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下归晋/百年三国
内容
编辑推荐

《天下归晋/百年三国》由夏炜东著,讲述的是:司马氏掌权后,先后用武力平定淮南三叛,更加牢固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逐步开始全面取代曹魏,显示了第四势力强盛的上升势头。但与此同时,东吴出现内乱——由于孙权晚年选择太子失误,先是权臣诸葛恪弄权,后是孙峻为夺权杀杀掉诸葛恪,在内讧中耗尽了元气。至于蜀国,诸葛亮死后,姜维不顾国力衰弱的现实,不顾国内群臣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对魏国进行了十余次北伐,付出的不小,收获的不多,让蜀汉国力凋敝,再加上刘禅宠信黄皓等佞臣,排挤忠臣,使得蜀汉国内的矛盾日益尖锐。司马昭趁机派军消灭蜀国。而后,司马昭又设计出掉了忠于曹魏的钟会和邓艾,扫除了取代曹魏的障碍。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成为晋朝开国皇帝。随后,司马炎没费多大力气就消灭了东吴,完全统一了天下。三国争雄近百年,但最终天下却被第四势力的司马家族给夺取了。这多少给历史增添了些戏剧性。

内容推荐

《天下归晋/百年三国》由夏炜东著。

曹操的形象到底是黑还是白?

刘备是仁义之君,还是无能之辈?

孙权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残忍?

关羽的本事究竟如何?

诸葛亮真像某些人说的那么虚伪吗?

蜀汉为什么最先灭亡?

司马家族为什么能笑傲三国?

……

迄今为止,最真实、全面、客观、幽默、睿智的三国史将为您揭秘!

目录

司马师废黜曹芳

吴宫夺嫡风波

权臣难当

乱,乱,乱

司马昭之心

无力回天

姜维北伐

二将争功

三国归晋

试读章节

司马师废黜曹芳

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虽然成为大赢家,但要想一下子掌控朝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些暗藏的反对派已经磨刀霍霍、蠢蠢欲动了。

最精彩的要数驻守淮南地区的3位统帅先后发动的3次反抗司马懿的军事行动,史称“淮南三叛”,也叫“寿春三叛”。

先说第一叛,主角叫王凌。

王凌,字彦云,并州祁县人,是策划杀董卓的汉末名臣王允的侄子,他早年就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结为好友,曹教死时,他为征东将军假节督都扬州诸军事。此人打仗的水平还凑合,在东线抵御吴国,多有建树,曹爽为了笼络他,提升他为车骑将军,后又提升为司空。

被曹爽如此看重,王凌自然也把自己看作是曹爽的人,但是王凌这次站错了队。

司马懿诛曹爽,王凌立即感到了危机。他怕司马懿搞株连搞到自己头上,开始与其侄兖州刺史令弧愚密谋立楚王曹彪为帝。

事实上,问题并没有他想象那么严重,司马懿不但不会株连他,而且还会重用他。一次,司马懿问铁杆哥们儿蒋济:王凌之才如何?蒋济答:王凌文武俱赡,当世无双,其子王广有大志,胜父一筹。铁杆如此夸耀一个人,司马懿自然要重用。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提升王凌为太尉。

你虽然是曹爽提拔的人,但我也是非常看好你的,从今以后,只要一心一意跟着我混,你不愁没出路。

王凌打算拥立的未来皇帝人选是楚王曹彪,其封国在兖州令狐愚的辖区。嘉平元年九月,令狐愚遣亲信张式以监察亲王为名赴曹彪家,说是监察,实际是前去沟通,当然许多事也不能说得太明显。张式只是意味深长地对曹彪说,我们领导派我来向大王问好,天下的好事说来就来,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令狐使君致意于王,天下事未可知,愿王珍重)。

早点与你通气,免得到时候你没有思想准备。

王凌的计划进行到年底,突遇新情况——侄儿令狐愚突然生病死了。

侄儿提前进入了极乐世界,王凌还得为革命事业继续呕心沥血。

更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手下一个叫杨康的官员去京师洛阳司徒府汇报工作时,向司徒高柔举报揭发王凌、令狐愚。

高柔是曹魏的铁杆硬汉,他一直反对曹魏的特务制度,深受司马懿信赖。

这个王凌,吃豹子胆了吗?

高柔来不及细想,立刻向司马懿报告。得知自己提拔的王凌竟然要另立新君单干,司马懿相当震惊,震惊之佘,是愤怒。

王凌啊,算我看走了眼!  司马懿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风大浪都经历过,难道会怕一个小小的王凌?

当然不会!

司马懿旋即恢复镇定。此时的王凌位列三公,属于高级领导干部,司马懿手上又没有证据,一时拿他没办法。于是,司马懿派出自己的亲信黄华出任兖州刺史,暗中监视王凌,并秘密搜集证据。

一张大网已经悄然张开,就等王凌露出狐狸尾巴了。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王凌对杨康的告密毫无察觉,依然在积极准备自己的政变计划。

据说王凌还比较迷信,他通过星相打卦得到一个好消息:“荧惑(火星)入南斗,当有王者兴”。

这不是暗示自己策立新君的事情必将取得成功吗?那就紧锣密鼓地进行吧!

