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经济及其治理
内容
内容推荐

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有何新的变化?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竞争的格局是否会因为数字经济产生崭新的变化?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问题,也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书是一本探讨数字经济治理核心议题的经济理论读物,从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治理的反身性出发,在探讨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及其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之后,进而探索了一系列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本书全面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消费者保护、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数字税等数字经济治理核心议题上的政策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全球的数字经济治理辩论提供更多案例。

作者简介

葛劲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增长,宏观劳动市场以及社会保障。

目录

第一章 数字经济概念与核算 

第一节? 数字经济概念演进 / 004 

第二节?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012 

专栏 1.1? ?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算 / 027 

第三节? 数字经济增加值 / 033 

第四节? 产业数字化资本存量 / 038 

第二章 数字经济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 

第一节? 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 / 050 

第二节? 数字经济、创新与就业 / 053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收入分配 / 059 

专栏 2.1? 无形资产 / 063 

第四节? 数字经济与开放经济 / 067

第五节? 数字经济的微观主体及特征 / 069 

第六节? 数字经济的微观市场结构及竞争 / 073 

第三章 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组合 

第一节? 数字经济政策框架与维度 / 080 

第二节? 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政府 / 085 

第三节? 产业政策 / 089 

第四节? 创新政策 / 092 

第五节? 数据市场政策 / 097 

第六节? 劳动力市场和劳工保护政策 / 102 

第七节? 教育和培训政策 / 107 

第八节? 开放政策:数字贸易与投资 / 112 

第四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上) 

第一节? 消费者保护 / 122 

第二节? 网络安全 / 128 

第三节? 数据治理 / 135 

专栏 4.1? 跨境数据治理国际机制 / 147 

第四节? 数据的交易和共享 / 154 

第五节? 人工智能伦理和算法治理 / 162 

专栏 4.2? 人工智能的治理实践 / 170

第五章 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下) 

第一节? 社交媒体 / 182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 / 186 

第三节? 竞争政策和反垄断 / 192 

第四节? “数字税”与全球税收治理 / 204 

参考文献 / 223

序言

ChatGPT、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

本书即将付梓之时, ChatGPT 正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的旋风。这款 AI 应用知识海量、逻辑通顺、表达流畅、多才多艺,其性能优越让人深感震惊。尽管其逻辑和价值观并不稳定,比如会“一本正经”地给出错误信息,偶尔会“放飞自我”给出毁灭世界的方案,但已足以让全球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AI 作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真正迎来了改变世界的起点——以 AI 为核心的数字科技作为通用技术终于有了足以支撑起规模(用户过亿)的应用、商业模式乃至成为通用基础设施的可能。

一、关于 ChatGPT 和人工智能 

如果说多年以前 AlphaGo 战胜李世石让人们意识到,机器智能在某个专门领域可以超越人类,即实现所谓的 ANI(狭义人工智能);那么,今天的 ChatGPT 则让所有公众意识到,人工智能似乎可以替人类做任何事情,可以成为通用认知引擎,即通向所谓的 AGI(通用人工智能)。

事实上,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逆袭人类认知,是机器替代人类最不可思议的版本。OpenAI 曾表示,尽管ChatGPT 不是真正的智能,但它让人类体验到了当真正的(人工)智能实现后,每个人都能用这种智能做各种他们想做的事情的滋味。

无疑,ChatGPT 可能成为通用引擎,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目前,尽管科学家在不懈努力,但还没有人可以解释语言大模型在达到规模阈值后所涌现出的惊人性能提升和泛化能力究竟来自何方,也没有人可以解释机器和电路运作背后的原理。

尽管如此,ChatGPT 作为一个建构在大语言模型基础上的产品和应用,终于拥有了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特征。从创新的角度看,不同于渐进式的技术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应用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根本性替代效果的全新技术,带来新的或更多的价值,产生破坏性、颠覆性的力量,引发行业生态系统的巨变。

正是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力量,人工智能在诞生了 67 年后,才有了真正成为通用技术的可能。而这一切,源于规模。

说到规模,可以参考的例子是区块链,尽管当年其热度不输于今天的 ChatGPT,然而,无论是私人数字货币,还是供应链等应用,区块链的产品和应用都没有实现上亿规模的应用,自然也无法带来全球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变革。

规模带来的一切,ChatGPT 仅用了两个月就轻松实现了。在这个意义上,携基础大模型的威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科技正在真正成为通用技术。

二、关于通用技术及其反身性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科技与人类历史上的蒸汽机和电力一样,是代表颠覆性技术创新、被广泛应用的通用型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它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势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革。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与内燃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都是改变历史的通用型技术。数字科技正在解构与重塑整个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社会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走向。

大凡通用型技术与社会经济治理之间都存在很强的反身性,即通用型技术不仅塑造了全新的经济社会生产形态,而新的经济社会生产形态也必然将使人类社会与经济治理体系产生深刻变革。人类社会建立全新的治理体系用以释放新科技的生产力,并规制新科技的“破坏力”。

