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精)/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纪伯伦生前道路坎坷,境遇艰辛,但其身后所获得的评价之高令许多大家难望其项背。1983年,纪伯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

本书精选了纪伯伦的九部散文诗集,分别为《先知》、《先知园》、《沙与沫》、《泪与笑》、《疯人》、《暴风集》、《先驱者》、《珍趣篇》、《流浪者》。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纪伯伦最有代表性的九部散文诗集,分别为《先知》、《先知园》、《沙与沫》、《情与思》、《音乐短章》、《泪与笑》、《疯人》、《暴风集》、《先驱者》。

《先知》是纪伯伦最优美、最深刻的作品之一,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该诗集表达了纪伯伦对人类历史与未来的看法。

《先知园》是《先知》的姊妹篇,也是纪伯伦最后一部散文诗集。

《沙与沫》是一部格言、寓言散文诗集,是作者关于人生和艺术的锦言妙语。

《情与思》是格言、警句、小诗的汇集,也是纪伯伦思想和智慧火花的凝聚。

《音乐短章》是纪伯伦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长篇艺术抒情散文。它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爱和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泪与笑》是纪伯伦写得最美的散文诗集之一,展现了纪伯伦最关心的文学主题:爱与美,大自然,生命哲学,人道主义,社会批判,诗人的使命和孤独等等。

《疯人》是纪伯伦用英文发表的第一本散文诗集。该集中大部分篇章都较短,可归入现代寓言或哲理故事类。

《暴风集》是纪伯伦最有力度的散文诗集。

《先驱者》是纪伯伦用英文写成的第二本散文诗集,在风格上与《疯人》中的作品颇为相似,多数具有哲理故事或现代寓言的形式特点,少数则为充满激情、直抒胸臆的典型抒情散文诗。

目录

再版序

译序

先知

先知园

沙与沫

疯人

先驱者

流浪者

珍趣篇

泪与笑

暴风集

试读章节

船的来临

被选和被爱的艾勒一穆斯塔法,当代的曙光,已在奥法利斯城等候了十二年,期待着他的航船前来迎他返回自己出生的岛屿。

时值第十二载,“颐露”月的第七日,他登上没有城墙阻隔的山冈,眺望大海;他看到他的航船正从雾霭中驶来。

他的心胸豁然开朗,他的喜悦越过海面,流溢远方。他轻闭双眸,在灵魂的静默中祈祷。

当他步下山冈时,却有一阵悲哀袭来。他心中默想:

我怎能毫无愁绪、平静地告别?不,我无法离开这座城市而不负任何精神创伤。

在这城垣中,我度过了多少漫长的痛苦日子,又经历了多少漫长的孤寂夜晚;谁能够毫无眷恋地离开他的痛苦和孤寂?

我曾将那么多心灵碎片撒落于这大街小巷,我曾有那么多希望之子赤裸地穿行于这丘陵山冈,我不能没有负荷、没有痛苦地弃之而去。

今天,我不是脱去一件罩衣,而是用自己的手撕裂一层肌肤。

我留在身后的不是一种思绪,而是一颗因饥渴而甜蜜的心。

但我却无法再滞留。

那召唤一切的大海在召唤我,我必须登舟了。

因为尽管时光在夜晚燃烧,但留下却意味着冻结,被禁锢于铸模。

多么希望将这里的一切带到身边,但我怎么能够?

声音无法带走赋予它翅翼的唇舌,它只能独自寻找天空。

苍鹰不携巢禾,才能独自飞越太阳。

他行至山脚,再次面向大海,看到他的航船已驶近港湾,船头是来自故乡的水手。

于是他的灵魂向他们发出呼唤,说道:

我古老母亲的子孙,你们这弄潮的健儿,

多少次你们沉浮于我的梦境。如今你们驶入我的清醒,也就是我更深的梦境。

我已整装待发,我的希望与扬起的帆一起等待着风起。

只想再呼吸一口这宁静的气息,再回首投下深情的一瞥。

然后我就会加入到你们的中间,宛如水手在水手中间。

而你,浩渺的大海,不眠的母亲,

江河溪流惟一的安宁与自由,

等这溪流再绕过一道弯,林中空地再传来一阵潺潺低语,

我就会投入你的慈怀,犹如无穷之水滴融入无穷之大海。

行走问,他远远地看到男人们和妇女们离开了农田与果园,纷纷涌向城门。

他听到他们呼唤着自己的名字,在田野奔走相告航船到达的消息。

他问自己:

莫非分别的一刻也是相聚的时分?

