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2)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企业何以在金融危机中逆风飞扬?

  中国诞生世界级企业的奥秘在哪里?

  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支撑点是什么?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揭示企业成长秘笈!

本书将第二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获奖企业的管理模式甄选成案例集,通过对成都华西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陕西石羊集团、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易事特、浙江传化、紫金矿业等8家企业优秀管理经验的概括和介绍,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所能理解的语言,给予那些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企业群体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鼓励。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管理界首个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所取得成就的荣誉奖项,“杰出奖”致力于打造一个管理创新的中国乃至世界级平台,通过奖励中国企业中具有杰出管理创新理念和成功实践的企业,总结梳理出成功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并加以推广。本书将第二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获奖企业的管理模式甄选成案例集,通过对成都华西希望集团、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陕西石羊集团、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易事特、浙江传化、紫金矿业等8家企业优秀管理经验的概括和介绍,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所能理解的语言,给予那些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企业群体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鼓励。

目录

序一(王忠明)

序二(席酉民)

序三(赵晓)

导言 让中国管理在全球崛起

第1章 紫金矿业:点石成金的秘密

 低成本技术创新管理

 解密低成本技术创新模式

 实践型创新:低成本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紫金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低成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附录1A 紫金档案

 陈景河:国企也不能成为附庸

第2章 依波:18年轮回

 品牌升级创新管理模式

 解密品牌升级创新模式

 每一步,都不虚行:品牌升级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依波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品牌升级创新管理模式

 附录2A 依波履历

 陶立:用瑞士经验做中国表

第3章 温氏:从5分钱开始

 封闭式养殖创新管理模式

 解密封闭式委托养殖模式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温氏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温氏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封闭式委托养殖模式

 附录3A 温氏档案

第4章 浙江传化:仁者无敌

 “开拓创新?共享发展”管理模式

 解密“开拓创新?共享发展”模式

 中西结合,让创新循环起来:“开拓创新?共享发展”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传化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开拓创新?共享发展”管理模式

 附录4A 传化档案

第5章 华西希望:“厚道”得人心

 “厚道”文化管理模式

 解密“厚道”文化管理模式

 商道·人道:“厚道”文化管理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华西希望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厚道”文化管理模式

 附录5A 华西希望档案

第6章 易事特:“东方”奇兵

 军事化创新管理模式

 解密军事化创新模式

 刚柔并济,“人”为本:军事化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易事特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军事化创新管理模式

 附录6A 易事特档案

 何思模:易事特的灵魂是永不言败

第7章 信利:“内功之王”

 大规模定制创新模式

 解密大规模定制创新模式

 变与不变:大规模定制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信利半导体管理模式详解:如何实践大规模定制创新管理模式

 附录7A 信利半导体档案

第8章 石羊:与强共赢,与弱共赢

 企业金融管理创新模式

 解密企业金融管理创新模式

 合强扶弱:企业金融管理创新模式的价值及意义模式

 附录8A 石羊档案

 魏存成:不要光想着“通吃”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介绍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对于过去30年间于草莽中崛起的中国企业而言,对于遭遇过数十年断代的中国管理实践而言,这一切尤具现实性,以及建设性。

时值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步入第三个年头。我们依然在寻找。

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就像一个韦尔奇和他的GE(美国通用电气),就可感染成千上万的中国企业及企业家一样。

我们着眼“本土的力量”。就如张瑞敏和他的海尔“激活休克鱼”,能够正式写入哈佛大学的教材一样。

我们推崇“实践的力量”。就像一个“希望”的崛起,可以衍生出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新希望四家巨头,乃至带动更多的饲料企业一样。

我们还不能对略显稚嫩的中国管理模式寄予厚望——“要像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那样来提升整个中国的管理水平”,这一梦想诚然远大、诚然震撼、诚然令人鼓舞,但我们仍需在学会奔跑之前认真走好每一步。

但我们依然志存高远:矢志于“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徐少春语)

2009年,中国企业经历改革开放30年“洗礼”后的第一个午头。

不成想,一场更大的洗礼接踵而来——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至。

正女180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一样,信心丧失殆尽再度令世界经济前路难测——那些乐观而积极的“V”型反弹之判断,彼时已经吸引不了几个听众,萧条、破产、裁员、崎岖、艰难……这样的字眼似乎更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于2009年1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2009年年会,在这个“经济往来犹如邻里”的年代,也充分印证了这是一个悲观氛围何其浓重的世界——这几乎是瑞士小镇上最为萧条的一次论坛。此间,普华永道针对全球1100多位CEO的调查发现,仅有21%的受调查者表示对自己企业未来12个月的营收将有所增长抱有强烈自信,这一比例明显低于一年前的50%。

