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平遥、风情丽江、烟雨周庄、古雅苏州、水墨乌镇……都是因为一位老人的守护,其最初样貌与生活气息才得以原汁原味地被保留至今。“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等护城故事,写就了他的传奇人生。面对日渐消亡的古城古建,他痛心不已、奔走呼吁,以一种不妥协的姿态,守护着祖国的文化遗产与都市文脉,也守护着建筑所承载的人们的乡愁。
他,就是古城卫士——阮仪三。
图书 | 阮仪三传(古城卫士)/大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沧桑平遥、风情丽江、烟雨周庄、古雅苏州、水墨乌镇……都是因为一位老人的守护,其最初样貌与生活气息才得以原汁原味地被保留至今。“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等护城故事,写就了他的传奇人生。面对日渐消亡的古城古建,他痛心不已、奔走呼吁,以一种不妥协的姿态,守护着祖国的文化遗产与都市文脉,也守护着建筑所承载的人们的乡愁。 他,就是古城卫士——阮仪三。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传统文化浸润少年成长之路 1. 大儒阮元的后嗣 2. 回扬州避难 3. 童年?浓郁的乡情 4. 守书房的小少年 5. 姑苏风光,儿时的唯美画卷 第二章 海军生涯 1. 参军去 2. 杀海匪、打海盗 3. 第一次挫折 4. 走上了另一条路 第三章 在同济求学的日子 1. 师从古建园林大师 2. 雷台尔的建议 3. 亲密的伴侣 4. 踏勘古城 第四章 走上护城之路 1. 护城缘起 2. 九华山死里逃生 3. “刀下留城”救平遥 4. 丽江申遗小插曲 第五章 一个老人的江南 1. 不受欢迎的人 2. 幸运的贞丰里 3. 以死保周庄 4. 乌镇保护的曲折之路 5. 水乡遗珠 6. 送对手去上学 第六章 发现、抢救与振兴 1. 慧眼发现隋唐名园遗迹 2. 平江路的文化振兴 3. 杭州救孩儿巷陆游古宅 4. 阮教授的战斗 5. 基金会和大运河结缘 第七章 留一点城市记忆给后人 1. 守卫外滩美丽的轮廓线 2. 划船俱乐部的拆、保之争 3. 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4. 为石库门发声出力 5. “刀下”抢救其他沪上遗存 6. 扬州人的骨气 第八章 真伪之问,复兴更新 1. 拆真的,建假的 2. 延年益寿,还是返老还童? 3. 一切来修老房子 4. 笔耕不辍传承保护意识 5. 行动的知识分子 导语 阮仪三,1934年11月出生,苏州人。著名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专家,现任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力促平遥、丽江等古城古镇的保护,制定了一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发展规划。被誉为“古城卫士”“古城的守望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阮仪三传(古城卫士)/大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七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7828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23-02-01 |
首版时间 | 2023-02-01 |
印刷时间 | 2023-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32 |
CIP核字 | 2022256833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