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本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专业性学术辑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主办,每年6月和12月出刊,现设有名家特稿、认知范式专栏、认知文体批评、认知诗学本土化、认知诗学关键词、前沿译介、书评速递等栏目,论文理论性、实证性、综述性、创新性、学术性强。
本书为第12辑,收录了名家特稿;特别选题:德语表现主义文学的跨文化认知研究;广义认知诗学;认知文体批评;前沿译介五个栏目。
图书 | 认知诗学(第12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认知诗学》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本认知诗学和认知文学研究专业性学术辑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认知诗学分会主办,每年6月和12月出刊,现设有名家特稿、认知范式专栏、认知文体批评、认知诗学本土化、认知诗学关键词、前沿译介、书评速递等栏目,论文理论性、实证性、综述性、创新性、学术性强。 本书为第12辑,收录了名家特稿;特别选题:德语表现主义文学的跨文化认知研究;广义认知诗学;认知文体批评;前沿译介五个栏目。 目录 名家特稿 Cognitive Literary Studies: A Conversation with Marco Caracciolo, Monika Fludernik, Patrick Colm Hogan and Karin Kukkonen 认知文学研究——卡拉乔洛、弗卢德尼克、霍根和库科宁访谈录 特别选题:德语表现主义文学的跨文化认知研究(特邀主持:徐行言) 表现主义中国书写中的寓言投射 德语表现主义小说的中国认知初探:以《中国人》与《天气先知》为例 危机时刻的隐喻——表现主义诗集《人类的曙光》意象的认知分析 “具身认知”视域下《四川好人》的创作过程及动因探析 广义认知诗学 故事、媒介与心智——通过文字与图像完成的叙事世界建构 西方文论“为诗辩护”传统的三种认知策略——从薄伽丘到锡德尼、雪莱 文学与进化——论迈克尔·奥斯丁“有用虚构物”理论 理论旅行与认知变异:乔治·普莱意识批评在中国 认知艺术研究 当代版画知觉经验的延展与再造——认知文化研究视野下的陈琦艺术 当代影像的认知逻辑——对“随俗浮沉—当代影像展”的思考 “被压迫者诗学”戏剧理论中的具身性 认知文体批评 认知文化研究视域下美国“冷战”文化主题评析——以《身体掠夺者》为个案 文化图式视域下杜诗巴蜀地理意象英译的解读与阐释 迷失与回归:《雪夜林畔小立》中自我概念的神经隐喻生成机制构建 前沿译介 现实模仿·叙述建构·心理表征——《读者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读心:一项对比研究》评述 作为修辞的叙事——詹姆斯·费伦《人物作为修辞资源》述评 古代叙事理论与认知研究的共鸣——“作者与人物:这一棘手关系的古代、叙事学和认知观点”评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认知诗学(第1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支宇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33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4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0 |
CIP核字 | 2022215320 |
中图分类号 | I207.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