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战太平洋(HBO官方完整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血战太平洋》,HBO十集迷你电视剧,由梦工厂与普雷通影视公司联合推出,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加里·格茨曼《兄弟连》原班人马担任幕后制作。全剧史诗般地交叉呈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罗伯特·莱基、尤金·斯莱奇和约翰·巴斯隆,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的亲身经历。镜头紧随几位主角以及他们的战友,自瓜岛上与日军的初次交锋始,到格洛斯特岬的雨林,到贝里琉岛上的铜墙铁壁,再穿过硫磺岛上的黑色焦土,冲绳岛上的无边恐惧,最后迎来生理而不安的凯旋。

内容推荐

历史学家休·安布罗斯在本书中拓展了HBO电视剧《血战太平洋》的剧情,交叉呈现了四个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和一个美军航母飞行员的作战经历,将第一人称的亲历感与宏大的历史视角巧妙地接合在一起。

西德尼·菲利普斯是个来自亚拉巴马州的随和少年,与同伴一起应征人伍。约翰·巴斯隆出身于移民家庭,喜欢粗犷而动荡的海军陆战队生活。尤金·斯莱奇在自己的死党和哥哥投入战斗之后,最终违背父母的意愿,同样奔赴战场。奥斯汀·肖夫纳家世显赫,先辈具有悠久的服役传统。迈克·米歇尔则离开家中的农场,前往飞行学院接受训练。

自1941年美国从中国撤出,到1945年8月麦克阿瑟的飞机在日本降落,上述五人经历了太平洋上的多场关键战役。书中叙述的战斗时间跨度近四年,史无前例地引用了大量珍贵的军事记录、信件、日记、回忆录、照片、访谈等,从独特的历史视角审视了这场对日战争,其中有巴丹半岛的仓皇溃败,有中途岛的奇迹大捷,有瓜岛上的艰难对垒,有硫黄岛的黑色焦土,有冲绳岛的无情杀戮,直到战争结束,迎来胜利而不安的凯旋。

这里讲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主人公们为了国家的安危而甘冒失去生命的危险,他们被派往地球的另一面,与宁肯自杀也不愿投降的敌人战斗;他们在战俘营中饱受艰难与羞辱;他们见证了大量的伤亡,其中既有战士,也有平民:他们的勋章代价沉重——付出这代价的是每一个人,是所有的人。

目录

致谢

引言

人物

第一幕 “纸糊的房子”1941年12月—1942年6月

第二幕 “势均力敌,准备战斗”1942年5月—1942年12月

第三幕 “部队休整,恢复精神”1942年圣诞节—1943年圣诞节

第四幕 “薄雾暗淡好行船”1943年12月—1945年6月

第五幕 “遗产”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纸糊的房子”

1941年12月—1942年6月

随着1930年代结束,历史进入了1940年代。此时此刻,美国人民很少考虑与日本帝国有关的事情,他们感到担心的是已经徘徊在崩溃边缘长达十年之久的本国经济,因此希望能远离国际争端。然而,纳粹德国迅速地主宰了整个欧洲,这为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提供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使他能采取一些实际行动,为保家卫国作好准备。罗斯福总统和他的军事统帅们同样反对日本独霸幅员辽阔的中国的图谋。被一小撮包括裕仁天皇在内的的军人集团控制的日本政府创造出了一套思想体系,为其对别国的殖民占领正名,并且为推行其思想体系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很显然,日本试图占领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其他一些有价值的区域。这其中有些地方被美国所控制,美国希望这些地方能够保持着开放的贸易。在军方的支持下,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外交措施,试图遏制日本扩张。在当时的主要工业化国家中,美军规模最小,装备最差。

奥斯汀·肖夫纳中尉一觉醒来,觉得敌人的轰炸机随时都会飞临自己的头顶。凌晨3点刚过,奥斯汀还在地上睡觉,他的朋友休就闯进了屋舍:“肖夫,肖夫,快起来,我刚刚从总司令那儿得到消息,说一小时之内就要对日本宣战了。我翻遍了军官每日操典,却根本找不到关于宣战后该怎么办的内容。”肖夫纳中尉的下一步就是要“叫醒那个老家伙”。鉴于敌人的进攻迫在眉睫,这个决定是顺理成章的。