“政府加油,商界退后”,美联社在一篇报道中总结道,在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之际,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世界.500强公司的CEO和董事长,都已威信扫地,他们所提建议的受关注程度,也远远不如各国政要提出的救援和振兴计划。

中国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一点儿不比全球同行们小。但是,中国企业没有选择“退后”。

事实证明,这竞成了中国企业最好的“试金石”: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中国企业,最终令世界为之侧目。中国企业面对动荡环境和复杂环境时的强大自我调整适应能力,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最好、最充分的展现。

“一个未经市场风雨考验的企业,算不上真正意义成功的企业,只有经历风雨之后依旧保持不败的企业,才算得上真正成功的企业。”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曾如是判断。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连昔日傲视全球的华尔街都自顾不暇之际,我们认真品味这句名言,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中国企业从不缺乏适应世界扁平化的巨大潜力,中国企业在商业基因上亦不逊于全球优秀的企业。可以说,尽管30年的成长期稍显短暂,但中国企业依靠自己的勤奋学习、积极实践,依托于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最终孕育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

管理创新,对全球任何企业来说,都永无止境。而把这些被实践验证过的,已经和正在推动中国优秀企业持续成长,无畏于大风大浪的管理模式呈现出来,不但对中国企业整体管理创新大有裨益,且注定将惠及全球。

第二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启动与行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2009年11月13日,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震荡已渐平息。

当晚,历时五个月的中国企业管理高峰论坛暨2009年第二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如期进行。

作为中国管理界首个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所取得成就的荣誉奖项,“杰出奖”致力于打造一个管理创新的中国乃至世界级平台,通过奖励中国企业中具有杰出管理创新理念和成功实践的企业,总结梳理出成功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并加以推广。

“金蝶本身希望能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管理智库,能够为中国企业,乃至有一天为世界企业输出管理模式,能够把管理的知识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所共享。”作为这一奖项的赞助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显然志存高远。他说:“我真诚地希望让大家一起携手合作,共同努力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在颁奖现场也寄语说:“我们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并没有被吓倒,非常冷静、务实地调整了企业的战略……过去的这一年,我们不仅没有看到大批的中国企业在管理方面束手无策,甚至倒下,相反地,却看到一批企业在新的起点上成长起来。”

不难理解,此时的鲜花与掌声,属于那些战胜危机的中国企业。可以说:2009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得主,正是这样的一批楷模。p3-5

序言

人,需要夸张,因为需要模式。

夸张,本是一种修辞方法,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强调、一种放大。比如说“一白遮百丑”,无非是强调肤色之“白”有多重要。但真要是“百丑”,能以“一白”相遮吗?一定还得有“二真三善四伶俐”之类的,方能有效遮之。

今天,我们来看中国企业管理模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类似夸张。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中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及其管理尚且为时不长,而要据此就分析或概括出某些模式来,还要分门别类,还要“杰出”……这多少有点“毛将焉附”!但中国企业要快步向前,而且又面临深度介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确实急需来自真诚和善意的更多激励!因此,哪怕是萌芽状态的,甚至不免粗放,似也有必要在模式或模式化层面上做出一些引导或动员,然后由粗及精,臻于完善。这显然要有很强的开创性,一如荆棘途上的强行军。而金蝶集团董事局徐少春主席联合发起的“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初试身手,便旗开得胜,转眼已是第二届,并将继续搞下去,至少这份勇气、这份执著、这份“总结梳理出成功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并加以推广,促进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就着实令人敬重。

