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路顺丰(快递之王的传奇人生)
内容
试读章节

王卫说:成功并非来自偶然

2016年5月23日,国内快递巨头顺丰一改一贯低调风格,高调借壳鼎泰新材,成为继申通、圆通拟借壳登陆A股之后,又一即将上市的民营快递巨头。“顺丰上市”成为2016年资本市场为数不多的津津乐道的话题。

人们对顺丰最初的认知,可能来自于价格。很多寄件人发现这家叫顺丰的快递公司,价格总是比别的公司要高,所以很多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往往会果断放弃顺丰而另寻他家。

这可能是2009年之前人们对顺丰快递的普遍认知。

按照这样的看法以及一些普适的经济规律,很多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估计这家公司撑不了多久。事实并非如此,顺丰没有随着2008年那场经济危机倒下,而是越做越大,将快递从地上做到了天上,稳稳坐上了民营快递业的头把交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黑色为主调,红白为显著标识的快递转运车飞奔在中国大中小城市的主、次要干道上,骑着单车、三轮车的快递员穿行于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似乎不再顾虑多掏几块钱,而是点名由顺丰收送快件。

看似简单的变化,包含着一个巨大快递王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急速壮大的商业秘密。一个谜一样的企业王国,有着一位谜一样的缔造者,人们几乎天天可以见到顺丰快递的投递员,却几乎从未见过顺丰的老总长什么模样,这似乎又是顺丰让人难以理解的一个方面。当下谁都知道要重视市场营销,每个企业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推到大众面前,小企业如此,大企业如此,超级企业更是如此,就如马云之于阿里,马化腾之于腾讯,雷军之于小米,刘强东之于京东……企业领袖的辨识度越高,企业的辨识度自然就越高,他们是各自企业最好的代言人。

不过,顺丰没有如此。

种种迹象表明,顺丰的成功完全不遵循常规,这难免让人认为顺丰的成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而已。不过顺丰的老总王卫在面对质疑时这样说:“坦白讲,我不太相信偶然,为什么会有偶然?因为无知才会相信偶然,突然中了大奖,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觉得是偶然。当所有的因素都集中到一起后,你再去比对,你会知道这是必然。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顺丰这个不错的平台,把未来很多不确定的、看似偶然的东西变成必然。”

从偶然到必然的过渡,显示了王卫对于企业的理解:市场根本不相信成功的偶然性,一切的成功都来源于必然。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市一个富足的家庭中,父亲是一名俄语翻译,母亲是一位大学教师,这样的家庭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按照那个年代的思路,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将来必然会以学业为重。不过,这里的必然性假设没有在王卫身上成真,因为这一切被父母的一次重要决定打乱了。

7岁时,王卫随父母举家前往当时还在英国管辖之下的香港。到港后,王卫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父母的学历和工作资质在香港不被承认,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家庭收入一时骤减,甚至一家人的生活都有些困难。头脑聪明的王卫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决定去打工。

他在叔叔的工厂里做起了小工,这在当时的香港社会中十分普遍,人们身处在那样一个商业氛围浓厚的时代,选择提前走入社会赚钱再正常不过,这也符合香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奉行的“狮子山精神”。

1973年香港电视台开始播放一部单元剧《狮子山下》,轰动全港。至1994年,已经播出了21年。这部剧讲述了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依靠勤劳发家致富的励志故事。

在这种社会和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王卫对未来充满期望,尽管开始时有些辛苦,但他骨子里那种不愿意墨守成规的思想,一直驱动着他去实践各种可能成功的方法。他先后尝试着开工厂等各种生意,但都以失败告终。不过,这些失败反而激发了他冲击更大成功的斗志,同时逐渐培养了他商人的眼界和才干,让他在接下来的道路上能抓住任何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

后来,王卫只身来到广东顺德,并在那里做起印染生意。印染生意并没有让他获得多少金钱上的成功,却让他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商机”,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

P3-5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为什么王卫只用3年就能当上顺丰总裁

 1 王卫说:成功并非来自偶然

 2 “水货佬”也有春天,顺丰落地生根

 3 割价圈地,迅速崛起为深港快运龙头企业

 4 理想和追求像只大手,推着人不断前进

 5 何去何从?是稳坐华南,还是逐鹿全国?

