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小学依法治校实务【上下两册】【2019年教育部】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依法治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对不同法律主体的权利与义行了解释,聚焦于中小学日常管理和运行中经常遇到的法律实践,侧重于校园问题中的责任如何划分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问题,并对权益受到损害时的法律救济的一般程序和要行了介绍,对中小学日常管理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行了全面阐释。
作者简介
马雷军  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少年素质教育报》顾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
精彩书摘

一、全面理解依法治校

树立依法治校意识  依法治校是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后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后,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重要的措施使计划经济下的体之间,以及体与客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学校提供全部经费,政府决定学校的行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只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干预学校的行为。  其次,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师之间是聘任合同关系。教师不再是国家干部,学校也不再是行政部门的附属单位。这种关系的调整必须纳人法制轨道。  再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入学的,这比过去更加强化了国家的义务,加重了学校的责任。另一方面,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加强了市场作用,减少了行政色彩。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一步需要依法治校。

社会的新情势决定了我们不能再按照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的思维和办法去处理各个体之间的法律纠纷。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应该知法、学法、懂法,在自身权益遭到漠视甚至重大损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十多年来,通过普法,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当涉及某些法律问题时,很多人就束手无策了。这说明公民对法律的系统了解还不够,学校、学生和家长,作为体的主要构成,更应该根据自身的认识水平适当地去了解基本的维权常识。否则,即使法律体系再完善,不被人用也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虽然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是依法治校的主要体,但他们并不是依法治校的全部主体。

明确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内容是实现学校法治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所在,是我们研究依法治校的前提。只有明确了主体,才能明确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明确了内容,依法治校的工作才有方向。

依法治校的主体即是“谁来治”的问题。从教育法律关系上看,凡属于教育活动所涉及的主体均可以看作是依法治校的主体。

从以学校为对行管理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管部门,括其他行政机关对学校各项具体事务的依法管理。如某个体私营企业招收童工,一些网吧、电子游戏厅允许未成年学入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招工单位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吊销营业执照,并强令流失学生返校就读;又如有的政府和部门向学校乱摊派、乱提留,严重违反了教育法律中“税费校”的规定,物价、税务、门应依法查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小学依法治校实务【上下两册】【2019年教育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雷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09271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