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板最需要的9种能力
内容
编辑推荐

求职者要将自己的所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要摆脱学而无识的状况,要学以致用,学以致能,掌握当今时代而不是当今课堂最需要你掌握的各种能力、素质,历练符合个人成长的心态和个性,而不是为个性而个性。以能力为例,你需要掌握思维能力、再学习能力、潜能开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推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借助外部资源能力……你掌握了这些,就一定能技压群芳,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在招聘会上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求职者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具备思维能力、再学习能力、潜能开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推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借助外部资源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能帮助你在招聘会上技压群芳、所向披靡。

本书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求职案例及有针对性的点评,深入地总结分析了在求职过程中应聘者需要具备的九种能力,对正在求职途中不断摸索的求职者们具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目录

前言

1 思维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

 优越来自正确的思维

 给乌云镶上金边

 别给大脑上锁

 独立自由地思考

 转一个方向思考

 另辟蹊径天地宽

 有意识地突破直线思维

 灵活变通

 灵感思维

 反其道而行之

2 再学习能力

 解读再学习能力

 书本知识不是护身符

 文凭学历仅是一张白纸

 再学习是完善自己的利器

 再学习能力是职场通行证

 再学习开启职业大门

 再学习成就自我

 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如何提高再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

  磨炼记忆工具

  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

3 潜能开发能力

 潜能蕴藏着力量

 敢于挑战

 识别自己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天赋

 潜能无限

 如何激发潜能

 勇于承担责任

 充满自信

 应兴趣而为

 给自己暗示

4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是取胜的法宝

 沟通协调是我们的工作伴侣

 毫无阻碍的传送链

 沟通协调成大业

 沟通协调是粘合剂

 沟通协调引领成功

 如何练就沟通高手

 一切从零开始

 沟通的技巧性

 沟通禁忌

5 推销能力

 何谓推销

 推销无所不在

 推销不是推销员的“专利”

 企业走入推销新时代

 推销推你踏上领奖台

 搭上推销的快车就能一路顺风

 打造个人品牌

 自我推销,敢问路在何方

 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用热情和微笑征服别人的心

 先建立关系再推销

 把握自我推销的八大要领

6 应变能力

 职场人生就在于变

 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随机应变而不随波逐流

 以变应变

 应变力决定成败

 应变力就是竞争力

 关键时刻露一手

 有魄力当然有魅力

 崛起于危机的废墟

 提高你的应变能力

 培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

 心理素质

 乐观面对,振奋精神

7 创新能力

 创新意味着什么

 创新的内涵

 创新的特点

 创新的持续性

 创新托起事业的蓝天

 创新是块金字招牌

 创新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创新改变命运

 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考是创新的前提

 不做经验、常规的奴隶

 抱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8 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的真谛

 时间不仅仅是时间

 速度为王

 不要透支你的时间储蓄

 时间管理会带给我们什么

 现在就去做

 出类拔萃的秘诀

 今日事今日毕

 恪守时间

 时间管理之道

 时间管理的80/20法则

 做好时间规划

 做时间的主人

9 借助外部资源的能力

 到哪里去寻找外部资源

 血缘及家庭交际圈

 业缘交际圈

 地缘交际圈

 强力外援助你横渡职海

 要薛宝钗,不要林黛玉

 荡起职业的双桨

 合作成就伟业

 如何提升自己借助外援的能力

 做个让人喜欢的人

 做个让人信服的人

 编张捕“鱼”的大网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一个应聘求职人员,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就要学会放飞自己思维的翅膀,不要给自己的大脑设置任何障碍或晦暗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鹤立鸡群”。

在有些企业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快乐的员工,他们总埋怨自己生不逢时,认为别人的能力不如自己,对所有的事情都满怀抱怨:抱怨得到的回报太少、抱怨上天不公、抱怨薪水太低、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同事不合作……好像一切都与自己无关,都是别人的错。还有些人整天“无所事事”,找不到事情做,工作失去目标,庸庸碌碌,但却整天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认为工作没意思。这些人常常百思不得其解,总是生活在迷茫中,生活失去激情,工作失去信心。

还有的人在失败以后,总是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逢人就说:“如果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如果当初我那样做就好了”、“如果我有这样一个爸爸就好了”等等。这不是对失败原因的正确总结,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这样下去,只能使意志消沉,于事无补。

美国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在回答如何训练推销员时说道:“我教他们做一个只想‘如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想‘如果’的人。”

他指出了考虑“如何”和只想“如果”之间的差异:“想‘如果’的人,只是难过地追悔一个困难或一次挫折,悔恨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做这或那……如果当时的环境不一样的话……如果别人不这样不公平地对待我的话……’就这样从一个不妥当的解释或推理转到另一个,一圈又一圈地打转,终是于事无补。考虑‘如何’的人在麻烦甚至灾难降临时,不浪费精力去追悔过去,他总是立刻找寻最佳的解决办法,因为他知道总会有办法的。他问自己:‘我如何能利用这次挫折而有所创造?我如何能从这种状况中得出好结果来?我如何能再从头干起,重整旗鼓?’他不想‘如果’,而只考虑‘如何’。这就是我们教给我们推销员的成功程式。”

“考虑‘如何’的人会很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因为他知道在困难之中总可以找到价值。他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如果’上,而立刻去思考具有创造性的‘如何’。他排除有破坏力的想法,而运用有建设效果的想法。而且他永不放弃,无论如何,他也不放弃。请你相信我,”他最后说,“如果今天世界上有更多只考虑‘如何’的人,想想看我们会做出多少事来?”

