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历史是人的历史,读史即是读人;品人也正是论史。历史生态中的人物,是最有魅力又最值得回味的。

内容推荐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卖国求荣、引狼入室,是早有预谋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红颜祸水,美人误国”。安史之乱的账似乎都算到了杨贵妃的头上。而事实上,她对唐朝的政治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苏东坡可以在他的文学艺术王国里自由驰骋,但却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是什么原因铸就了他在政治舞台上被抛弃的命运?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戏剧舞台上的白脸曹操和成就了一番霸业的政治家曹操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皇权神圣,是不容任何人染指的——哪怕一丝半点。而武则天废唐立周,多尔衮则成了“皇父摄政王”。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对现实的一种嘲弄?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可以令金兵闻风丧胆,但面对“莫须有”的罪名只能仰天长叹?

目录

殊途同归的乱世能臣与奸雄

管仲:乱世能臣 002

从战犯到宰相 003

富国强兵 005

霸业的承继 007

曹操:乱世奸雄 009

少年得志 070

收天子入囊中 072

不拘一格降人才 074

背叛者:情有可原,还是罪无可恕

伍子胥:情有可原的复仇者 020

豺狼当道,英雄气短 022

当家仇成为国恨 025

作为任务的复仇 028

吴三桂:事出有因的糊涂汉奸 030

大势所趋下的选择 037

利字当头的困惑 034

造化弄人,声名狼藉 036

越俎代庖的“父母”

武则天:圣母与神皇 040

老婆与站队 047

“去唐朝化” 045

多尔衮:为谁辛苦为谁忙 049

把他人抱上皇位 050

名不正言不顺的“皇父” 053

身后凄凉的“摄政王” 055

国家敌人与政治弃儿

屈原:“国家敌人” 060

以真理犯众怒 067

被贬背后的真相 064

身心憔悴的忠臣 066

至死不悟的异端 068

苏东坡:政治弃儿 070

逆流而上 077

身陷囵圄 073

无处容身 074

枭雄、浪子、野心家

韩信:懵懂枭雄,糊涂野心家 078

夹缝中成长的志向 079

得酬平生意,名将枭雄 081

毫无野心的野心家 084

年羹尧:狂傲浪子,急进野心家 086

从神童进士到亲王心腹 088

只手遮天的浪子 090

登高跌重的野心家 092

暴君与圣主的如影随形

隋炀帝:亡国暴君 096

权力的蜕变 097

好大喜功大战略 100

暴君的审美情怀 103

唐太宗:千古圣君 105

以民为水,谨慎行舟 106

循规蹈矩,如履薄冰 108

是真情流露,还是擅长表演 110

大战略下的“牺牲品”

关羽:义薄云天,慷慨赴死 114

飞扬跋扈真性情 115

得意即大意 118

何计身后名 120

岳飞:立场就是罪名 122

王朝的“防贼心理” 123

理所当然,引颈就戮 126

另一面的岳飞 129

国家大事中的粉墨春秋

东方朔:半生游戏 132

初出茅庐抱负难展 133

玩世不恭的滑稽角色 135

滑稽人生的最后箴言 139

魏征:长袖善舞 142

几经沉浮雨打萍 143

出奇制胜的“良臣” 145

以忠言自保的舞技 146

  政治无差别:干儿子和亲儿子

安禄山:千古第一干儿子 152

拍马节度使 153

大龄干儿子 156

朱棣:不受血缘牵绊的铁血皇帝 160

捡来的机会 161

燕王大志 163

叔侄相残 167

学艺不精还是逆天行事

荆轲:失败的拦车人 172

短视太子 173

买椟还珠 176

一去不还 179

诸葛亮:志大才疏泪满襟 181

得其主,不得其时 181

任人,用事,安内 184

无源之水的奔流 186

宰相器度儒将名

谢安:矫情儒将 192

蛰伏岁月 193

东山再起 195

儒将灵光 198

曾国藩:名儒庸将 202

治军之道 202

儒者气质 205

学说能改变世界吗

孔子:营建精神家园的追求 210

悟礼求仁 211

礼崩乐坏 213

丧家之仁 217

洪秀全:没有制度的教主 219

揭竿而起的空头教义 220

出走的先知 223

失去制衡的荒淫 225

英雄的无奈:通向末路的出身

霍去病:一路挣扎的英雄 230

鱼跃龙门的契机 230

一朝选在君王侧 233

定论难在盖棺时 237

戚继光:生逢末世运偏消 239

行贿买官 240

抗击倭寇 242

晚景凄凉 245

作为独夫的开始和结束

秦始皇:独裁设计师 250

独裁基础有多坚实 251

暴政的宏伟蓝图 254

得不偿失的高压政策 256

乾隆:叫他如何不暴政 259

认真的冤假错案 260

任性的上纲上线 264

一个帝国的形象代言人

杨贵妃:烟雨红颜 270

美貌儿媳 272

比翼连理 273

马嵬惊魂 276

魏忠贤:忠奴权阉 279

阴差阳错 281

重任在肩 283

神圣家族 286

仓皇谢幕 287

外篇

包青天——包治百病的手术刀 291

姜子牙——中国男人的成长梦 297

试读章节

管仲:乱世能臣

要在乱世里成就一番功业,就必须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用”。不过,有的人表现得过于“非常”,甚至到了突破道德底线的地步,如果不用“迫不得已”来解释,就只能归结为这个人天生有人格缺陷,只是在乱世这种失衡的状态下才能生存了。

