询者,甚或每一个个体对自我体验的认同。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理解”“共情”“接 纳”这样的品质在成长与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这也 是咨询师能提供给咨询者最好的情感帮助。如同书 名告诉我们的,主体间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新 发展,它开拓了审视人心理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当 生活出现问题时,不要怀疑那些令你成其为你的东 西,也不要恐惧现状无法改变,我们的“内聚力” 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流动的体验中产生的,而我们每 向前一步,我们的“自体感”就会更坚实一些。这 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而是一部指导你在日 常生活的原野中尊重自我直觉、感性、不足,并从 中不断锚定自我、接纳自我的友邻之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精神分析的新发展(主体间自体心理学)(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译者:王贺春 |
| 编者 | (美)乔治·哈格曼//哈里·保罗//彼得·B.齐默尔曼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5579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06 |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 首版时间 | 2023-03-01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6 |
| CIP核字 | 2022221475 |
| 中图分类号 | B84-06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