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建筑教育(2018总第21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都是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使命来展开的,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建筑教育受教者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生态伦理、职业操守的意识。如何通过建筑设计重新建构具有中心性、互动性的场所,塑造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怀的城乡人居环境,这些都成为建筑教育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建筑院校背景的差异性并不会影响大家朝向同一目标前进这一事实,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蓝海”依然可见可达。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建筑教育的群峰竞秀、“百间争流”,最终得以呈现出不同特色的建筑教育学百花齐放的“丛林”场景。 目录 篇首语 城市设计研究与教学 场所营造——昙华林历些街区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城市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创意思维培养——以沈阳建筑大学城市设计课为例 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竞赛教学研究 教学与方法研究 建筑学教学中设计竞赛的组织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 本科生研究能力提升中科研基金项目融入的若干实践分析——以建筑学专业为例 基于“项目设计”土建类专业联合教学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研究素质”培养的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初探 建筑设计研究与教学 幼儿园建筑“模块化”设计教学探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建筑系模块化建筑营造工坊教学实践 应对新需求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建构实践——以建筑专业四年级“创客家”住宅设计课题为例 覆盖的空间:空间与结构、营建与表达——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三年级大跨课程设计实践 新方法探索 互动建筑教学实验研究——以“界面—行为”为例 Mapping工作坊在建筑教育上的创新思维培养 教学笔记 建筑创作主体的建构 从虚构练习到真实建筑——“专题研究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面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APPS”城市设计教学流程组织的尝试 建筑院校美术课程数字化教学研究 绿色智能建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素与实践 学生论坛 类门型建筑在形式上的异同研究——以鸟居与牌坊为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建筑教育(2018总第21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仲德崑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420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9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8 |
| CIP核字 | 2019204449 |
| 中图分类号 | TU-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