难道我的夜晚实际是我的黎明?

我能为那些放下耕田犁铧、停下酿酒转轮的人们奉献什么?

是以心灵为树,采摘累累果实与他们分享?

还是将渴望化作涌泉,倾满他们的杯盏?

是作一架强者之手可以弹拨的竖琴,还是一管他们呼吸可以穿过我身躯的长笛?

我是个寻求寂寞的人,我在寂寞中究竟觅得了什么宝藏,使我得以自信地施予?

如果今天是收获的日子,那么我是在哪个被遗忘的季节和哪片土地上播撒的种子?  如果此刻的确是我举起明灯的时候,那灯中燃烧的并不是我点燃的焰火。

我举起的灯空虚而晦暗,

夜的守护者将为它添上油,点起火。

他用语言倾诉了这些,但还有许多未说出的话藏在心问。因为他自己也无法表达自己更深的秘密。

他回到城中,人们纷纷迎上来。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唤着他。

城中的老者趋前说道:

请不要就这样离开我们。

你一直是我们黄昏中的正午,你的青春引导我们的梦幻进人梦幻。

你并不是我们中间的陌生者,也不是过客,你是我们的儿子,我们诚挚爱戴的人。

不要让我们的眼睛因渴望见到你的面容而酸楚。

男女祭司对他说道:

请不要现在就让海浪将我们分开,让你在我们中间度过的岁月成为回忆。

你似精魂在我们之中行走,你的身影是映在我们脸上的光辉。

我们一直如此热爱着你。但我们的爱曾悄然无语,被面纱遮掩。

如今她大声呼唤你,坦然无饰地面对你。

爱直到分别的时刻,才知道自己的深度。

其他人也走上前挽留他。但他没有作答。他低首不语,身边的人看到眼泪坠落到他的胸前。

他与大家一起走向圣殿前的广场。

一位名叫艾尔梅特拉的女子迎出圣殿。她是一位女预言家。

他用无比温柔的目光看着她,因为正是她在他到达这座城市的第一天就追随他,笃信他。 她向他致贺,说道: 上帝的先知,为了寻求终极,你很久以来一直计算着你的航船的行程,

如今船只已到,你必须离去了。

你是如此深切地向往着你记忆的土地和你更大希冀之所;我们的爱不会羁绊你,我们的需要也不能滞留你。

不过,请你在离去之前和我们谈谈,为我们言说真理。

我们将把它传给我们的子孙,他们再传给他们的后代,使它永不湮灭。

你在孤独中审视过我们的白昼,在清醒中倾听过我们梦中的哭泣与欢笑。

因此现在请向我们披露我们自己,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生与死之间的一切。

他回答道:

奥法利斯城的民众啊,除了此刻激荡于你们灵魂中的事物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P1-5

序言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作为阿拉伯现代文学和东方现代文学的一位杰出代表,在我国倍受瞩目和尊敬。他的散文诗创作,特别是《先知》,在我国众多读者中享有盛誉,被视为珍品。近二十年来,我国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但仍然供不应求,可见受到欢迎的程度。

在国际上,纪伯伦的声名也与日俱增。他的英文作品在世界各地本来已流传很广,最近二三十年他的阿拉伯文作品也大量地被译为英文、法文等,广为传诵。最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了第一届纪伯伦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应邀参加,对纪伯伦在东方和西方的影响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这次会议把纪伯伦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同人类前进的道路联系起来,同二十一世纪的“和平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对纪伯伦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这次会议的组织者、马里兰大学纪伯伦研究项目负责人布沙鲁伊教授指出:“纪伯伦发展了一种超越东西方障碍的独特思想,他的作品传达的信息和塑造的形象,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中产生了共鸣。”教授认为,“凡是伟大诗人应该传达的信息,纪伯伦都传达到了”。他还说,“在所有现代作家中很难找到比纪伯伦更加致力推动全球和平文化的人”。

