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向建设(社会思潮生活改造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入十位作者的十六篇关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论文。其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探讨,更有具体的个案研究;既有关于孙中山、米迪刚、卢作孚等20世纪前期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的深入剖析,又有关于邹平、青岛、定县、北碚等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的深入考察。尽管其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聚焦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这一主题,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目录 建设告竣时革命成功日——论孙中山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 孙中山的“革命破立观”刍议——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 “以农立国”思想的历史性转折——吕瑞庭与米迪刚“立国”论比较研究 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定位——从乡村建设最早提出者问题谈起 陈独秀乡村改造与建设思想探论 民国前期的农民生活改造思潮(1917—1937) 国家、社团与个人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嬗变——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 多维张力下的融合与碰撞:从新都实验解读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资源、路径与成效:华北乡村建设的定县、邹平、青岛模式比较 民国建设团体与中国建设之路的探索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项目”(1935—1944) 抗战胜利后的农建探索——以中国建设协会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民众动员——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例 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探索——以民国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中心 地方利益博弈与国民政府的基层治理困境——战时三峡实验区改县事件研究 国家政策与社团实践: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农地减租问题考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向建设(社会思潮生活改造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熊亚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795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5 |
出版时间 | 2021-03-01 |
首版时间 | 2021-03-01 |
印刷时间 | 202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88 |
CIP核字 | 2021029634 |
中图分类号 | D693.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