所以,遇到困难和问题,遭受失败和挫折以后,把注意力放在“如果”上面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到“如何”,即如何摆脱困境,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当然,每个人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回答“如何”的答案也不相同,但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却是必须做的。

总之,在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如果”的设想没有用,“如何”的回答才能解决问题,只要多想想“如何”去做,而不是纠缠于“如果”式的怨天尤人中,克服困难,走出失败就大有希望。有了积极的思维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积极思维肯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并不能保证他凡事心想事成;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消极思维的人必不能成功。  P4-6

序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且不说尚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择业难,有工作经验又有阅历的求职者再就业的形势同样不乐观。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失业大军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另一方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患了“人才匮乏症”,到处喊着嚷着缺少人才,而且越来越多的单位打出了高薪揽才的旗号。这样,就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和对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人才供需错位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人才不能满足或不适合招聘单位的需要,以至于招聘单位想招的人招不到,而不想招的人却如过江之鲫。

那么,招聘单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呢?一句话,有能力、高素质、个性鲜明、心态沉稳的人才。招聘单位需要你能力殷实、心态持重、行事踏实、作风稳健,进入工作岗位后,拿来就能用。所以他们在招聘中时时刻刻都在拿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衡量你,和你作横向的或纵向的、能力上的、素质上的、个性上的、心态上的各种各样的比较,谁更贴近正式员工的素质,就录用谁。

当今的时代是用能力说话的时代,是以能力论英雄的时代。由于人才市场也进入“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人才像商品一样被细分,有学而无识的人、有德而无才的人、有才而无德的人都将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一个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能力,你用什么办法让招聘单位对你的求职简历刮目相看,而不是对你的电子邮件浏览一秒钟便点击“永久删除”呢?

在知识结构趋同,人生阅历无大差别的情况下,个性和心态等很难用量化手段衡量的软指标也往往成为传播个人形象和特色的金字招牌。而既没有特色,又没有出众表现的人,往往被淹没在如潮的应聘人流中。你用什么办法在临场应聘时让用人单位对你分外留意?

招聘单位不是傻瓜,所以求职者不要想着通过放大自己的学历、院校背景等幼稚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先天优势,要向正式员工看齐,把自己当成一名正式员工那样去应聘。要摆脱稚气。用人单位不会录用浮躁的人,不会录用对自己过于粉饰的人,他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员工。

高考是一次“小考”,而应聘是一次“大考”,这次“大考”实际上从你入学时便应该认真筹备了。应聘不是“表演”,而是“表现”。应聘的底气来自于日常对个人能力、身心素养的锤炼,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临摹某种“速成法”或“秘籍”。

求职者要将自己的所学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要摆脱学而无识的状况,要学以致用,学以致能,掌握当今时代而不是当今课堂最需要你掌握的各种能力、素质,历练符合个人成长的心态和个性,而不是为个性而个性。以能力为例,你需要掌握思维能力、再学习能力、潜能开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推销能力、适应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借助外部资源能力……你掌握了这些,就一定能技压群芳,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在招聘会上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如果你还没有如愿以偿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劝你不要在招聘会上抱怨招聘者没有“慧眼识珠”,而是要赶紧回去修炼这些能力、素质、心态和个性,它们都是以正式员工为摹本的,是应聘者的“必杀技”。

后记

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求职过程正变得越来越艰辛,面对各路招聘单位和各色招聘者的“众口难调”,应聘者常常感觉疲惫、无助和无所适从。造成如此局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求职者往往不能站在企业的立场看问题。求职者最主要的着眼点不是“我能为这个企业创造什么”,而是“这个企业能给我提供什么”,这使得个人的出发点和企业的着眼点产生明显错位,最终导致求职失败。

本丛书的特色在于,它是一套从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上指导应聘者必备素能的求职励志读本。本套丛书从个性、心态、能力、素质等角度谋篇,涵盖了用人单位招聘时最主要的考察角度。内容深入浅出,事例生动翔实,实用性强。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在编写中得到了一大批专业人士的指导,他们是教育心理学专家赵赟先生、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李勇先生、社会心理专家吴筱女士,这些专家为本书提供了总体策划。

本书的基础撰稿工作由刘体成、曹玉霞、宋相涛、解勇、李先银完成,何晓英、梁恩来、刘跃娟、卢秉繁为本书查阅和采写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郝冬冬、马福存、邹悦江、张永成协助进行了最后的修改和润色。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板最需要的9种能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相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36511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2-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