纪伯伦作品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欢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他的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火一般的激情,但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一切俗见提出了质询,表示了怀疑或否定,从而为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身,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让人愉悦的,更是促人思考的。

从一九二三年《文学周刊》刊登茅盾先生选译的纪伯伦五篇短文开始,中国读者就与纪伯伦结缘了,算起来我们已有七十六年的“缘分”。在这漫长的交往中,特别是在最近二十年,中国读者逐渐认识了他,理解了他,体会到他文学艺术的魅力,领略到他独特思想的精髓。然而,对于新一代读者,纪伯伦仍然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仍然是一位陌生的对话者。在匆匆忙忙、眼花缭乱的世界中,能静下心来读纪伯伦,和纪伯伦对话,对有些青年人来说可能是一件难事。但当他真正坐下来细细品味时,他会体验到一种惊喜,一种升华,他的境界和视野可能会更加开阔起来,最后他也许会说:“噢,读纪伯伦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创造与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前进,不但要大胆创造,而且要积极交流。文化交流,包括文学交流,是一个走上文明大道的民族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愈高,对文化交流的需求就愈强烈,行动上也就愈自觉。我们的文学翻译家,我们的出版家,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的实践者,是架设通向各国人民精神世界大桥的义工。当我们把一部又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时,我们正在尽自己“世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而冲破精神上的“国界”,自由交往,正是纪伯伦当年所追求、所企盼的。

因为写了《先知》而常常被热爱他的人称为“先知”的纪伯伦,的确在思想领域、文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有不凡的建树。作为东方智者,他确实发现并道出了一些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真理。通过《先知》主人公艾勒一穆斯塔法的训诫和忠告,我们可以看出纪伯伦理想世界的蓝图,可以发现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纪伯伦要做真理的发现者。但并不做思想的垄断者。他坚持认为,真理需要两个人来发现:一个是说者,一个是听者。他所说的“听者”,当然也包括看者,阅读者。他调侃道:“有人用眼睛听,有人用肚子听,有人用钱袋听,有人则根本不听!”只有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能为发展真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纪伯伦的作品中还有一些被他比作“雾霭”的未成形的思想,更需要我们细心去听,细心去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纪伯伦内在的蕴涵和发现其属于未来的东西。

纪伯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阅读对象,也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研究对象。人们提到纪伯伦时,往往把他定位于一个“爱与美的诗人”。“爱与美”确实是纪伯伦散文诗的重要主题,将之定位于“爱与美的诗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仅仅作如此描述就失之于片面了。因为纪伯伦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他的反叛性、斗争性在整个阿拉伯文学史上恐怕是罕见的。他对腐败权力的揭露,对宗教偏见的鞭笞,对传统和民族性中消极面的挞伐,其力度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作家。他的坦率、直露,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至今仍能起到鼓舞同胞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的研究者应该给予充分的注意。

纪伯伦一八八三年一月六日生于黎巴嫩的贝什里,一九三一年四月十日逝于美国纽约,他只活了短短四十八个春秋。他的英年早逝,不论从当时看,还是从现在看,都是东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大损失。然而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他毕竟留下了如此多的文学艺术遗产,以供我们分享。我们记得,当年纪伯伦曾为自己精神之树硕果累累却无入采摘而哀叹。然而,今天的情况就大为不同了。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争先恐后采摘纪伯伦这棵大树果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要是纪伯伦能活到今天,或者像他所应许的那样轮回转世到这个世界,他又该发出怎样的感叹啊!

我国的纪伯伦译介和研究,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世界惊诧的业绩,这一点在马里兰大学的首届纪伯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已得到肯定。但是我始终认为,纪伯伦只是阿拉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尽管是一个最明亮的点,但也不是全部。我们要全面了解阿拉伯文学,就必须全面介绍阿拉伯作家,而不要满足于停留在某一个点上。我希望,在集中推出纪伯伦后,我国的翻译界和出版界能把目光投向更多的阿拉伯作家,更多的东方作家。我同时希望,我们的阿拉伯文学、东方文学研究,也会随之有一个大的发展,从而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找到并确立我们应有的位置。

伊宏

二000年一月一日

写于旅美途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精)/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巴嫩)纪伯伦
译者 冰心//伊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12339
开本 32开
页数 465
版次 4
装订 精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78.2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193
14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