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趋深化、细化的社会分工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一方面,它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深刻阐明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分工”论断的科学内涵,并根据中国实际需要而挖掘其当代价值;另一方面,它还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对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作出深入的总结和反思。徐国民所著的《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指向的研究》从当前社会分工的实际出发,结合有关史料、史实着重对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和根源,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等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分工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利益关系、分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等命题,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内涵、构建原则和路径等方面内容作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论证。
徐国民所著的《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指向的研究》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分工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对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和根源,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分工等方面内容层层深入地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求深化人们对社会分工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指向的研究》认为,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劳动细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社会分工的更替。前者是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趋势,后者是社会分工在不同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下的阶段表征。因此,社会分工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
内容摘要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
二、社会分工的概念/10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0
四、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23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27
第一章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
第一节 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演变
一、自然分工/34
二、早期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4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分工
一、工场手工业分工/52
二、机器大工业分工/58
三、自动化工厂分工/62
四、国际分工/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分工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8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84
第二章 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及其根源
第一节 社会分工的本质
一、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91
二、社会分工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95
三、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104
第二节 社会分工的基本类型
一、生产性分工与社会性分工/110
二、自然分工、自发分工与自觉分工/112
三、生产劳动分工与非生产劳动分工/114
四、社会内部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117
五、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120
六、有效分工与无效分工/122
第三节 社会分工产生的根源
一、内在根源:需要的多样性与自身劳动能力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125
二、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相对剩余劳动产生/128
三、推动因素:交换及其发展/131
第三章 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生产力
一、社会分工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135
二、社会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38
三、自发分工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力/141
第二节 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145
一、社会分工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146
二、社会分工与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交织在一起/150
三、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分工的社会属性/154
第三节 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157
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158
二、社会分工是人的发展推动因素/162
三、自发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167
第四章 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
第一节 生产性分工不断趋向细化、分化
一、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171
二、生产性分工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必然要求/175
三、生产性分工细化和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179
第二节 社会性分工必然趋向灭亡181
一、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的公平、正义/182
二、社会性分工阻碍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发展/187
三、社会性分工的消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0
第三节 科学合理分工是人类的理性追求195
一、科学合理分工的基本含义/195
二、科学合理分工的基本原则/198
三、科学合理分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第五章 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
第一节 “旧式分工”的基本内涵
一、“旧式分工”的本质是异化劳动的存在形式/210
二、“旧式分工”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214
三、“旧式分工”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219
第二节 “消灭分工”的客观条件223
一、“消灭分工”与消除“劳动异化”现象/224
二、“消灭分工”与消灭私有制/228
三、“消灭分工”与发展生产力/236
第三节 “消灭分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消灭分工”的历史必然性/240
二、“消灭分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42
三、人类在“消灭分工”中的主观能动性/24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分工
第一节 分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一、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当代社会典型特征/249
二、分工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251
三、社会和谐内在要求分工和谐/2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内涵/263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特征/265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要求/267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7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28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90
结束语:走向自觉的社会分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