“哦,”休回答道,“我可不能这么干。”肖夫纳即使还没完全睡醒,也明白休很不情愿的原因。根据军队指挥链的规定,中尉休·纳特应该向营指挥官报告,而不能直接向团指挥官报告。在海军陆战队,与上校说话简直就像和上帝说话一样。尽管局势所迫,不得不如此。“你这个笨蛋,快去,把消息报上去。”休一听,急速地跑进漆黑的夜里,包围在夜色里的是位于菲律宾巴丹半岛上的海军基地。

肖夫纳迅速地跟在后面,向码头跑去,应征入伍的士兵们就在那儿的一个旧仓库里宿营。他看见休的脚被地上的空洞绊了一下,摔了下去,但他没有停下来去帮休。发电厂的哨声响了起来。大门口的哨兵开始拉响那艘老船的铃声。大家都已经醒了,在那儿大喊大叫,肖夫纳冲进兵营,让他们就地解散。司号手吹起了“拿起武器”的号角。有人命令把灯光全都熄灭,这样敌机就找不到目标了。

肖夫纳的人穿戴集合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他找到厨师让他们准备开饭,然后去找营指挥官。在他手下士兵驻扎的破败的仓库边上,有几排帐篷,那是其他士兵的宿营地,双方的距离在步枪的射程内。远处有个西班牙人建的很棒的要塞。那个优雅的拱门很早以前就被装饰得漂漂亮亮。肖夫纳从两旁种满了金合欢树的路上跑向一条四周布满了木槿和栀子花的通道。z他发现海军陆战队第4步兵团的一些高级军官已经坐在了一起。他们已经接到了来自60英里外位于马尼拉的哈特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说日本已经轰炸了珍珠港。让肖夫纳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人居然还是一脸的平静。

其实肖夫纳不应该感到吃惊。房间里在座的各位早就预感到与日本帝国必有一战。他们本以为这场战争应该在其他地方爆发,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在中国。就在一周之前,第4步兵团还驻扎在上海。在过去的几年里,队员们目睹了整师整师的日本陆军在中国登陆,并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将该地区更名为“满洲国”。

只有800人的第4步兵团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保卫他们在上海的领地,更别提保护美国的在华利益。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陆战队军官们制定了一个计划来应对可能遇到的突然袭击。他们将努力辟出一条道路,前往中国还未被日本占领的某个区域。如果该团的行动被迫终止,陆战队员们将会接到“各自逃命”。的指令。让今晨围坐桌旁的军官们感到庆幸的是,慑于日本帝国的强权,美国政府终于在1941年11月下旬命令该团调防。现在看起来这个时间恐怕是最后的时机了。

第4步兵团于12月1日到达了奥隆阿波海军基地,马上编入哈特海军上将的亚洲舰队。隶属于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停泊在第4团驻地的半岛对面的马尼拉港。美国的军事力量除了亚洲舰队以外,还包括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司令下属的31,000美国陆军和120,000菲律宾国民军官兵。啥特和麦克阿瑟已经为对日作战进行了好几年的准备。日本天皇一定是疯了,竟然去袭击美国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现在,日本天皇的军队和飞机一定已经出发了,目标是吕宋岛一菲律宾政府和美国军队总部的所在地。军官们一致认为,敌人的第一波攻击将由从台湾岛起飞的轰炸机来完成。

肖夫纳发现他们谈的都是些战略方面的话题,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指令,便回去找自己手下的人。他的连部和步兵连一起驻扎在阅兵场上。此时,一条简短的消息在军队中流传开来:“日本人把珍珠港炸成了地狱。”肖夫纳证实了这个消息,没有一丝害怕,相反,却饶有几分兴致。来自田纳西州谢尔比维尔的奥斯汀·肖夫纳中尉从来就是个好战分子。他身材中等,体格健壮,爱好足球、摔跤以及各种形式的赌博。他没怎么把日本人放在眼里。他告诉手下人,敌人会随时发动进攻,马上就要发放实弹了。接下来是他诡异的笑容:“我们的假期已经结束了,得去挣钱了。”

