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这位耄耋老人一生革命经历的宝贵总结,是我们党在隐蔽战线进行艰苦卓绝工作的真实写照,生动再现了韩慧如同志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深情讴歌了秦鸿钧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展现了老共产党员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展示了他们用鲜血谱写对党的无限热爱,用生命捍卫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是一份反映我们党隐蔽战线工作的珍贵史料,是一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更是一本激发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励志读本。

内容推荐

韩慧如同志是一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1935年)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曾担任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现年已经95岁了。解放前,她一直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重要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教书育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本书是韩慧如老人一生革命经历的宝贵总结。

目录

童年

中学时代

转变

成长

被捕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使小本经营很难维持下去,父亲开的小店关闭了。他就买了几亩地租给别人收点租粮租钱维持一家生活。这时,经济大权都掌握在继母手中,家里的经济境况一年不如一年。父亲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也不能经常帮人家写状子打官司了。

那时我已经小学毕业。幸好这时凭小县城小学毕业的文凭已经可以直接考省立师范学校了(师范学校不要学费,还供饭),父亲就要我去报考省立邢台第三女师。他同继母商量,继母说:“去考吧,考取就念,考不取就不要再念了。”省立师范报名的人很多,报考人数比招收名额多出数十倍,我们县城去报考的共有四人,我的年龄最小,继母总认为我是考不上的,所以才说了上面那句话。谁知考试的四人中只录取了我一个,而且考了个第四名。

父亲高兴极了,这也给他增添了谈话资料,到处夸我聪明。父亲越夸我,我就越有信心,一心一意读好书,考个优良成绩,讨父亲的喜欢。放假回到家里,总是按照父亲的要求,除了搞好家务以外,就是练字,可是练来练去,总不如大姐写得好。过去大姐在家时,每逢过年她都要帮助邻居写好多春联,我想为什么她不管我们一个人就走了呢?晚上,我的眼泪往往浸湿了枕头。我只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等毕业以后,我也离开这个家庭,到时候,自己组织个小家庭,也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了。

妹妹小学毕业了,她也想像我和大姐一样,考个省立师范学校。可是父亲没有提起考学校的事,继母也不表态,她知道妹妹的学习成绩好,如果去考师范的话,也会考上的,这样家里没有一个顶用的搞家务的人了。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生活上也要有人照顾,平时穿衣盖被都要妹妹帮助,怎么还会让妹妹继续上学呢?所以妹妹12岁小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当“丫头”,侍候大人还要背弟弟,背上一个,手上牵一个,带他们在外面玩。等晚上别人都睡了,她便独个儿看书写字,《红楼梦》、《三国演义》看了不知多少遍,连书里面的有些诗都能背下来。就是这样,也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望,一想起不能上学,就哭个不停,因此两只眼睛常年发炎,落下了一个眨眼的毛病。我虽然能上师范念书了,可是看见妹妹这个样子,心里十分不忍,心想等我毕了业,有了工作,一定要供妹妹上学,决不能让妹妹这样下去。

妹妹在家里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生活上的苦更是厉害,平时家里的白面馍、糖包(一种北方食品,用红糖作馅,捏成三角形,俗称“糖三角”)是给弟弟吃的,她从不能沾边。可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啊,何况处在半饥饿状态,这些糖包对她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力!有一次,她看到厨房里挂在钩上的篮子里的糖包流出了一点糖汁,馋得想去舔一下,可人太矮,够不到,就把凳子叠起来爬上去。正要舔的时候,继母从外面走进来看见了,妹妹就被大骂了一顿。

我在师范的六年学习生涯中,因为国家处在动荡的时代,很少能顺利地学完一学期到正式放假再回家去。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东北三省,学生们气愤极了,立刻做了宣传的小旗子,上街游行、宣传,唤起群众抗日。可是当我们的队伍走到学校大门口时,军警已经包围了学校,堵住了学校的大铁门。我们只得返回教室,敲着课桌盖子,大哭大叫。校长知道了,就把我们学生召集到大礼堂训斥说:“你们这个行动是爱国吗?‘国’在马路的哪里?告诉我,让我也去爱爱……告诉你们,爱国就是好好读书!”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被当局硬压下去了,但是同学们的心里是那么别扭。有时,正上着课,听到急促的哨子声,大家便知道了,又要集合到操场上去听训话。有一次,校长又把我们召集到操场上,用嘶哑的声音说:“学校要驻兵了,只有最后一班火车了,快点整理东西上火车站。”就这样,我们被赶出了校门。到了火车站,车站上已经挤满了人,我们有的爬上车顶,有的挤进敞车里。我挤上了车子,才算定下了心。

P15-18

序言

读完韩慧如同志的革命回忆录——《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

韩慧如同志是一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1935年)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曾担任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现年已经95岁了。解放前,她一直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重要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教书育人,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

《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这本书是这位耄耋老人一生革命经历的宝贵总结,是我们党在隐蔽战线进行艰苦卓绝工作的真实写照,生动再现了韩慧如同志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深情讴歌了秦鸿钧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展现了老共产党员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展示了他们用鲜血谱写对党的无限热爱,用生命捍卫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是一份反映我们党隐蔽战线工作的珍贵史料,是一份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更是一本激发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励志读本。

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经过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此时此刻,读这本书,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我们唯有加倍努力、奋发有为、恪尽职守,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才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期望。

掩卷静思,心绪难平;革命精神,永世长存!

        2007年11月1日

后记

《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一书的出版,得到了齐心首长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了上海市徐汇区委领导、区教育党工委领导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与我们学校现任校长的执著努力是分不开的,而且还很高兴地得到了我的学生张韧(《新民晚报》原党委副书记)的关心和帮助。本书还凝结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人员的心血和辛劳。在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秦鸿钧、张困斋他们在胜利马上到来的前夕仍然能坚强不屈地走向刑场?为什么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没能过上马上就要到来的好日子而产生丝毫的动摇?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共产党人干革命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也一样。今天,也有许许多多心中只有人民而没有自己的共产党人在践行着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想,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们的人民需要他们,我们的祖国需要他们。

我今年95岁了,我还能为党和人民做些什么呢?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的今天,我把这本书奉献给大家。凡是看过书中内容的同志都说很受教育,我听了很受感动,我要告慰英烈们:党不会忘记你们,革命历史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烈士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作者

           2007年11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真正的共产党人--我的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慧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16320
开本 32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