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论诺瓦利斯(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冯至先生这部研究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专著,是他在海德堡大学的博士论文:《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本书收录了德语原文的全文和其弟子李永平、黄明嘉合译的中译文,还收录了德语文学教授陈铨刊发于1936年1月《清华学报》上的评论文章。冯至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诺瓦利斯的开拓者,以诺瓦利斯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至今国内也寥寥无几,故这篇博士论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献价值。本书由德语文学翻译家、歌德研究学者陈巍主编,开篇附有其论述冯至研究诺瓦利斯的编者前言。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今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入浅草社。1925年和同仁成立沉钟社。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起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围文学研究所所长。冯至学贯中西,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以涛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十四行集》在中国新诗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开创意义,他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攻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译作有《哈尔茨山游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审美教育书简》(合译)和《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合译)等。其德诗汉泽成就尤高,清新俊朗、音籁天然、风骨独标。 目录 冯至的诺瓦利斯研究陈巍 Die Analogie von Natur und Geist als Stilprinzip in Novalis' Dichtung 自然与精神的类比——诺瓦利斯创作中的文体原则 李永平黄明嘉译 一 神秘主义的思维 二 走向内心和魔幻唯心主义 三 诺瓦利斯风格的起源和本质 四 诺瓦利斯风格详述 (一)光——颜色 (二)火 (三)流体:水、海、河、泉 (四)天空、星星、太阳、月亮 (五)空气、风、云 (六)夜、朦胧 (七)植物 (八)动物 (九)人 (十)矿物 (十一)物理、化学 五 结语 冯至论文评论陈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论诺瓦利斯(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至 |
| 译者 | |
| 编者 | 陈巍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7345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40 |
| CIP核字 | 2022134030 |
| 中图分类号 | I516.0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5 |
| 宽 | 140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