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的文旅资源与周边县区相比并不算丰富,但是近年来打造了很多的A级景区——赵家峁田园综合体、三鱼路杏树主题旅游、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陕北民歌博物馆、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榆林市热门近郊旅游景点景区,其中的一些做法对全国旅游发展来说也具有启示意义。
本书共三章,主要介绍了陕西榆阳文旅融合发展与传播路径选择以及对榆阳区文旅发展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 图书 | 陕西榆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榆林市榆阳区的文旅资源与周边县区相比并不算丰富,但是近年来打造了很多的A级景区——赵家峁田园综合体、三鱼路杏树主题旅游、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陕北民歌博物馆、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等,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榆林市热门近郊旅游景点景区,其中的一些做法对全国旅游发展来说也具有启示意义。 本书共三章,主要介绍了陕西榆阳文旅融合发展与传播路径选择以及对榆阳区文旅发展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简介 程明社,出生于1978年,文艺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文学理论》等多门课程的讲解与研究。主持省市级研究项目10余项;参编著作4部,出版《西方文论》教材1部;在《兰州学刊》《小说评论》《当代文坛》等刊物发表关于文学研究、村落保护、文旅项目开发、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论文20多篇;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目录 第一章 陕西榆阳文旅融合发展 第一节 赵家峁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杏花节与自然资源类乡村文旅产业链打造 第三节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及文化类文旅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 以“九馆”为中心的文化名城品牌建设与城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陕西榆阳文旅融合发展的传播路径选择 第一节 文旅融合发展的榆阳模式 第二节 榆阳区文化旅游融合传播 第三章 榆阳区文旅融合发展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陕西榆阳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启示 第二节 基层文化建设的“榆阳模式” 第三节 榆林传统村落保护困境与开发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陕西榆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程明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0326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30 |
| CIP核字 | 2022169154 |
| 中图分类号 | F592.74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38 |
| 宽 | 171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