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楚雄师专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对建设楚雄民族文化强州所作的考察报告。作者从传统民族文化入手,阐述了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起点要高、思路务新、重点突出、操作易行”的原则,根据目前文化力开发研究和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诸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及其现状,深入探索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提出了通过文化力的开发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民族文化建设思路。
| 图书 |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楚雄民族文化考察报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楚雄师专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所对建设楚雄民族文化强州所作的考察报告。作者从传统民族文化入手,阐述了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起点要高、思路务新、重点突出、操作易行”的原则,根据目前文化力开发研究和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诸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及其现状,深入探索了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提出了通过文化力的开发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民族文化建设思路。 目录 序言 曹晓宏 一、咨询报告 建设楚雄民族文化强州咨询报告 李子贤·李云峰 曹晓宏等 二、专题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 李子贤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与文化力开发 任兆胜 红塔奇迹与云南人文精神 任 贤 高灿华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 李云峰 杨甫旺 试论彝州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陈兰香 楚雄民族文化产业化模式研究 杨甫旺 民族文化建设与我州的民俗旅游 张 洁 略论彝族医药古籍中的传统文化意蕴 陈春燕 王 敏 楚雄州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礼仪的展示与提升 肖国荣 关于楚雄州“三古”文化资源展示与提升的思考 王翼祥 民族文化与文化力——谈建设楚雄民族文化强州中的文化力 杨甫旺 三、专题调研 楚雄州生态农业模式调查研究 童绍玉 楚雄州旅游工艺品开发调查研究 陈 兰 陈其心 挖掘民族特色文化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南华岔河民族风情旅游开发调查 朱元富 彝州旅游开发:特色和文化品位——楚雄紫溪山旅游开发调查 杨甫旺 大姚石羊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及分析 杨甫旺 兴一个企业富一方群众——姚安县前场荞酒厂调查与分析 李 清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生产力——对干海资办事处的调查与思考 黎 明 民族医药开发:楚雄彝州的朝阳工业——大姚金碧制药厂调查 杨甫旺 产业化: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南华县天申堂乡调查 杨甫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楚雄民族文化考察报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曾德昌//李子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59358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02-08-01 |
| 首版时间 | 2002-08-01 |
| 印刷时间 | 2002-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81.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04 |
| 宽 | 14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3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