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叶朗谈红楼梦)/叶朗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叶朗从美学眼光谈《红楼梦》的文集。书中主要谈两个内容,一个是《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曹雪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就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追求爱的尊严,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归结起来就是追求“有情之天下”。“有情之天下”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真实的存在,“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因此人生是有意义的。这就是《红楼梦》给予读者的“悟”。再一个内容是《红楼梦》的悲剧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在贵族之家的衰亡,而在“有情之天下”的毁灭,用林黛玉的诗就是“冷月葬花魂”。此外书中还谈了叶燮、金圣叹对《红楼梦》的影响,脂砚斋的评点,以及“点睛之笔”“闲笔”等小说美学的内容。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美在意象》《中国美学史大纲》《胸中之竹》等,主要编著有《现代美学体系》《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艺术批评通史》等。 目录 序:说不完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再谈“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红楼梦》的悲剧:“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中的“点睛之笔” 《红楼梦》中的“闲笔” 叶燮对曹雪芹的影响 叶小鸾、金圣叹与《红楼梦》 附录 沈宜修《季女琼章传》 叶小鸾《蕉窗夜记》 叶小鸾《汾湖石记》 不要轻易否定脂砚斋的美学 导语 从美学感悟的角度,阐发《红楼梦》“有情之天下”的形而上意蕴;结合小说评点理论,细说《红楼梦》“如何写”“好在哪”。 中国人对《红楼梦》的阐释,将会一代又一代地继续下去。也正因为这样,《红楼梦》才永远是一部“活”的作品。 《红楼梦》是说不完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叶朗谈红楼梦)/叶朗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231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0 |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 首版时间 | 2021-08-01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46 |
| CIP核字 | 2021140740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1 |
| 宽 | 162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