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利可拉传》约在公元98年左右问世。阿古利可拉是完成并巩固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的人物,《阿古利可拉传》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不列颠的情况的,因此,它不仅是一部传记,也是研究古代不列颠的一部历史文献。
《日耳曼尼亚志》大约也是在公元98年写成的,是《阿古利可拉传》的姐妹篇。它详细叙述了罗马时代日耳曼尼亚以及居住在日耳曼尼亚的各个部落的情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图书 | 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阿古利可拉传》约在公元98年左右问世。阿古利可拉是完成并巩固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的人物,《阿古利可拉传》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不列颠的情况的,因此,它不仅是一部传记,也是研究古代不列颠的一部历史文献。 《日耳曼尼亚志》大约也是在公元98年写成的,是《阿古利可拉传》的姐妹篇。它详细叙述了罗马时代日耳曼尼亚以及居住在日耳曼尼亚的各个部落的情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目录 译者前言 塔西佗及其作品 阿古利可拉传 注释 附:罗马经略不列颠大事年表 日耳曼尼亚志 注释 译名引得 序言 塔西佗的作品,流传下 来的版本很多,各有不同的 地方,英文译本也有许多种 。我们的译文,主要是根据 两种英译本译出的:一种是 哈吞(M.Hutton)的译本 ,刊于“楼布古典丛 书”(The Loeb(Classical Library)中,这是一个拉丁 文与英文对照的版本;另一 种是车迟(A.J.Church)和 布洛居礼布(W.J.Brodribb )两人合译本,刊于“现代 丛书”(The Modern Library)中。这两个版本各 有优劣,它们所根据的拉丁 原本也不相同。哈吞对于他 所根据的拉丁原本做了一番 考订工作,他的译文,主要 是帮助读者阅读拉丁文用的 ,谈不上什么文学风格,但 是比较忠实。车迟和布洛居 礼布二氏所根据的拉丁原本 可能不如哈吞所据原本之可 靠,但他们的译文流畅、优 美,只是在个别地方作了些 不必要的增添和修饰。我们 在翻译本书时,以“楼布古 典丛书”中哈吞所据的拉丁 原本为蓝本:因此,凡是在 这两种英译本有大出入的地 方,我们几乎完全依从哈吞 译本;而在两个译本大致相 同的地方,我们则多采取车 迟和布洛居礼布二氏的译法 。 译完初稿以后,我们根 据哈吞的拉丁原文逐句校阅 了一遍。不过,塔西佗的拉 丁文素以艰深著称,而我们 对拉丁文的修养有限,所以 在校阅工作中,理解错误之 处,当亦在所难免。为了审 慎起见,我们另外又参照了 两种译本:一种是“人人丛 书”中穆菲(A.Murphy)的 英译本,这个译本比较陈旧 ,与拉丁原文出入处颇多, 错误较大。但译文很美,也 有参考的价值;另一种是比 尔努(J.L.Burnouf)的法译 本,这是一个法文拉丁对照 本,其所根据的拉丁原本与 哈吞所根据的拉丁原本不同 ,可能同于车迟和布洛居礼 布二氏所据的拉丁原本。这 个法译本是很著名的一种译 本,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帮助 。 专门名词除了部分已经 通用的译名以外,大都按拉 丁读音译出,与大家过去习 惯的英文读音自有不少出入 。 凡对本书译文提过意见 和给予过帮助的人,译者都 在这里向他们致以最衷诚的 感谢。此外,译者希望读者 给它提出宝贵的批评并指出 它的纰缪。 译者 一九五十年秋 导语 翻译《阿古利可拉传日尔曼尼亚志》时,以“楼布古典丛书”中哈吞所据的拉丁原本为蓝本:因此,凡是在这两种英译本有大出入的地方,译者几乎完全依从哈吞译本;而在两个译本大致相同的地方,译者则多采取车迟和布洛居礼布二氏的译法。 精彩页 阿古利可拉传(Cnaeus Julius Agricola) 将名人的事迹和品德播传于后世,这是前代流行的风气:到了1我们这个时代,虽然对于当世人物漠不关心,但是,一旦遇到有些人的德业宏伟,使得愚陋和嫉妒的浇风薄俗不能不为之屈服的时候,这种写传的风气毕竟也还不致完全泯灭,至于那种愚陋和嫉妒的习气,实在是大小国家的通病。