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南京大学文学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论文集(上下)(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南京大学“文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建设”项目暨国际工作坊系列的学术成果,汇集了国内外参与者相关研究的论文30多篇,内容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等,代表了新世纪以来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论证扎实,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今后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国际人文合作研究方法的探索实践等,特别是对提升中国学术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建设,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目录 上编 《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 西学相遇中的章太炎“引申”概念新解:与其文论、语言思想的关联 书面语的挑战——现代文学在中国和日本的起源 竹内好思想中的“中国文学” 两种审美现代性:以郁达夫与王尔德的两个文学事件为例 一半是至论,一半是偏解——论鲁迅与俄苏文学之交 鲁迅与莫言之间的归乡故事系谱——以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为辅助线 丸尾常喜的鲁迅研究 再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鲁迅的信说到跨文化传播 为生活的生活——周作人的“生活的艺术” “应物兄”和“局外人” 五四南洋想象与东南亚南洋想象对话之后 访问夏曼·蓝波安 中 编 一个写作者的世界文学经验 文学伦理学批评:口头文学与脑文本 走向融合与融通——跨文化比较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更新 关于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 论文学史的三重世界及叙述——对文学史内部构建的理论探讨 论新性灵主义诗观及其中西诗学渊源 诗意诱惑与诗意生成——试论勒克莱齐奥的诗学历险 当代美国战争小说中的跨国景观与政治 论美国非裔诗歌的声音诗学 论当代英国植物主题诗歌 浪漫主义时期批评革新语境下比较文学的诞生 (不)对称的复兴——二十一世纪中法文学比较面面观 “西画”的启迪——吕斯百与法国画家夏凡纳 下 编 一元论抑或二元论:汉语二语教学本体认识论的根本分歧与障碍 是否有重译《论语》之必要 中国古代艳情小说在法国的翻译和接受 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 “良”与“凉”,译意还是译音?——从《茶馆》剧本中一些双关语的翻译问题想到的 小说文化特色词法译翻译策略历史演变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南京大学文学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论文集(上下)(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刘云虹//何宁//吴俊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405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631 |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27 |
| CIP核字 | 2020257578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6 |
| 宽 | 175 |
| 高 | 3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