以史为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横跨美国东西两端的铁路网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美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得以形成,进而使美国得以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新科技的生产力不证自明。但不为人所熟知的是,铁路是现代经济中出现的第一个“平台”经济,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特性。美国政府率先建 立了新的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来监管铁路行业,并出台了有关商业、专利、财产和劳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来监管铁路行业,这些监管在确保充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以及释放铁路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我们回首美国进步时代的反垄断浪潮时,人们往往过于关注企业巨头的拆分等戏剧性事件,却忽视了“润物细无声”的经济与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正是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建立起了引领全球的经济与社会治理体系,从而奠定了百年前领先全球的美国经济制度基础。

从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治理的反身性出发,在探讨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特征及其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之后,本书进而探索了一系列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

三、关于本书的章节脉络

本书首先从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数字经济的概念与宏观核算,现有的宏观经济核算体系形成于工业革命时代,其发展严重滞后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本章中,我们探索了数字经济的范围与核算问题。我们按照数字经济的“体”“用”“能”三个维度,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三个由内向外扩展的层面。第一层,数字经济的“体”,具体表现为核心数字产业的增加值;第二层,数字经济的“用”,主要体现为数字服务和平台经济等数字业态,经济核算对应这些数字经济新业态所创造的增加值;第三层是数字经济的“能”,即数字科技如何赋能整体经济,主要体现为数字经济核心行业的产品与服务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其度量对应的是效率提高和数字资本积累。

数字经济自有其运转之道。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我们探讨了数字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就微观经济学而言,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特征及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结构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数字经济也不例外。在数字经济中,涌现出了全新的市场主体,比如平台经济等。新的市场主体特征催生了新的经济学理论,马克·阿姆斯特朗(Mark Armstrong)、让·梯若尔(Jean Tirole)等著名经济学大家提出了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理论来理解数字平台等新市场主体的竞争特征。从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核心,这形塑了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但也在根本上对经济学理论提出 新的挑战。比如,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市场垄断能力的基础,旧有的反垄断理论是否适用于这一新的产业竞争现实?大数据消解了旧有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厂商现在更为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但是新的信息不对称正在浮现,比如消费者不知道大数据拥有者到底知道他的什么信息、什么偏好。数字经济的挑战不仅体现在微观经济学之中,而且体现在宏观经济学之中。

就宏观经济而言,数字经济已经从经济增长、就业与收入分配和全球化三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宏观经济的运行逻辑。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数字经济时代,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有何新的变化?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竞争的格局是否会因为数字经济产生崭新的变化?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问题,在此我们只能通过对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最新进展的梳理,初步回答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

与工业经济一样,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但是其核心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紧扣市场制度和政府政策两个核心视角,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创新政策、数据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劳工保护政策、开放政策等七大方面系统性地阐述了我们对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组合的理解。数字化转型政策的核心是数据,围绕数据一系列新的政策维度逐渐出现。对繁荣的数字经济的一大挑战是如何保证数据合理与充分地流动,如何充分地使用数据并促进数据流动决定了产业竞争的程度与创新能力。而数据流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隐私如何保护、开放经济中数据流动如何规制等新问题。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具体而深入地探讨了一系列数字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其中不仅包括近年来广受社会关注的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消费者保护和网络安全等议题,也涵盖了更为基础性的议题,比如数据治理、数据的交易和共享、人工智能伦理和算法治理等。虽然粗看上去,核心议题分布广泛且分散,然而 “吾道一以贯之”,所有议题的核心都牵涉数据的基础制度。比如消费者保护的核心是消费者数据与隐私的保护,国际贸易的新课题是跨国数据的交易与共享,而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的核心是数据的交易与共享。虽然在这两章中作者自认比较全面地覆盖了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但是在讨论过程中,深感我们乃至全社会对这些纷繁复杂的议题背后的“道”——数据基础制度的运行规律与机制,理解依旧非常不足。

如前所述,数字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仍然是现在进行时,因此本书的所有探讨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强的探索属性。同时,由于作者的功力有限,本书肯定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阅读本书的学者、政企管理者,以及各行各业的朋友不吝批评指正。感谢对本书的主要议题提供指导和讨论建议的所有师友,感谢提供 资料支持的各位同学们。感谢中译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于宇,对于本书的议题策划、内容覆盖和重点阐释给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感谢文字编辑华楠楠,她不仅欣然忍受了全书 70 余幅图表、大跨度内容议题所带来的繁复编辑工作,还体贴地包容了我们的拖延症。

希望本书能够在中国数字经济及其治理的严肃探讨中抛砖引玉,让学界和全社会共同思考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治理,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经济及其治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燕青//葛劲峰//马绍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72994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23-03-01
首版时间 2023-03-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28
CIP核字 2023001192
中图分类号 F49-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3: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