在前代,正因为那些值得记述的事迹,其行事多出乎自然,而且也比较光明磊落,所以才能使一些大手笔流传下许多德音的记录。那些作家没有偏袒附和或别有用心的动机,他们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甚至有些人认为记述自己的生平也算不得是僭妄自大,而是出于自重自敬。茹提里乌(1)和斯考茹斯(2)都曾写过自传,但是并没有损害他们的信誉,也没有引起旁人的轻蔑。在最容易产生美德的年代里,美德才最能为人们所尊重,信非虚语。然而,在今天,纵使我要写的这位人物的生平已成过去,我也得要请求世人的宽恕;如果我怀有詈辱攻讦的目的,那反而倒不必请求宽恕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中:风气之浊如此,对美德之存冷诮如此(3)。 据说茹斯替古斯·阿茹勒努斯(Rusticus Arulenus)(4)就因为2称颂特拉萨·拜图斯(Thrasea Paetus)(5)、赫伦尼乌·塞内契阿(Herennius Senecio)(6)就因为称颂赫尔维底乌·普累斯古斯(Helvedius Priscus)(7)而被处死,不仅这两位作者身罹极刑,而且他们所写的书也同时遭祸:我们大手笔的传世之作,竟委诸刑吏之手,而在公所的庭院里付之一炬。毫无疑问,他们设想:人民之声、元老院的自由和人类的良心都会被这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为了使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美德的记录呈现于人们眼前,所以才连那些专心研究哲学的人们都得被放逐于外,一切自由的文明都得摒弃。的确,我们已经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柔顺屈服;如果说我们的先人亲眼见过极度放纵的自由,那么,我们真是处在极度奴役之下。我们的“告密人”已经连我们说话和听话的权利都给剥夺掉了:如果健忘能够像沉默一般的容易,那么,我们会把记忆和语言都同样地抛掉。 3到了今天,我们的元气终于又开始恢复了。不过,虽然在这个幸福时代的开端,纳尔瓦(Nerva)就着手把威权和自由这两个长期不能并容的观念结合起来;虽然图拉真(Trajan)现在又在继续不断地增进着时代的幸福;虽然大家现在不仅企望着、吁请着公共安全,而且公共安全也有了实现的保障:然而,由于人类天性怯懦,所以,斲丧元气很容易,而恢复元气的效验却很迟缓。正像人的身体发育缓慢而衰朽迅速一样,使人的精神和热心沮丧,要比使它们复元振作容易得多:何况,无精打采这种现象本身就含有一种神秘的魅力,所以,我们虽然起初憎恶死气沉沉,久而久之,我们却会对它恋恋不舍了。唉!十五年之久,在人的一生中不为短矣,我们中间有不少的人就在这十五年之中因事故和变化而折杀了;还有那些最有才能的人都死于皇帝的暴力之下;而少数至今犹健在者不仅比起他们的朋友们算是寿命较长,就是对他们自己而言,也该算是命数应尽而侥幸延年了,他们葬送了十五年的青春,在十五年之中,成年者已老,老年者已衰朽不堪,而他们却都不曾张过嘴唇。我打算记载我们早先那种受奴役的状况,并证实我们目前的幸福,纵然我的辞令钝拙,亦无所悔。同时,这本书是写来替我的岳父阿古利可拉作辩护的:这种勉尽孝思的借口即使不能使本书获得嘉誉,也庶几可以使它幸免于咎责吧!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塔西佗 |
译者 | 译者:马雍//傅正元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248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59-08-01 |
首版时间 | 1959-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54 |
CIP核字 | 2010044610 |
中图分类号 | K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 |
印次 | 10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39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