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李煜词全集(名家汇释汇评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南唐中主李璟、南唐后主李煜词。南唐二主词一扫《花间词》的浮艳雕琢,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在词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本书对二主词进行了全面的注释、讲解,并将历代有关的评论辑录于词后,便于读者全面阅读和思考。是集释、评于一体全面而权威的版本。 目录 前言 李璟词(4首)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 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煜词(36首)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一斛珠(晓妆初过)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喜迁莺(晓月坠) 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 长相思(云一)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渔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 渔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捣练子令(深院静) 清平乐(别来春半)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梅 二首(闲梦远) 望江南 二首(多少恨)(多少泪)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附录 李璟词历代总评 李煜词历代总评 李璟传记资料 李煜传记资料 精彩页 应天长① 一钩初月临妆镜②,蝉鬓凤钗慵不整③。重帘静,层楼迥④,惆怅落花风不定⑤。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⑥。昨夜更阑酒醒⑦,春愁过却病⑧。 【注释】 ①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一《南唐二主词》:“卷首四阕《应天长》、《望远行》各一。《浣溪沙》二,为中主所作。后主尝书之。墨迹在盱江(江西汝水)晁景迂(公留)家,题云:先皇御制歌辞。”今各辑录词集,或谓《应天长》是后主、冯延巳、欧阳修所作,均不可靠。 ②一钩初月:一般指晓天残月,亦可谓黄昏初上之月。“钩”,另本作“弯”。“初”,另本作“新”。妆镜:另本作“鸾镜”。 ③蝉鬓: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晋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善制“蝉鬓”,缥缈如蝉翼,梁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凤钗:妇女簪发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慵不整:无心梳整。慵,懒。 ④迥(jiǒng):远貌。疑是同音字“扃”之误。扃,闭也。 ⑤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感伤。 ⑥辘轳(lùlu):井上汲水的工具。金井:井的美称。有金碧雕饰的井栏。南朝梁费昶《行路难》:“惟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牛峤《菩萨蛮》:“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⑦更阑:更深夜阑。更,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 ⑧过却:另本作“胜却”,意同。“过却”是俗语。“却”,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无义。 【讲解】 这首词虽然沿用五代“花间”的闺情题材,却显得儒雅真切,大于闺情。仿佛不见什么伤春念远的女子,却似是词人李璟的形象再现。 黄昏临镜。古代女子一天两次梳妆。这是依女则的要求应做的功课。她应该认真对待,方见得她严肃积极地对待人生。但在此刻,一钩冰冷无光的初月衬托着她那无心梳洗的黯淡心情。词人以临妆的具体情节和不圆的月、未整的发、无用的钗等形象描绘人物的情态和心境。这样的起句可称简练而不俗。下面再引出更深层的描写,也就是全词的中心:“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参差的词句、和谐的韵律,组成一个深美的意境。两个三字句对得工致:“重帘静”,无人来去;“层楼迥”,身无自由。未必是实写帘楼,多半出自人的真切感受。两句道尽女子幽闭孤独的环境。“惆怅落花风不定”是景语也是情语。情随景生,情景交融。飘落零乱的春花,被时紧时歇的狂风搓揉着,扫落着。女子纷扰无依的心境与幽闭孤独的环境尖锐地对立着,该是怎样地发付?李璟写出如此深哀和矛盾是因为他不懂称霸立国做皇帝,只会出入风骚做诗人。他不是如温庭筠为侍筵的歌伎做艳词;也不是如韦端己在歌席间起乡思。他以闺情抒己之情,借名花美女写己之怨。在丧权、失地,惶恐、危苦的环境中,他多么像风里的落花、春去的春恨。自他以后,李煜继承他的传统、跨过“词为艳科”的樊篱,为宋词奠下基石。从此摆脱了“画屏金鹧鸪”(温庭筠句)、“弦上黄莺语”(韦庄句)的束缚,创造深美的意境,点燃抒情的生命力。宋代词人,受了他们李氏父子影响,结合新时代精神,才能写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那样忧国忧民的“闺情”词来。 词的上、下阕意脉不断。但过片以下,用逆写法。上阕黄昏,下阕昨夜。昨夜的事,层层翻转逆写,第一层是昨夜的梦:“柳堤芳草径。”一个和谐团圆的梦境。写景即是写人。上阕风里的花是现实;下阕柳堤芳草是梦境。第二层是今晨的梦醒:“梦断辘轳金井。”和上阕起句正好衔接起来。第三层逆写:“昨夜更阑酒醒。”加上一个情节:原来睡觉之前饮了酒,酒未能消愁。“春愁过却病”,再补上一个情况,女子在恹恹生病。“春愁”二字,乃点睛之语,也是结束之语,词人最后叹道:这种春愁,比病伤人,比病难解哪!开头的起句和下阕的逆写,一前一后,捧起词的中心。流便宛转,凄婉之至。如此的意脉、结构,又是词体在抒情以外,另一个重要特点。 宋张先有名篇《天仙子》,显然来自李璟这首词。张词结末三句是:“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但与李词相比,却有高下之别。张先的“明日落红应满径”是心中臆想,表示自己的惜春伤春心情;而这里的李璟是以词境写自己的形象,把落花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融合为一,凄绝而有韵致。 【辑评】 一、明沈际飞:流便(《南唐二主词汇笺》,正中书局出版)。 二、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一:“风不定”三字中有多少愁怨,不禁触目伤心也。结笔凄婉,元人小曲有此凄凉,无此温婉,古人所以为高。 三、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词写春夜之愁怀。“初月”、“蝉鬓”二句先言黄昏人倦。“重帘”三句更言楼静听风。下阕闻柳堤汲井,晓梦惊回,皆昨夜之情事。至结句乃点明更阑酒醒,愁病交加。通首由黄昏至晓起回忆,次第写来,柔情宛转,与周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李煜词全集(名家汇释汇评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唐)李煜 |
译者 | |
编者 | 杨敏如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163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1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4-01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90 |
CIP核字 | 2020107737 |
中图分类号 | I222.843.2 |
丛书名 | |
印张 | 4.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