一个企业要创新出某种管理模式来,当然很难!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外溢性,其对整个企业界乃至社会进步的贡献,更能展现一个现代企业的“边际效益”或广泛价值。它是比有形的产品与服务更有“客户”、更有覆盖面、更有影响力的“核心产品与服务”,所以,也往往为有志向、有作为的企业家们所梦寐以求或苦苦求索。本书剖析的紫金矿业、依波精品、广东温氏、浙江传化、华西希望、广东易事特、信利半导体、陕西石羊等8个企业案例,都试图从战略管理、品牌管理、集团管理等不同侧面“归核”为某种模式,凝聚着艰辛努力与用心探索,显示了中国企业正在加速自己的成熟度乃至国际化进程。实践证明,举凡搞得像样些的企业,总能在模式上道出一二来;而一个企业,倘能在模式上有所积淀并趋于稳定,又往往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初涉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锻炼。本书揭示了这个价值,从中我们惊奇地看到:一批平素注重内功修为、注重科学发展的企业,已在反衰退、反危机的激烈交战中绝地反击、频频得手,乃至引领潮头。它们,经受了洗礼,重塑着中华民族的工商文明及秩序!它们,将带动企业竞争进入模式竞争的新阶段——这是更有意蕴的“转型升级”,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深层次上的积极响应!

不必羞涩,不必自惭,也不必讳言夸张。从弥漫着本土芳香的广泛企业实践中,去着意并着力于模式的分析或概括,是寄托着新时期的厚望的。前进中的中国及其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自信,包括自我激励。因此,施用一点夸张笔墨,对幼稚注入成长,将初级导向高端,“强调”其模式创新,“放大”其示范效能,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夸张的意义!

王忠明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理事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后记

编纂完这本“中国管理模式特辑”,如释重负。

春华秋实,这又是一次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从((发现中国管理模式》到《解码中国管理模式))到再到今年的《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②》,可谓硕果累累,乐在其中。

关于“中国管理模式”,自2006年金蝶软件(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先生提出以来,颇多争论。

诚如徐少春先生所言:在我提出这一命题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很多就此的争论,有人反对,亦有人赞成。不过最近,我发现大家就此越来越有共识,认同度也越来越高了。这其实也与中国管理30年的嬗变相似:一开始,有些类似“百家争鸣”,但最终,还是要过渡到“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时代。只不过,这里的“独尊儒术”,是认识层面的统一,在实践层面,我们仍要坚持中西融合、古为今用的包容性与建设性。

无论如何,徐少春先生坚持了自己的判断,坚持的同时,他还带领着金蝶软件,联合诸多志同道合者以及诸多商学院,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实践,为中国企业提升管理的“软实力”寻找出路。

这实在难能可贵。

人们丝毫不会怀疑这份真诚、这份执著,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需要这样的寻找与探索,甚至全球管理学界,也会于将来的某一天,忽然发现中国管理模式这座宝藏。

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已发掘出近50家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尽管他们未必是市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品牌最强的企业,但他们在管理方面独树一帜,却是不争的事实。

请注意:这不是一次贪大求全的“选秀”,而是一次考验“内功”的选拔。而这,正是这一活动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诚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波澜不惊,枯燥和乏味的。企业更需要沉静的领导,而不是膜拜的偶像。”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但也是一个最为考验企业内力的年代。真正优秀的企业,往往能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商业世界里隐忍、坚持、专注,直至成为“百年老店”。

可以预言,我们寻找中国管理模式的过程,必将缩短中国企业成长为百年老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企业积极参与的热情,往往令我们心生感动。实际上,对于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彻底打开心扉接受检验的过程。他们在为中国管理模式贡献出一己之力的同时,也必将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获益匪浅。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尊敬的成思危先生。作为“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活动最早的发起者之一,成先生两年来一直给予了我们的活动积极的支持及参与,正如他鼓励的那样“杰出奖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正是响应了这种“价值观”,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包括陈清泰先生,朱晓明先生,胡新欣先生等各界人士无私、积极的参与,正因为如此,这个活动才得以持续、声势日隆、接受者众。

两年来中国管理模式系列案例的出版,得到了中外管理杂志社副主编焦晶女士,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张刚先生,《IT经理世界》副总编贺志刚先生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寻找仍在继续。因为我们坚信:美丽的风景在路上。

徐萍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秘书处秘书长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经济发展好的很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中国必然有一批管理好的企业。这些优秀的企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其企业的成功,跟它的管理者密切相关。但目前来看,对中国管理成绩的肯定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管理经验也只停留在经验层次;对管理者的作用大家也还是不太承认的。

中国管理模式遴选这项事业,正具有这三方面的重要价值:肯定中国管理的成绩,把管理经验上升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肯定管理者的作用。这也是我支持这个活动的原因。

—— 成思危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名誉理事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07884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