 6 王卫的信仰:永远坚持企业信誉第一位

 7 低调赢得尊重,用德行感召市场及消费者

 8 紧握顺丰主导权,绝不因为缺钱而丧失独立性

第二章 模式决定战略,差异化谋得一片蓝海

 1 坚持以商务件为主,专攻中高端市场

 2 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3 进一步细分市场和客户需求,创新带动转型

 4 量身定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5 “限时达”服务,划顿丰由快变为准确的快

 6 专注而专一,心无旁骛只想将快递做到最好

 7 与众不同的经营思路:只做小件不做重货

 8 实施精细化价格策略,顺丰提价无人反感

第三章 由加盟转向直营,顺丰开启“重资产”时代

 1 不服管的“诸侯”触动了王卫的“痛点”

 2 王卫的收权运动——果断、坚决以及彻底

 3 直营意味着“烧钱”, “重资产”拉低利润

 4 直营打造双边保障,顺丰成为通用的“信用证”

 5 直营化的过程就是寻求“正道”的坦途

 6 电子商务搅局,让顺丰的直营体系频现短板

 7 新直营网点模式,下乡抢占“最后一公里”

第四章 从“心”出发,顺丰式管理决定企业高效能

 1 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

 2 让所有人心态归零,别把“包袱”当“宝”

 3 诚信管理,杜绝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

 4 顺丰模式,保证高工资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5 管理要因人而变,更要因时而异、与时俱进,

第五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用速度征服这个世界

 1 跻身“快鱼”行列,高科技让顺丰驶上高速路

 2 Web 3.0时代,顺丰要站在极速时代的风口上

 3 20年磨一剑,创业要敢于对纷乱的“机会”说

 4 物流速运:顺丰在惨烈竞争中笑傲江湖

第六章 顺丰运营大布局:“顶层设计+三流合一”

 1 互联网商业帝国版图,三分天下已成定局

 2 与易迅合作,打造电商物流的风口

 3 顺丰借助便利店,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4 顺丰借助便利店,解决“时间窗口”问题

 5 “嘿店”让金融服务落地

 6 实施落地配战略:将触角纵深到三、四线市场

 7 “三流合一”组合拳:资金流+信息流+物流

 8 “城市包围农村”:吃掉最后一块奶酪

第七章 玩起跨界经营,顺丰的线上与线下

 1 顺丰不再只是速递,转变战略商圈跨界

 2 试水“E商圈”,为布局电商打下扎实根基

 3 顺丰优选,跨界道路上向左还是向右

 4 台风口的“那头猪”,搭建跨境电商“全球顺”

 5 优选顺丰电商特惠,做全世界电商的生意

 6 掌上速递的宏伟蓝图,决胜移动端营销

 7 运用“长尾理论”,诠释“荔枝牛奶经济学”

第八章 大数据时代,顺丰全力打造020模式

 1 顺丰020战略布局只是冰山一角

 2 攻克冷链难关,打通020的最后“管道”

 3 “E商圈”“加码”,解决“最后一公里”

 4 拓展农村物流,谋划020新格局

 5 进军移动互联网,搭建020新天地

 6 大数据时代,谋的是差异化

第九章 顺丰“联姻”金融:做物流业的跨界大咖

 1 拓展商业版图,互联网金融布奇兵

 2 移动互联网终端:开启个性化消费时代

 3 云支付终端:释放新的消费潜力

 4 颠覆的时代,顺丰的下一个风口

第十章 借壳上市,是前后矛盾还是势在必行

 1 做企业不一定要上市,但要做就要有基业长青的打算和远大愿景

 2 我没有条条框框,只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3 放弃“资本洁癖”,王卫主导顺丰融资首秀

 4 快递公司上市已成行业抑制不住的洪荒之力

 5 借壳上市,顺丰快递竞争壁垒格局已成定局

 6 上市后的顺丰,谜一般的王卫“500亿”的身家

序言

2015年下半年以来,申通、圆通快递巨头纷纷抢滩登陆A股市场,中国快递巨无霸顺丰一改一贯的低调风格,高调借壳鼎泰新材准备上市。继申通、圆通拟借壳登陆A股之后,又有一民营快递巨头即将上市,成为2016年初夏资本市场和各大媒体财经专题中最为显眼的爆炸性新闻。“快递一哥”顺丰王卫一时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6年7月,一则“韵达快递作价180亿借壳上市”的消息,再次将2016年快递企业上市潮推上舆论风口。

当下,互联网和大数据风潮来袭,快递行业“薄利多销”的白热化竞争令人窒息。快递市场的惨烈竞争已上升至“你死我活”的程度,混乱无序的“价格战”更是刀光剑影。上市已成为快递企业打开资本市场的燃眉之急。同时,随着快递行业上市潮的到来,行业的“大洗牌”也有可能随之加速。

