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现代企业组织的出现与发展大约有100余年的历史。在这个时间跨度内,与企业生存发展相伴相生的,是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管理理论最终却只回答一个问题:效能!

本书带着“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的疑问,立足于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成功提高效能的案例,结合理论,以50个效能定律,详细地介绍世界500强企业中部分企业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使所有职场人士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有所收获。这是一本揭示500强企业成功管理的核心准则,培养优秀员工职业素质的经典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共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如跳蚤效应、吉格勒定理、布利斯定理、奥卡姆剃刀定律、不值得定律、20/80法则、迪斯忠告、守时定律、吉德林法则、华盛顿合作定律、零和游戏定律、杜利奥定理、蓝柏格定理、杰拉德法则、羊群效应、看板式法则、木桶定律、手表定律,等等,内容囊括了提高效能的各个方面。

目录

定律1 跳蚤效应

 代表企业:摩托罗拉

定律2 吉格勒定理

 代表企业:伯利恒钢铁

定律3 布利斯定理

 代表企业:IBM

定律4 奥卡姆剃刀定律

 代表企业:通用

定律5 不值得定律

 代表企业:微软

定律6 运用20/80法则

 代表企业:IBM

定律7 迪斯忠告

 代表企业:埃克森·美孚石油

定律8 守时定律

 代表企业:海尔

定律9 化繁为简

 代表企业:宝洁

定律10 吉德林法则

 代表企业:可口可乐、IBM

定律11 要事第一

 代表企业:伯利恒钢铁

定律12 华盛顿合作定律

 代表企业:麦肯锡

定律13 零和游戏定律

 代表企业:通用

定律14 杜利奥定理

 代表企业:福特

定律15 善于休息

 代表企业:通用

定律16 蓝柏格定理

 代表企业:中美史克

定律17 不找借口

 代表企业:戴尔

定律18 重在执行

 代表企业:波特曼丽嘉酒店

定律19 有效决策

 代表企业:摩托罗拉

定律20 皮尔斯定理

 代表企业:波音

定律21 自省原则

 代表企业:安利、通用

定律22 木桶定律

 代表企业:麦肯锡

定律23 吉格定理

 代表企业:通用

定律24 鲇鱼效应

 代表企业:本田汽车

定律25 青蛙法则

 代表企业:摩托罗拉

定律26 马蝇效应

 代表企业:福特

定律27 哈伯德定理

 代表企业:可口可乐

定律28 王安论断

 代表企业:可口可乐

定律29 杰拉德法则

 代表企业:IBM、联想

定律30 看板式法则

 代表企业:丰田、华为、百事可乐、小天鹅

定律31 横山法则

 代表企业:微软

定律32 例外原则

 代表企业:三星

定律33 羊群效应

 代表企业:日本东芝

定律34 路径依赖

 代表企业:戴尔

定律35 摩尔定律

 代表企业:微软、3M、西门子

定律36 达维多定律

 代表企业:英特尔、海尔

定律37 乔治定理

 代表企业:通用

定律38 沟通的位差效应

 代表企业:沃尔玛、松下电器

定律39 激励的倍增效应

 代表企业:英特尔、IBM

定律40 苛希纳定律

 代表企业:沃尔玛

定律41 酒与污水定律

 代表企业:苹果电脑

定律42 大荣原则

 代表企业:大通曼哈顿、摩托罗拉

定律43 德尼摩定律

 代表企业:FannieMae公司、福布斯集团

定律44 瓦拉赫效应

 代表企业:微软

定律45 手表定律

 代表企业:3M

定律46 马太效应

 代表企业:微软

定律47 基利定理

 代表企业:通用、微软

定律48 光环效应

 代表企业:麦当劳

定律49 蝴蝶效应

 代表企业:希尔顿

定律50 彼得原理

 代表企业:百事可乐

试读章节

定律1 跳蚤效应

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部是逆风。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引我们朝着成功的正确方向去努力,目标让人产生活力,目标也能激发效率……

代表企业:摩托罗拉

成功启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实验: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就会撞到盖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盖子。过一段时间后拿掉盖子,你会发现,虽然跳蚤在继续跳,但已经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生命结束都是如此。

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很多人也有着类似的“跳蚤式”经历,虽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频频受挫。经过几次“碰壁”以后,便开始抱怨职场的游戏规则过于残酷,有的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以为“盖子”已成为自己无法逾越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是重整旗鼓,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因此,当“盖子”掀起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挑战的勇气,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这样的人往往因为害怕成功的高度,而不敢再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一生中应该做些什么,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意识!

