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道教教义建构与文化传扬(第6届长三角地区道教论坛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第六届长三角地区道教论坛选取了“道教教义体系的现代建构”这一主题,也是希望在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地区,结合当地道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实际,率先开展道教教义体系现代建构的讨论和实践。从研讨会召开的情况来看,与会者从概念系统、语言表达、现实关怀等各个角度对构建现代道教教义体系发表了见解,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为找准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做了有益探索。 目录 序一 序二 略谈道教在当代的发展 挖掘弘扬天师精神,引领道教事业发展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浅谈道教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振兴 “道教教义体系当代建构”的所思所想 贵生处和幸福之源——论道教“贵生处和”思想与当代人的幸福快乐 石竹山道教教义体系的当代建构及道教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转型 关于信仰的说贴 浙江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道教教义当代拓展和推行——以天台山北部道教三十年发展规划为例 教义建设:当代道教的自我救度 探索创建道教文化和生态道观——以江苏茅山道院为例 “道汜天下普世光”——从三个方面谈道教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传承道教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教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发展 关于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点思考 试论道教教义在当代社会建构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道教适应社会的努力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历史上三次道教文化转型探究 众术合修,藉术弘道——以人身生命为中心的当代思考 管窥道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功用 试论道教“物我一体”思想对当代社会和谐的价值 遗忘、灾难与奋发——中国道教的一个“百年”与两个“三十年” 对当下道教如何与时偕行的几点思考 道教的发展与转型 试论道教文化在传承中的创新发展 试论当代道教的改革与创新 关于旅游景区道教宫观文化开发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道家与道教的民族担当 试论道教宫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道教的现代化构建 “仙道贵生”与生命学文化发展 陈莲笙在当代道教文化建设中的卓著贡献 道教教义当代建构刍议 关于当代道教教义思想建构的一些思考 适应与创新:陈撄宁道教教义思想的近代性特征 道教核心教义的几点释义 “洞霄宫道教生态文化园”建设设想 道教视域下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道教教义义理哲学专著举要 浅谈中国道教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以杭州道教为例 当道教遇上旅游——析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与互相促进 道教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慈善法》对道教慈善发展的影响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道教文化创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道教教义建构与文化传扬(第6届长三角地区道教论坛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董中基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615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0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05 | 
| CIP核字 | 2018187612 | 
| 中图分类号 | B95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1 | 
| 宽 | 171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