海军陆战队的队员们在阅兵场上一直等到营指挥官前来训话。一切自由活动都取消了。团的建制将被取消,就好像第4步兵团刚到时,守卫海军基地的海军陆战队被分成小的特遣队一样。第4步兵团的士兵将组成步枪排,然后分配到各步枪连。每个士兵都有用武之地,因为他们不仅要保卫奥隆阿波海军基地,还要守护另外一个规模更小的、位于巴丹半岛一端的马里韦莱斯基地。第1营的任务就是保卫马里韦莱斯。部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这样一来,第4步兵团的人数减少了将近一半,留下来的是第2营、肖夫纳的连部和后勤连队,以及一支海军医疗队。步兵们开始挖掩体。他们挖散兵坑、安放加农炮,再拉上带剌的铁丝网以防止敌人对海滩发动进攻。他们把弹药放到手边,周围用沙包保护。保卫奥隆阿波海军基地,也就是保卫海军的长距离侦查飞行中队,即PBY水上飞机中队。当这些飞机不执行巡逻任务时,它们就会在码头附近的锚地上空盘旋。海军陆战队员们架好了机枪,准备向来犯的敌机开火。基地周围都已经布好了路障,尽管这并不需要。费多大的事,因为奥隆阿波是附近唯一有人居住的小镇。

P1-4

序言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书有上百本。这类书绝大部分可以分成三类:关于战争的一般描述、描述一场战役的所有细节或重要部分,以及描写老兵的经历。尽管这三类书在记述如此重要事件的历史编纂学上都有一席之地,另一类书也不乏存在的价值。

《血战太平洋》的目的就是让读者通过精心挑选的几个参战者的视角来全面解读太平洋战争,从第一场战斗一直到收官之战。通过这种方法,读者既能从人物个人的叙述中获得对太平洋战争的直观了解,同时也能把这场战争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选择的这五个故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这些人都参与了太平洋战争中的许多重大战役。串联起这五个人的联系与巧合使得他们的经历得以进入故事的背景。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历史的视角。笔者精心地挑选了合适的故事,并将它们补充完整,但这也只是选择了整个历史事件的一角。考虑到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很显然它不是关于整场战争的权威历史,甚至也不是这场战争中的某些战役的权威历史。

试图讲述个人的故事是非常危险的。材料的来源会互相矛盾。战争的迷雾给人留下了错误的印象。时间的迷雾又增加了这种误解。文献资料并不完整,有时甚至是不准确的。文献更多地反映了群体的而非个人的事件。但是,如果依靠战争中所写的信件、报告和日志,这些问题就能解决。

史书反映的是已发生了的事实。但本书关注的是人们认为会发生什么、他们承受的和目睹的是什么,以及他们认为发生了什么。揣摩人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心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新的信息会随时改变人们的理解。几个人同时的描述仍然是最好的素材来源。这些讲述构成了本书的基础。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对于前后相隔数年的陈述我没有进行区别。相反,我非常注意防止当事人回忆中的耀眼光环遮蔽了事实的真相。

奥斯汀·肖夫纳、西德尼的朋友约翰·“执事”·塔特姆、约翰·巴斯隆以及尤金·斯莱奇等人的日记、信件和报告对于战争文库来说是全新的内容。这些都是稀有而且极其珍贵的文件,使得本书的故事变得生动而毫不妥协。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发现的,这些文件资料为太平洋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人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信息。

笔者的研究工作是以书中出现的四个人物(西德尼·菲利普斯、奥斯汀·肖夫纳、弗农·米歇尔和尤金·斯莱奇)的生活为基础的,这些经历构成了核心资料,包括他们各自的军事档案、信件、日记、回忆录、朋友的回忆录、照片以及采访。本书试图尽可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因此在引用和解释上述材料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字面(尤金·斯莱奇的回忆录除外)。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拍摄这部战争片是想根据幸存者和老兵的经历,展现人类的灵魂对于战争的回应。我不想以惨烈为标准来比较不同的战争,但人性在战争中会有相同的表现。

——斯皮尔伯格,《血战太平洋》制片人

这本书之于对日战争,正如《兄弟连》之于对德战争。

——《出版人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战太平洋(HBO官方完整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休·安布罗斯
译者 史正永//朱英//付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5140
开本 16开
页数 4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4
15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10-376号
版权提供者 NAL Signet, a member of Penguin Group (USA)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