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庭教育(插图珍藏版)/大教育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世界上任何变化,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桩桩件件,都会发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教育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以,教育总在变化着。

在陈鹤琴的这本《家庭教育(插图珍藏版)》里,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了很充分的讨论。对为人父母者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他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长期从事师范教育与儿童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与幼儿教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家庭教育(插图珍藏版)》系近代中国出版的教育专书中最有价值之著作。前书分12章,立家庭教育原则101条。前两章述儿童心理及普通教导法,为提纲讨论。后10章都是用具体的事实来解释各项建议之涵义。在这本《家庭教育(插图珍藏版)》里,小孩子从醒到睡,从笑到哭,从吃到撒,从健康到生病,从待人到接物的种种问题,都得了很充分的讨论。对为人父母者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目录

序言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自序

再序

重版序

第一章 儿童的心理

一、小孩子是好游戏的/1

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2

三、小孩子是好奇的/3

四、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3

五、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4

六、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5

七、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7

第二章 学习之性质与原则

一、学习的性质/9

二、学习的原则/11

第三章 普通教导法

原则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16

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17

原则三:小孩子既好模仿,做父母的一方面要以身作则,一方面还要替他选择环境以支配他的模仿。/19

原则四: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f电1门的小孩子。/20

原则五: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2l

原则六: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来表示赞许或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23

原则七:我们应当按照小孩子的年龄知识而予以适当的做事动机。/24

原则八: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25

原则九: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26

原则十: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28

原则十一:游戏式的教育法。/31

第四章 卫生上的习惯33

原则一: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甩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33

原则二: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34

原则三: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35

原则四: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36

原则五: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37

原则六: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38

原则七: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揩手。/39

原则八: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41

原则九: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41

原则十: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42

原则十一: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43

原则十二:应当叫小孩子独自先吃饭。/44

第五章 卫生上的习惯(续)45

原则十三:对于食物,不准小孩子自己随便乱拿。/45

原则十四: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小孩子要偷食物,就把食物随便乱藏。/47.

原则十五:做父母的不宜将食物随便乱摊。/48

原则十六: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49

原则十七: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该有适当的娱乐。/50

原则十八: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5l

原则十九: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51

原则二十: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53

原则二十一: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54

原则二十二: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56

原则二十三: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56

原则二十四: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58

原则二十五: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59

第六章 游戏与玩物62

原则一:小孩子需要有适宜的伴侣。/62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与动物玩弄的机会。/62

原则三:小孩子平时宜穿运动套衣。/65

原则四:小孩子玩了东西以后,应当立刻整理好放在原处。/65

原则五:小孩子最好有玩水的机会。/67

原则六:小孩子玩的玩物要“活”的不要“死”的。/69

原则七:玩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博小孩子之欢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的机会。/70

原则八:凡凶恶丑陋,不合卫生而有危险的玩物,一概不要给小孩子玩。/70

原则九:小孩子应当有适当的地方以储藏他的所有物。/71

原则十:小孩子的玩物应当合乎几种标准。/72

第七章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75

原则一: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75

原则二:小孩子应有看图画的机会。/76

原则三:小孩子应有剪图的机会。/77

原则四: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78

原则五: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78

原则六:小孩子应有穿珠的机会。/79

原则七:小孩子应有锤击的机会。/79

原则八:小孩子应有浇花的机会。/80

原则九:小孩子应有塑泥的机会。/80

原则十:小孩子应有玩沙的机会。/8l

第八章 小孩子为什么怕的,为什么哭的83

原则一: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小孩子使他发生惧怕。/83

原则二:小孩子的惧怕有时要迁移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格外当心,使小孩子不致发生惧怕。/85

原则三:不要以“父亲”的名义来恐吓小孩子。/86

原则四:小孩子发生惊慌时,须慎防其他大的声响,以免增加他的惊慌。/87

原则五:小孩子常常哭泣是不好的,我们应当设法把它免除才好。/87

原则六:小孩子疲倦了是要哭的,或是容易发脾气的。/89

原则七:小孩子以哭来要挟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绝对地拒绝他。/90

原则八: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去暗示他哭。/91

第九章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93

原则一: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93

原则二: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94

原则三: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95

原则四:要打破—个坏习惯的时候,留心不要养成—个新的坏习惯。/96

原则五:做母亲的不可叫小孩子打骂他的父亲以取乐,做父亲的也不可那样。/97

原则六:切不可欺骗小孩子。/98

原则七:做母亲的不应当背着丈夫去宠爱她的小孩子。/100

原则八: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101

第十章 小孩子怎样学习待人接物的102

原则一:教小孩子要从小教起的。/102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小孩子顾虑别人的安宁。/105

原则三: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除非有特别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当使小孩子得着与病人表同情的机会。/107

原则四:应使小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好习惯。/107

原则五:我们应当教小孩子对待长者有礼貌。/108

原则六:不准小孩子对待保姆有傲慢的态度。/110

原则七:做父母的须禁止小孩子作伪。/111

原则八:不准小孩子打人。/112

原则九:小孩子在家里应当帮助他的父母做点事情。/114

原则十:做父母的应当教育小孩子爱人。/115

第十一章 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119

原则一:诱导比恐吓、哄骗、打骂都来得好。/119

原则二:做父母的应当探索小孩子作恶的原因。/120

原则三:做父母的责罚小孩子以前,应当平心静气考察他究竟有无过失。/121

原则四:不应在别人面前责罚小孩子。/123

原则五:早上和晚间都不宜打骂小孩子。/124

原则六:做父母的不应当迁怒于子女。/125

原则七:小孩子弄坏东西,做父母的去责罚他,并不是因为可惜东西,是因为要改正他的行为。/126

原则八:当小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127

原则九:倘若父亲或母亲打骂小孩子的时候,旁人不宜来帮着说“可怜!可怜!苦呀!”这许多话。/128

原则十:不宜痛打小孩子以致打后懊悔不及。/129

原则十一:当小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不应当因为要博小孩子的欢心,就去责备别人。/129