譬如管仲,年轻时的表现就实在不怎么样。据说,他以前是“城阴之狗盗也,天下之庸夫也”,这个评价实在过于刻薄。说管仲少时没有嘉言懿行倒也罢了,将管仲说成一个偷鸡摸狗之徒,不得不让人揣度这位后来成为贤相的人当初是怎样的德行。

管仲后来解释说:“我年轻时很穷,曾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分钱的时候,我分给自己多,分给鲍叔牙少,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知道我家里穷,需要钱用;我曾经替鲍叔牙出主意,结果鲍叔牙因此亏了大本钱,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愚蠢,他知道那是因为大环境不利:我曾几次出来做官,结果不长时间便被罢免回家,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无能,他知道我生不逢时;我曾从军入伍,每遇战斗失利,我便掉头逃跑,鲍叔牙不认为这是我胆小,他知道我家有老母需要我供养。他了解我不拘小节是耻于功名不显于天下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看了管仲的解释,不由不令人敬佩鲍叔牙。管仲交了鲍叔牙这么个朋友,真是他的大幸,若换了别人,管仲的每一条解释都站不住脚。就拿合伙做生意分红不均来说,这是合伙人的大忌,但鲍叔牙就容忍了。管仲后来还说:“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对于人来说是公平的,聪明人财物有余,而愚笨之人贫困不足。这话是管仲发达之后说的,他贫困之时大概是说不出来的。

管仲做小偷没成功,经商亏了本,打仗当了逃兵,做官屡次被罢免……可谓命运多舛,这一点倒与姜太公差不多。姜太公年轻时卖过肉经过商,也从过政,一直到了80岁仍未建尺寸之功。管仲年轻时所经历的那些苦难和挫折,则成为了他人生的一笔财富。可能当时谁也不会料到,那个怕死贪财的偷鸡摸狗之徒,后来会成为东方泱泱大国的宰相,会拥有长达40年的辉煌。P002-003

序言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所以,人们经常翻阅历史,品评人物。在读史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智慧;在品人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阅历。正是在不断地温习历史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新生,这个民族的人们也越发成熟起来。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亡,以人为鉴,可知得失。那么,品读历史中的人物,就是从得失中看兴亡,从兴亡中窥得失。

《红楼梦》中有一段评点古今人物的言论,其中有这样一段比较具有“哲学味道”的话:“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这段话用“气”这个中国特有的哲学术语来解释人物的善恶忠奸美丑。这是历代对人物品评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认为人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性格、气质。这些特殊的成分是不受任何外界的因素,比如时代、环境影响的,所以古人经常把人物按照某些标准分类,比如才子、名士、忠臣、酷吏、佞臣、遗民等等。

当然,人的性格中,是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容易改变的东西,但是也应该看到,人的性格是有一个表现的过程的,那些根本性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不同的外在表象展现出来的,而这些外在表象,是和具体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而且,所谓根本性的性格,也并非天生如此,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造就的。

春秋时代的晏子就说过一句虽然浅显但却蕴涵着深刻意味的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一种东西,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就会成长为迥然不同的两种事物。

晏子说的是橘子,但他的用意是在说人。人的性格、想法、观念、主张,也许有一些是天生的,但更多的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不断被灌输、影响造就的。那些千古流芳的名人和遗臭万年的恶人,他们也不是天生便有善恶的区别,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有着不同的经历,最终造成了他们人生取向的差异。

——环境是一个无法摆脱的现实存在,就像人们难以摆脱地心引力一样。

历史环境,并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场景,不只是一个年代的坐标,而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现实社会。其实,历史环境,就是曾经存在过的现实社会,而历史人物,正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社会之中。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历史环境越来越模糊,只有那些名人的形象突兀地存在,好像海中屹立的礁石。所以,在回望历史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那些人物的性格是不需要依托于什么时代而存在的,是恒久不变的特质。

历史时代,是一个综合的生态圈,是这个历史生态孕育了不同性格与特质的人物,如果没有时代的打磨与锻造,就不会形成风格迥异的各色人物。在历史生态下,人物是历史的人物,历史是人物的历史,两者就像融为一体的鸡尾酒,无法单独抽离出哪个来单独品谈。

所以,我们所要呈现的,就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

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

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

义正词严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

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

……

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毫无道理,似乎根本就不用作答,但如果你把每个人物放回他们所在的历史生态中,就会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到人物在历史中的徘徊和挣扎。这种看似另类的问题,实际上正是历史生态中体现出的一种逻辑:在社会中,人都是矛盾地生存着,每个人都通过主动选择或者被动接受,定下自己生命的基调,又在时代的碰撞下衍生出若干的变奏。

我们不是要发掘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名人隐私以供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是要炮制出一些翻案的文字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只是要让已经隐去的历史生态重新浮现出来,给大家看一段有生命的人物传记。

称之为另类,就是因为本书和以往的传记关注点不同,在人物生平之外,要凸现历史生态的存在,而并非刻意做什么翻案文章或是标新立异的言论,那样只是给西施贴上胡子或者让张飞穿上吊带裙招摇过市,虽然可以引起一时的喧哗,但不能带来内心的震撼与思考。

编者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晓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5037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28
16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