事实证明,用封建迷信来指导工作实在是害人不浅。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元月,期盼已久的机会来了。吴国孙权封锁涂水,王凌急忙请中央发下调兵的“虎符”,然后出动扬州大军打击孙权。当然,王凌打击孙权只是一个幌子,他的真实意图是裹挟扬州大军发动政变。

批复很快就下来了,只有冰冷的两个字——不许。

看来,想拉扬州大军是不行了。按说政变计划基本无望,但王凌依然不死心,为了起事把握更大一些,他决定找一个实力雄厚的帮手,想来想去他想到了新任兖州刺史黄华。

于是,王凌派心腹杨弘去说服黄华一道入伙。

P1-3

序言

有人建议我找知名专家作序,但我谢绝了。因为我始终认为,如果书写不好,再大名气的人作序也枉然,再优美的序言也难逃王婆卖瓜之嫌,不如跟读者坦诚相待,将书好坏的评价权交给读者。

在故事开始之前,总得给读者交代一点什么,总得有个序吧!我想来想去,王婆卖瓜式的吹牛实在没有意思,不如把我与邓学之老师的谈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姑且充作序。

……

邓老师:市面上有关三国的书很多,您为什么要写三国这个题材啊?对这个选题,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夏炜东:您说得不错,现在市面上有关三国的书虽然很多,但读者深爱的精品并不多。许多读者迫切想了解整个三国历史,遗憾的是,从头至尾写三国历史的通俗读物还没有,以历史时空视角去写的更没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填补这个空白。

邓老师:您的意思是……写现代版三国全史?

夏炜东:算是吧!三国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百看不厌,即使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它,但还想更多地了解它。我喜欢三国历史几十年了,研究它也十多年,但每次看它都会有发现和惊喜。正因为如此,我对三国历史有些自己的见解,产生了以历史时空视角为大家再现三

国近百年历史的想法。

邓老师:您花费了不少心血吧?

夏炜东:那当然。仅仅前期准备工作,我就花了大约两年,正式写作也有一年多。写书看似很容易,随随便便几十万字就能写成,但要写出好书、写出特色是很不容易的。我对历史向来抱着敬畏之心。我始终认为,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很幽默,但创作态度必须是非

常严肃的,否则就是在哗众取宠、制造精神残品。我经过长时间思考、积淀才敢动笔写,每天就写一点点,不求多,不求快,但求写得最好。

邓老师:您太谦虚了。您觉得这样做……

夏炜东:历史类书既要写得好看,又要有一定深度,我想要达到这要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我太爱历史了,太迷恋三国(历史)了,情不自禁地去努力写好。我翻阅过《三国志》《资治通鉴》《后汉书》以及一些相关的野史,发现三国历史异常丰富,本套书写太短

了,不能完全展现精华,觉得写100万字比较合适……

邓老师:100万字?有没有虚构的成分?

夏炜东:没有。本套书的取材来自《三国志》《资治通鉴》《后汉书》等官方正史。我一直认为,真实是历史的生命力所在,我绝不会为了将故事写得好看而去凭空杜撰。当然,在不影响整体真实性的前提下,某些细节处理会适当艺术化了点,也加入了一些我的研究心得……

邓老师:这套书的特点是什么?

夏炜东:全面,细致,以历史时空视角看历史。本书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写到公元280年三国归晋,能让大家全面、系统地了解三国历史。此外,人物描写全面客观——本书不但描写知名人物,对其他一些我们不太熟悉而又比较重要的人物也有详细描写。

……

邓老师:除了写战争,您好像还写了其他方面。

夏炜东:我认为,读者读一本书时,如果是虚构的,他希望故事精彩;如果是纪实的,他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我写本套书时,除了写权谋、写战争,还尽量把我所知道的三国文化、制度、风俗、经济等知识作了介绍。

邓老师:按照传统说法,三国英雄数马超。您笔下的三国英雄数谁?

夏炜东:我笔下?!都数得上,也都数不上。三国时代有英雄人物,但没有特别突出的、超一流的英雄人物。如果把英雄人物分为超一流、一流、二流、三流的话,你就可以发现,三国时代缺的就是超一流的英雄人物,而超一流的英雄人物是所向披靡的,是能改变历史

走向的,正因为三国时代没有这样的人物,所以最终才三国鼎立,谁也吃不掉谁。

邓老师:没有超一流英雄人物?!那是不是影响故事的精彩了?

夏炜东:当然不会!恰恰相反,三国时代虽然没有超一流的英雄人物,但也人才辈出。大家都不是平庸之辈,且旗鼓相当,这样斗争起来才更加紧张,激烈,悬念不断,这也是三国历史的魅力所在;而如果一方是超一流英雄人物,另一方是二流英雄人物,本领相差太远,那么彼此斗争起来胜负就毫无悬念,这样的故事自然没什么吸引力。

……

历史很精彩,如果大家读后有所收获,能够喜欢三国历史,那便是我最高兴的事,也是给邓老师最好的宽慰。

夏炜东

2015年3月10日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下归晋/百年三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炜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210956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4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4308318
中图分类号 K236.0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