原则十二:做父母的不要常常去骂他们的小孩子。/131

原则十三:做父母的不应当以一己之喜怒来支配小孩子的动作。/133

第十二章 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136

原则一:做父母的应当常常带领小孩子到街上去看看。/136

原则二: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替他代做。/137

原则三:叫小孩子做事,不宜太易,也不宜太难,须在他的能力以内而仍非用力不可的。/139

原则四:不应当禁止小孩子去探试物质。/141

原则五:做父母的应当利用儿童的好问心,以作教育儿童的一种良好动机。/142

第十三章 为儿童造良好的环境144

一、游戏的环境/145

二、劳动的环境/147

三、科学的环境/147

四、艺术的环境/148

五、阅读的环境/150

参考书目152

附录155

儿童教育的根本问题(1934年)/155

怎样做父母(1935年)/159

怎样做父母(1937年)/164

怎样教小孩(1937年)/169

怎样做父母(1943年)/175

怎样做父母(1947年)/183

怎样做父母(1948年)/193

试读章节

普通的小孩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

然何以到后来有的会怕狗怕猫,有的敢骑牛骑马;有的身体强健,有的身体孱弱;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知识丰富,有的知识缺乏;有的专顾自己,有的体恤别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公民,有的变为社会败类?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

若从小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生来怕狗猫,到大来也敢骑牛马的;虽生来不甚强壮,到大来也会健康的。若家庭教育不好,小孩子本来不怕动物,大来会怕的;本来身体强健的,大来会瘦弱的。

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所以我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施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一、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地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像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从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拿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总而言之,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小孩生来是好动的,生来是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

又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它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响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是很对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就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怕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晓得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P1-3

序言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世界上任何变化,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科技的……桩桩件件,都会发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教育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以,教育总在变化着。比如,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教学的流行,未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当粉笔距离我们的讲台渐行渐远,未来的纸质书籍的阅读是否也会逐步让位于电子书籍?甚至,翻译机器可以完成基本的交流沟通时,语言教学是否也可能变得不再重要?这些已经发生的、即将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改变.让我们的明天变得不可预知。

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

万物改变迅捷,人性进化缓慢,教育因此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人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有着普遍规律可循。所以,无论我们读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学记》,还是读近百年来的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总觉得是那么亲切,离我们今天的教育是那么近。所以,我们只需稍稍去芜取精,就能将其中的绝大部分原理再度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发现这些原理依然生命常青。也正是这个原因,百年来中外教育家的杰出著作,仍然活在当下,仍然对我们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套“大教育书系”,正是围绕后者而努力。

最初看到“大教育书系”的选题策划,是在年初的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选题论证会上。坦率地说,当时的感觉不是很好。认为主题不够突出,选择人物看不出逻辑,选择标准不够清晰,而且大部分书是重新出版。

后来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尹志勇来信告诉我,其实,“大教育书系”有自己的主题和逻辑。之所以命名为“大教育”,首先是选择教育家的范围之大。书系将遴选从近代到当代的中外教育名家的代表性著作或新作,梳理中外现代教育的发展轨迹,并展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其次是读者群体之大。书系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针对中小学老师的教师培训,阐述现代教育理念,解决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培养优秀教师。二是针对父母的家庭教育,用现代的教育观念和手段影响父母,使父母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且有效的环节,培育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三是针对中小学生以及学前儿童的学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会交往合作,学做现代公民。一句话,是用大众立场看大家作品。

至于选择的标准,他们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作者具有足够影响力。所选作者应该是国内外被公认的教育名家,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比如陶行知、陈鹤琴、蒙台梭利等。二是突出实践性。所选作品能够深入浅出,具有可操作性,在作品风格方面,力求通俗化、大众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三是强调创新性。在遴选经典的同时,也推出当代在教育理论或实践方面有一定建树、观点新锐、富有探索精神且得到公众认可的作品。

所以,虽然我在作这序之时,尚无法看到书系的全貌,也无法估计书系的最终体量,但是能够感觉到出版方用心良苦,感觉到他们的宏大愿景。大浪淘沙,那些真正能够不断被人们捧起的书籍,总是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总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到达我们的手中,抵达我们的心中。倘若教师、父母、孩子三方真正缔结为教育的同盟军,那时教育势必突破困局,得以成长壮大,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正大教育了。祝贺大教育书系诞生,更期盼现实大教育的来临。

是为序。

朱永新

2013年6月6日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烦恼了。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陶行知

教育决定未来。今日中国的教育状况决定了今日青少年的精神品质,因而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大教育书系”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著名作家周国平

在我心目中,教育家不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人类的智者,他能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也能从光明中看到黑暗,从而引领人们富有激情和理性地生活。教育家是拥有大爱的入,所谓大爱就是给予人本质的爱,符合长远利益的爱,也就是理性的爱。所以,教育家会倡导自由与规则的平衡。显然,这正是大教育丛书追求的宗旨和目标。

——著名教育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

学校教育的美,在于教授孩子知识,并能容纳孩子的多样化,让孩子因为不同,所以多彩;家庭教育的美,在于父母能对孩子有“敬畏之心”,不去改变他而是以厚德载物的情怀去欣赏他;社会教育的美,在于包容孩子的各种生活形态,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获得幸福。而“大教育”书系正是涵盖学校、家庭、孩子、父母和社会等各种教育角度的全方位教育书系。它不以孩子成“才”为目的,而是培养真正“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卢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庭教育(插图珍藏版)/大教育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鹤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6976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3123266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5 2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