在行动前设定目标

IBM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说过:“有两种人永远无法超越别人:一种人是只做别人交代的工作,另一种人是做不好别人交代的工作。哪一种情况更令人丧气,实在很难说。总之,他们会第一个被裁员,或是在同一个单调而卑微的工作岗位上耗费终生的精力。”

沃森先生所指的两种人心中都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卑微的职位和庸碌的人生。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说过,如果你并不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那么你只能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无目的地漂流。只有目标在前方召唤,才会有进取的动力。

在美国企业界,有一个深得众望的奖项——美国国家品质奖。它象征着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赢得此奖的企业,必须是能生产出全国最高品质产品的企业。

为赢得该奖项,摩托罗拉公司从1981年就开始了竞争。它派了几个侦察小组,分赴世界各地表现优异的制造机构进行学习,最终使自己的产品错误率降低了90%。但摩托罗拉仍不满意,又设定了新的目标,力求准确率达到99.997%。所有摩托罗拉员工,都收到一张皮央大小的卡片,上面标示着公司的目标。公司还制作了一盒录像带,解释为什么99%的产品无故障仍嫌不足。这盒录像带指出,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以99%的品质来工作,那每年就会有二十万份错误的医药处方;会有三万名新生儿被医生或护士失手掉落地上。试问,99%的品质,对于将其性命托付给摩托罗拉无线电话的警察而言,是否足够?

1988年,66家公司开始竞夺美国国家品质奖。大部分参赛单位实际上都是一些像IBM、柯达、惠普等大公司的某一部门,但摩托罗拉却以整个公司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以绝对的优势轻松夺魁。

这就是目标的效力,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产生高效率。

有目标未必能够成功,但没有目标的人一定不能成功。博恩·崔西说:“成功就是目标的达成,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现实中那些顶尖的成功人士不是成功了才设定目标,而是设定了目标才成功。

汤姆原来只是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的普通职员。从他大学刚毕业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制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当上部门经理。从那天起,“部门经理”就像一面旗帜,他没有一天不按部门经理的标准要求自己。目标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使汤姆每天都被疯狂的工作激情驱使着。虽然这样工作起来有些累,但劳累过后看着自己的工作业绩,他便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

P1-P3

序言

人类现代企业组织的出现与发展大约有100余年的历史。在这个时间跨度内,与企业生存发展相伴相生的,是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管理理论最终却只回答一个问题:效能!

决定一个国家富裕和贫穷的砝码是效能;决定企业赢利能力的也是效能。

可以说,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如何提高效能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这是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卓越的保证。

一直以来,人们苦苦寻求,却伴随着许多的困惑:

为何每天都在和网状的琐事作斗争,却不能做到简单……

为何几个优秀的人,集合到一块却成了乌合之众……

为何一个效率低下的组织,还拼命地选择庸俗之辈……

为何那么多人在努力,却只有不到2%的人获得成功……

为何“不胜任”的现象无处不在,人们还在泰然处之……

为何一个人浮于事的机构,却对日益膨胀的现状无动于衷……

在此,如果我们能够借鉴世界上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则能够从实战上获得一个经验的平台。像摩托罗拉、微软、3M、沃尔玛、福特、IBM:、宝洁、希尔顿饭店、海尔等企业.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它们曾经或正在打造一个辉煌的时代。经济学家在调查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时发现,这些企业的成功与企业员工所应用的效能定律是分不开的,明确、科学的效能定律直接成为企业效能提升的关键,成为企业胜负的关键。

本书立足于世界500强企业员工成功提高效能的案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世界500强企业中部分企业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使所有职场人士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有所收获。

本书共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如跳蚤效应、吉格勒定理、布利斯定理、奥卡姆剃刀定律、不值得定律、20/80法则、迪斯忠告、守时定律、吉德林法则、华盛顿合作定律、零和游戏定律、杜利奥定理、蓝柏格定理、杰拉德法则、羊群效应、看板式法则、木桶定律、手表定律,等等,内容囊括了提高效能的各个方面。

效能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也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要追求最高效能。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高效能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能让我们早日取得成功。成功者一生能创造出无数倍于平庸人的价值。企业也跟人一样,高效能的企业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比别的企业取得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牛顿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或许本书可以成为你借用的“巨人之肩”!

希望本书会带给个人乃至组织别样的收获。在此,恳请有心人指出书中的不足之处,也一并感谢人类智慧之旅中的先行者们,正因为有了你们呕心沥血的探索和思考,才有了本书的开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东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8628
开本 16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