在中国有这样一家企业:它有20多万名低调经营、勤奋如“蚁”的员工出没在城市的街头小巷和楼宇单元,2015年更是创造了481亿元之巨的营业额。

在这个广告漫天飞、喊自己“天下第一”都嫌不过瘾的年代,这家企业好像跟广告绝缘。让众多的广告商家垂涎三尺,却拉不来他们一“铜板”生意。

能在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者香港联交所上市圈钱,始终是国内一些公司的终极梦想,可是这家公司对上市一点都不感冒,好像打了长期的免疫针。

众多的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公司为了能和这家公司的老总共进晚餐,以便展开游说,竟对中间人开出了50万元“买路钱”的价码。而美国花旗银行为了和这家公司“拉起手,做朋友”,给中间人做出许诺,一旦战略投资完成,将给中间人1000万美元的“辛苦费”。可是目前还没有哪个“法力高深”的中间人,有赚这笔巨款的本事,这家企业的老总,甚至连面都不见。

1995年,荷兰国际快递巨头天地快运为在中国“抢滩登陆”,曾经向这家公司伸出“买断”的橄榄枝;2003年,美国的联邦快递曾经急切地向这家公司递过送钱的“小手”,几十亿元的收购价格,真的令人面红眼热,但这家公司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儿子”不是用来卖的。

2003年,“中国电商教父”马云为了阿里巴巴的发展,曾经亲赴香港,两次约见这家企业的老总而不得,但马云还是说,(我)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七万基层员工的顺丰老板王卫。

不错,这家神秘的公司名叫顺丰速运,该公司的“一哥”就是身披“隐身斗篷”的王卫——王是王者之王,卫是卫冕之卫。

王卫真的是太神秘了、太低调了,如果不是2010年春天,他在香港九龙塘喇沙利道,斥资3.5亿元港币购地,自建了两栋4层楼高的别墅,惊动了媒体打瞌睡的眼睛,王卫还得继续一路开启“在线隐身”模式。

香港有一名无孔不入的“狗仔队”队员,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小强”精神,利用“特务”手段,打进了香港顺丰公司的内部,以快递员的身份为掩护,偷偷拍下了王卫的照片,并将其发到了互联网上,王卫的真容才并被广大网民所目睹。

王卫曾在2012年荣登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并入围2012?CCTV经济年度人物;2013年,王卫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2位,财富额为237.9亿元人民币。2014胡润富豪榜榜单显示:顺丰王卫以240亿元身家成为物流界最大富豪。2015年,44岁的王卫入围《财富》商界领袖榜单。2016年,王卫连续5年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榜单。

功成名就后,王卫是不是应该躺在功劳簿上,好好享受一下?他是不是半夜做梦都会被自己取得的成绩笑醒?错,王卫干快递,不是为了出名。他躲避记者、和媒体绝缘,甚至连邮政部领导的召见都婉拒了。

王卫干快递,更不只是为了金钱。王卫在一次内部讲话上,这样动情地说:“顺丰的愿景是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公司。”

谈及顺丰速运的目标和愿景,王卫这样讲:“相信我,顺丰一定会成为中国的联邦快递。”虽然王卫的讲话声不高,但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他以语言为笔、以汗水为墨、以行动为纸,为顺丰的员工、为任何一个关心顺丰的同人,勾勒出了一副无比绚丽的理想画卷。

当大数据时代风潮来袭,王卫抢滩资本市场如能顺遂,能否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让我们拭目以待,并满怀期许。

内容推荐

由刘志则、张吕清所著的《一路顺丰(快递之王的传奇人生)》既是一本顺丰成长史,也是一本最贴近王卫的个人传记,细述了王卫作为快递一哥的成长经历:创立顺丰、力排众议进行直营化改造、进军电商、布局互联网、跨界金融、谋求上市,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顺丰在快递业的成功,反映出王卫不平凡的商业智慧。本书将向读者展现王卫的精彩故事,讲述王卫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让顺丰做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

编辑推荐

王卫低调、神秘的作风,以及平和、稳重的个人魅力,与整日出现在网络上的商业大佬们完全不同。

王卫多次强调“顺丰不上市圈钱”,如今顺丰高调借壳上市,王卫是不是打自己的脸了?

王卫跨界“搂钱”的同时,也不忘自己的老本行——踏踏实实地送快递,这是不是矛盾的经营理念?

由刘志则、张吕清所著的《一路顺丰(快递之王的传奇人生)》将向你揭开王卫的真实面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路顺丰(快递之王的传奇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志则//张吕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13149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6298552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