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语言的指向--文本的现代症候及其批评/河南评论家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代社会明显呈现出现代与后现代的混杂性。反映在精神领域,也有突出的表现:一方面是经济与精神生活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精神领域内部的不平衡,高雅、纯粹、神圣的精神产品供需份额不足,而碎片化、流俗化的精神消费泛滥。现实的存在一定会在文化、文学的存在形式中得到反映,并与当下的社会生活形成互文。针对现代文学(文化)症候,文学批评要切近实际,要进入文本和现象,解读其能指和所指,弄清意义蕴涵,力求扶正文学走向。这本集子就是当代文本解读和批评的选辑,其中包括若干凸显现代社会问题的文学文本评析、河南文化与文学的文本和现象解读、当下文化样本的批评等。 目录 文明与堕落——关于魏微《异乡》所引发的问题 当代文学的后现代建构——李锐《犁铧》的后现代隐喻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死亡叙事与文学价值 生存记忆、民问智慧与反现代性——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批评 从《云间雪崩》看生态文学的价值 电视剧《民工》的视角 生活体验与文学叙事的距离——关于《糖果儿》文本的解析 论邵丽文学叙事的个性化表征 二月河历史叙事的方式 李佩甫平原叙事的社会学意义 梨园春与河南戏曲生态 当代河南的精神生态 《大宅门》《大染坊》的英雄意蕴 模式与意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批评 论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化时尚论 声像构造:文化意义与精神消解 读图时代(资讯时代)文学理论的变革 流行文化:机制和作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的指向--文本的现代症候及其批评/河南评论家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圣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494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21262386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