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断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前进步伐,并日益走近全球治理的舞台中央。在此背景下,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推动区域国别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是我们正面临并必须履行的时代使命。鉴于此,北京大学将区域国别研究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学校发展方案,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区域国别研究正在称为北京大学学科发展的新亮点的时,也在诸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本书梳理了北京大学部分学者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研究与论述,聚焦学科建设、理论方法,人才培养、具体案例四个维度,为推动国内区域国别研究,建设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科提供一份思考与借鉴。 目录 第一部分 学科建设 1 建设中国风格的区域与国别研究 钱乘旦 3 以学科建设为纲,推进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 钱乘旦 9 浅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 王缉思 17 小议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建构问题 陈洪捷 23 发展区域与国别研究,离不开基础学科建设和顶层设计 昝 涛 27 “解耦”还是“脱钩”? ———比较政治与区域研究的关联 汪卫华 32 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 钱乘旦 刘 军 65 区域国别研究文献保障:起源、概念与现状 ———对欧美地区研究及地区研究文献保障的考察 朱本军 83 第二部分 理论方法 101 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李 强 103 中国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的多重逻辑与系统升级 翟 崑 杨体荣 118 浅谈高校区域研究的“德性” 昝 涛 136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国际经验与范式 李 昀 刘 萌 王凯华 殷金琦 152 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从“交集融通”走向“并集共发” 靳 戈 172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 187 关于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钱乘旦 189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以北京大学为例 宁 琦 196 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之道 ———来自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思考与实践 钱乘旦 兰 旻 209 第四部分 具体案例 215 区域与国别研究视野下的“欧洲研究” ———关于欧洲研究发展方向的讨论 钱乘旦 胡 莉 217 日本特色的地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于铁军 236 在中国体验东南亚研究:一次逆向文化冲击 谢侃侃 255 地区研究创生史十年:知识构建、学术规划和政治学术关系 牛 可 279 区域研究、学科体系与大学组织 ———《看世界:美国大学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生产知识》述评 牛 可 322 导语 本书从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出发,结合欧美国家与日本的学术实践,为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的进行了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北大的探索)/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北大区域国别研究编委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762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6 |
CIP核字 | 2022209060 |
中图分类号 | D8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