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秦扩张史(土地与民人)/秦文明新探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秦崛起于西北,逐步向东拓进,终得席卷天下,实现统一。在成功实现富国强兵的基础上,秦积极进取,通过军事征伐扩张国土,增益国民。这一历史进程是秦文明史研究应当关注的学术主题。本书总结了西汉政论家称之为“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的历史过程的大致脉络,从争夺与控制国家行政的基本要素“土地”和“民人”的视角,分析秦史的动态,同时比较了秦扩张进程中不同地区相关策略的成败得失。对于秦决策者的区域观念、军事攻略、人口政策等,亦有涉及。从而以新的文化视角、新的学术方法深化了秦史研究。
作者简介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匈奴经营西域研究》《秦汉儿童的世界》《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等学术专著。
目录
“秦文明新探丛书”序
导言:秦扩张历程与“土地”“民人”政策
(一)“东略”“东征”“东伐”
(二)秦“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三)“土地”和“民人”
一、“岐以西”“岐以东”:秦建国初的国土
(一)秦人的“西垂”经营
(二)周“赐之岐以西之地”
(三)“岐以东献之周”
(四)秦襄公时“秦境东至于河”说
二、“收周余民而有之”:秦强国扩张的重要政策
(一)关于“余民”
(二)“周余民”的处置方式
(三)人口增益的直接意义
(四)“《终南》戒襄公”说及“襄公所得”
(五)“收周余民有之”与农耕生产水准的提升
(六)对于“周余民”的文化追忆
三、战国秦代“西-雍”交通
(一)“西-雍”早期交通
(二)“西”与“雍”的畴
(三)《史记》“西雍”辨正
(四)“西”“雍”神祀中心及其交通联系
(五)“西-雍”“通权火”的可能
(六)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线路
四、论伯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马”
(一)伯乐“善治马”“善驭马”说
(二)《韩非子》伯乐相马故事
(三)伯乐“赵人秦人”异说
(四)《吕氏春秋》:“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
(五)九方堙为秦穆公求“天下之马”
(六)九方堙“得马”“沙丘”
五、说秦宫“檫娥之台”兼及“秦娥”称谓
(一)《方言》“秦有榛娥之台”
(二)战国都城“高台”建筑与秦宫苑的“台”
(三)“秦俗,美貌谓之娥”
(四)“榽娥”非“七娥”辩
(五)“榛娥”“漆娥”说
(六)“女称娥”的普及与“忆秦娥”文学意境
六、秦孝公商鞅变法与秦定都咸阳
(一)秦都转移与“东征”战略
(二)咸阳:新的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
(三)自雍徙都咸阳:商鞅变法的重要主题
(四)始都咸阳与新的战略格局的形成
……
七、雍-咸阳文化重心的转换与蜀道主线路的变化
八、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
九、秦国巴山交通开发与“賨民”的文化表现
十、宣太后的政治实践与秦扩张历程
十一、“郑国渠”经营与泾洛流域的农业进步
十二、“秦称西帝”与“秦地半天下”
十三、“大关中”格局的形成
十四、长平之战对于“秦吞并三晋”的意义
十五、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政策
十六、秦“北河”战略与“逐北”攻势
十七、“之河南”“之邯郸”“游至郢陈”:秦王政出行
十八、战国与秦代的武关和武关道
十九、龙川秦城的军事交通地位
二十、秦代“五岭”交通与“南边”行政
二十一、秦“灭齐为郡”与稷下学的历史命运
二十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与秦的覆亡
二十三、“亡秦”“逃秦”“避秦”“遯秦”:秦代人口流失现象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秦扩张史(土地与民人)/秦文明新探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子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206428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4
出版时间 2023-04-01
首版时间 2023-04-01
印刷时间 202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78
CIP核字 2023042328
中图分类号 K233.07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1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