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12 |
| 内容 | 内容简介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2)》为2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筛选出的经典论文,共分为致辞—专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翻译研究四个部分,从语言、文化、翻译方面审视当今英汉语的研究。《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2)》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参考使用。 目录 致辞—专论 第十二次全国研讨会暨2016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国 际研讨会开幕辞 励精图治 开拓创新 加强 学会文化建设 Chinese Poetics and the Remaking of English Poetics The New Chinese WomaiDiaspora: The Case of Rose Quong's Translatioof Liaozhai 从“格义”到“正名”: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一研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 “厚译”究竟有多厚?——西方翻译理论批评与反思之一 精神分析与翻译研究关联论 “中国文化外译+互联网”工具及策略优先规划论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VP以前、VP以后是一种转喻 汉语叙事性文本中的发射路径研究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中外学术论文引言的词块结构与 功能对比分析 文言文本语境下西方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以鲁迅文言作品语用策略为例 英汉“风”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英汉委婉语概念整合之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英汉运动事件中方向语义研究综述 语言对比的中观视角——以汉语、英语和印尼语的强调句为例 语言、世界与——《逻辑哲学论》与道家语言哲学对比 政治文献英译的创新——基于语料库的与十八大报告英译文比较 中国学习者产出英语“流水句”现象剖析:英汉时空差异视角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的一项描写性研究——“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四种译文的共时与历时比较 麦家小说《解密》海外读者接受度探究 文化生产场域与文学译介模式 文化外译:研究现状及其对外译工作的启示 异域文化资本“译人”的类型、模式与争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 中国科技典籍出版“走出去”的路径探索——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为考察中心 翻译研究 19世纪来华传教士汉译名规范探讨与实践 词语翻译“三重”意义探讨 论翻译理论的普适性与性 论功能对等翻译观的认知语言学理据 “社会翻译学”研究:考辨与反思 生态翻译学“实指”何在? 田汉译本《哈孟雷特》戏剧性特征研究 文学翻译中绘画形式语言的运用——以雷克思罗斯(K.Rexmth)汉诗英译为例 制度化译者探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12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罗选民 |
| 译者 | |
| 编者 | 罗选民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5805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8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84 |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 正文语种 | 英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14 |
| CIP核字 | 2019076452 |
| 中图分类号 | H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199 |
| 宽 | 138 |
| 高 | 2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