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的这本书既概念清晰,又以史为鉴、见微知著,故足堪钦佩……他善于批驳敌对观点,能以娴熟的手法解剖出对手的弱点。而且面对铺天盖地的学术批评,更能激流勇进,乐在其中,亦为一大优点。
该书可与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肯尼思·华尔兹关于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相媲美,在许多方面甚至还有所超越。任何一个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学者都不得不认真对待他的观点。
本书详细考察历史,并对权力进行独到的系统分析。
图书 | 大国政治的悲剧(修订版)(精)/东方编译所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米尔斯海默的这本书既概念清晰,又以史为鉴、见微知著,故足堪钦佩……他善于批驳敌对观点,能以娴熟的手法解剖出对手的弱点。而且面对铺天盖地的学术批评,更能激流勇进,乐在其中,亦为一大优点。 该书可与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汉斯·摩根索、肯尼思·华尔兹关于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相媲美,在许多方面甚至还有所超越。任何一个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学者都不得不认真对待他的观点。 本书详细考察历史,并对权力进行独到的系统分析。 作者简介 王义桅,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春秋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及塔里木大学客座教授。先后担任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出版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简体中文、繁体中文、阿、英、韩、德、波、土、印地、日等文版,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英文版)等12部,合著《天命:一种新的领导型国家的诞生》,译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等3部;主编“中国北约研究丛书”(10卷本)、《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学院年刊》等15个国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求是》、《人民日报》、《欧洲的世界》等国内外媒体发表时评700余篇,接受CCTV、BBC等国内外媒体采访1000余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等国际论坛500余次。 目录 现实主义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理论(代译序) 中文版前言 英文修订版前言 英文初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 第三章 财富和权力 第四章 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 第五章 生存战略 第六章 行动中的大国 第七章 离岸平衡手 第八章 均势与推卸责任 第九章 大国战争的原因 第十章 中国能不能和平崛起 附录 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中国能否和平崛起? 译后记 序言 现实主义是西方基督教 世界的理论 王义桅 国际关系理论是西方理 论,因为国际关系的概念、 体系、逻辑都源于西方,反 映西方思维,这一点本毋庸 置疑。可是具体分析起来, 人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甚 至产生国际关系理论“源于 西方而属于世界’’的错误认 识,潜意识中认为西方“发 现”了国际关系理论,理论 的解释、运用则超越西方, 具有普世性。这反映出中国 人对理论的渴望——传统中 国文化不善于产生西方那样 的理论,对中国特色理论的 向往,更重要的是对西方、 对现代性的迷信。 对国际关系理论最原始 、最经典的现实主义理论分 析表明,西方并非发现而是 发明了现实主义理论,并在 西方遭遇非西方世界冲击时 产生出自由制度主义、建构 主义等流派,然而本质上我 们仍然生活在西方世界或西 方化世界,故种种关于现实 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争论都 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内部的分 歧。 一些人以乌克兰危机进 一步证实现实世界仍然是现 实主义世界,其实应补充一 句:这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内 部世界,因为俄罗斯的东正 教也是基督教的一支(另两 支是天主教、基督新教), 俄欧(美)矛盾仍然是西方 基督教世界内部矛盾。美国 试图通过乌克兰政变消除俄 罗斯从文明道统上挑战基督 教文明的合法性及俄罗斯复 兴的可能性。俄罗斯自称“ 第三罗马帝国”,笃信东正 教,不受教皇管制,有自己 独立而分散的教派体系。俄 罗斯的历史和宗教发端于“ 基辅罗斯”。没有作为俄罗 斯文明发源地的乌克兰,俄 罗斯在文明道统上便无法挑 战西方。苏联解体以后,美 国不断挤压俄罗斯复兴空间 。乌克兰是“俄罗斯帝国的 钥匙”,也是华盛顿“策反” 乌克兰的主要动机。美国外 交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曾一针 见血地指出乌克兰对俄罗斯 的地缘政治意义:“失去了 乌克兰,俄罗斯将不再是个 帝国;有了听从使唤且服从 (俄国)意志的乌克兰,俄 罗斯自动成为帝国。”美国 通过乌克兰内部变更政权, 试图赶走俄罗斯黑海舰队, 使之在克里米亚无法立足, 砍断俄罗斯借此影响中东事 务的地缘一军事途径,导致 俄罗斯策动克里米亚公投入 俄及东乌克兰脱乌运动,演 变为乌克兰危机。 西方舆论所谓中俄伊( 朗)联盟挑战西方霸权的说 法,再次证实了现实主义理 论乃基督教世界理论的看法 。西方担心来自非基督教文 明的挑战,并将世界的现实 主义性回归怪罪于它们,言 下之意就是“我们超越了现 实主义逻辑,你们将世界带 回到现实主义”。其实,是 世界的现实主义性在回归, 并非什么现实主义理论回归 。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后 西方世界崛起的提法一度甚 嚣尘上,现在西方舆论又在 炒作世界回归现实主义,其 实都是表明世界不再是西方 世界内的循环,西方理论作 为地方性理论的本质日益明 显。2 中国学界对现实主义理 论的探讨并未跳出西方的逻 辑,认清其本质。现实主义 理论不是被证实或证伪的, 它只能被超越。中国能否和 平崛起,便是这种超越的集 中诘问。 国际关系理论的西方性 国际关系理论的西方性 ,在最原始、最经典而流行 最广的现实主义理论身上得 到最鲜明的体现,集中在以 下方面。 思维起点:神性—人性— 国家性 现代西方国际关系起源 于民族国家(nation-tate) 概念的诞生,也就是先有“ 国”再有“际”。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后所诞生 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 了民族国家、主权、外交、 国际法等基本概念,使得国 际关系概念产生于欧洲,并 传播至亚洲、非洲、美洲等 地。 葡萄牙是西方第一个民 族国家,最早实现王权—教 权分离——把恺撒的给恺撒 ,把上帝的给上帝,此后便 迈入对外扩张的征程。可以 说,国际关系是西方基督教 内部关系,在“均势—打破 均势—均势”间维持动态平 衡,但其背景则是基督教的 向外扩张。因此,尽管欧洲 之外的地区也存在势力均衡 现象,但并非近代欧洲的均 势;产生于欧洲的均势论, 也就不适用于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 动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 三十年战争又将国家性予以 释放,诞生现代国际关系理 念。这就是现实主义国际关 系理论的思维起点:人性本 恶,故权力本恶;国内是三 权分立、权力制衡,国际是 民族国家林立,势力均衡。 人是自私的、理性的,故国 家是利己的、理性的。人的 欲望是无穷的,国家对权力 、利益、安全的追求也是无 止境的,导致权力、利益、 安全的稀缺性。人性的张扬 导致国家性张扬,西方基督 教内部是血腥拼杀,对外则 是野蛮扩张、掠夺、殖民。 这就产生出现实主义国际关 系理论基本逻辑:以权力追 求安全,以实力争取利益。 …… 但现在中国崛起,事情 正在起变化。中国经济如果 再迅速增长几十年,就要变 成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对手 。而且中国崛起也确实震动 了世界,最近皮尤公司全球 态度调查研究了39个国家, 其中23国受访者要么大多认 为中国能取代或者已经取代 美国的地位成为超级大国中 的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国政治的悲剧(修订版)(精)/东方编译所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
译者 | 译者:王义桅//唐小松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270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5 |
出版时间 | 2015-04-01 |
首版时间 | 2015-04-01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4 |
CIP核字 | 2014287073 |
中图分类号 | D5 |
丛书名 | |
印张 | 30 |
印次 | 8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6 |
宽 | 157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