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风水理论研究(第2版)/建筑文化论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风水是中国古代选择处理建筑环境的独特方术,曾对传统建筑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其中迷信与科学混杂,糟粕与精华共存,历来评价毁誉交加。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建筑理论界学术氛围的变化,风水被“重新发现”,引起关注。本书汇集了有关风水研究及评价的学术论文23篇,涉及风水的渊源沿革,流派宗旨,哲学、美学和科学内涵,以及在建筑领域如城镇、宫宅、陵墓等选址、规划设计及营建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可裨益有关人员深入理解传统建筑文化和风水的关联及其存在原因与价值,予以批判研究和扬弃。 目录 关于风水理论的探索与研究(代前言) 风水典故考略 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景观 从聚落选址看中国人的环境观 古城阆中风水格局:浅释风水理论与古城环境意象 阳宅相法简析 风水理论的传统哲学框架 风水说中的心理场因素 风水形势说和古代中国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探析 清代陵寝的选址与风水 清代陵寝风水:陵寝建筑设计原理及艺术成就钩沉 清代陵寝地宫金井研究 山水画论与风水过从管窥——兼析山水画缘起 从辨方正位到指南针:古代堪舆家的伟大历史贡献 古今相地异同浅述 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与风水理论辨析 生态与风水环境意向:生态居住方案介绍 毁誉交加说风水:[英]E.J.伊特尔《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评介 李约瑟论风水 风水:中国的环境设计 风水思想和中国的城市 方位与建筑环境 风水与城市形象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风水理论研究(第2版)/建筑文化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其亨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8100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9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10 |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 首版时间 | 1992-08-01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66 |
| CIP核字 | 199970624 |
| 中图分类号 | B992.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 |
| 印次 | 25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