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具有跨学科研究视角的论文集,内容围绕都市文化展开,收录的论文会细分为七个类别,对应于全书七个部分,包括:都市生活与职业;都市空间与景观;都市媒体与传播;都市文创产业;都市休闲文化;都市遗产传承;都市乡村文旅融合。每部分由约5篇论文组成。都市文化涵盖内容很广,涉及都市景观、消费主义、视觉文化、公共艺术、媒介赋权、民俗学、文化遗产、文创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本论文集将体现以博士为主体的青年学者新颖、敏锐的学术目光和国际视野。 目录 都市职业与生活 性别的双元扮演作为文化实践的谈判 ——对国际都市中的华人女性银行金融专业从业人员的研究 电台的都市转向 ——以深圳的夜间情感节目为例 人何以定居城市? ——自然文化遗产的休闲空间功能与意义 都市空间与景观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语境 ——基于物本和人本的双重维度 城市视觉形象系统发展与设计趋势 ——兼论当代中国城市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都市中的田园意象 ——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意图和策略分析 从“完形”到“真实”的转变 ——意大利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与审美发展研究 釜山:海洋的美学想象力 都市媒体与传播 “内涵先锋”与“形式先锋”的辨析 视频社交媒体之于城市文化遗产的角色研究 ——以影视符用学分析视频社交媒体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播 “新媒介赋权”与文学评价方式变迁 ——以网络文学的在线点击、点评为例 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体自由 ——以今日头条为例 都市文创产业 城市社区权力场域与公共艺术生产 “旅游十消费+科技”·善治·创新 ——以文塑城的深圳实践 地方消费主义、舒适物系统与创意阶层流动 传统专业市场有机更新路径及其文化延承策略 ——以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为例 都市休闲文化 喧嚣与闲居 ——当前都市休闲文化的审美意涵 社会发展视阈中的休闲价值研究 ——以杭州城市发展为例 浅论都市文化背景下的休闲慢生活 都市体育文化对都市品牌的影响 都市遗产传承 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思考 康乾南巡视阈下的苏州景观格局研究 基于叙事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 ——以杭州京杭大运河沿岸工业遗产为例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的审美价值解读与文化带建设探析 都市乡村文旅融合 都市语境下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应用研究 ——以杭州“南宋古都”为例 美丽城镇背景下城市文脉保护的杭州经验及启示 文旅融合视野下的研学旅游产品设计策略与实践 ——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休闲文化的比较研究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潘立勇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157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8 |
CIP核字 | 2021134465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