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贵族少年悉达多,在无花果园的玫瑰小径上漫步沉思。
自出生以来,悉达多就拥有了大多数人渴望的成功:显赫的家世,聪慧的头脑,父母的爱护,朋友的追随,异性的倾慕……
但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悉达多内心充满困惑,渴望洞悉人生真谛。刚刚,他做了一个决定:放下眼前的一切,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翻开本书,跟随悉达多,踏上灵性开悟的智慧之旅,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书 | 悉达多(彩图珍藏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印度贵族少年悉达多,在无花果园的玫瑰小径上漫步沉思。 自出生以来,悉达多就拥有了大多数人渴望的成功:显赫的家世,聪慧的头脑,父母的爱护,朋友的追随,异性的倾慕…… 但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悉达多内心充满困惑,渴望洞悉人生真谛。刚刚,他做了一个决定:放下眼前的一切,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翻开本书,跟随悉达多,踏上灵性开悟的智慧之旅,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随沙门教徒修行 乔达摩 觉醒 第二部 卡玛拉 在心如孩童之人身边 轮回 在河边 船夫 儿子 唵 乔文达 赫尔曼·黑塞年表 译后记 导语 如果你感到焦虑迷茫,就读一读《悉达多》吧! 作家榜版《悉达多》,一上市就热卖!靠口碑登顶多项畅销书热卖榜! 诺奖得主黑塞小说代表作《悉达多》中译本众多,为什么有经验的读者选择作家榜版? 全新名家译本,还原作品原貌:复旦大学德语系研究员李双志,以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1974年版为底本,真正从德文原版倾心翻译,译文生动流畅,呈现黑塞作品的浪漫诗意表达。 全新黑塞年表,帮助拓展知识:附带图文并茂的黑塞年表,涵盖黑塞从0岁到85岁的人生大事,帮助您快速了解黑塞。 全新深度导读,讲透全书精髓:李双志精心撰写8000字精彩解读,帮助您了解《悉达多》的创作背景和黑塞创作心态。 后记 漫游·悟道·诗情 是如此一本书,其深刻 潜藏于作者精心营造出的简 明而清澈的语言中。这一种 清澈势必瓦解那些自诩能准 确判断作品孰优孰劣的文学 俗匠的精神僵化症。造一尊 佛,而他超越了世所公认的 那一位,这是前所未闻的创 举,尤其对于一个德国人来 说。《悉达多》之于我,是 比《圣经·新约》更有效的 一剂良药。 1973年,亨利·米勒,20 世纪最具叛逆性的美国作家 之一,在给朋友的信中曾如 此激情洋溢地评说对他影响 至深的德语小说《悉达多》 。此时距这本书首版发表已 超过半个世纪,而该小说的 作者黑塞去世也已逾十年。 但是一股阅读《悉达多》的 热潮却从德国、瑞士跨越大 西洋,席卷了北美大陆,之 后又传至澳大利亚、东亚、 南亚,经久不息。迄今为止 ,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39 种语言,成为20世纪最畅销 的德语文学名著之一。世界 各地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 都被这个德国人写的东方故 事所吸引,在这个奇妙的文 字世界里寻找启迪、灵感和 精神归宿。 《悉达多》到底是本什 么样的书?它到底有什么魅 力,能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 间隔,征服如此多本国和异 国读者的心? 漫游:在东西方之间 《悉达多》首先是在多 重欧洲危机的触发下,在作 者与古老的亚洲精神的心灵 对话中孕育而生的跨界之书 。 1877年7月2日,赫尔曼· 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卡 尔夫的一个新教家庭。这个 家庭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基督 教新教虔敬主义气氛,另一 方面又渗透了来自遥远印度 的宗教与文化因素。黑塞的 外祖父赫尔曼·贡德特曾长 年在印度喀拉拉邦传教,对 当地文化非常感兴趣,还撰 写了一部当地语言玛拉雅拉 姆语的语法书。黑塞的母亲 就出生在印度,黑塞的父亲 约翰讷斯·黑塞也曾到印度 传教。黑塞从小生长在不同 信仰和不同文化并存的家庭 环境中,父亲会即兴为他用 德语诵读印度宗教的祈祷词 ,他自己也很早就开始阅读 佛教和其他印度宗教典籍。 …… 在描述悉达多追随沙门 苦行僧修行的决绝努力时, 黑塞也不吝啬笔墨,用纷繁 迭出的画面展示了他徒劳地 消除自我的过程: 一只白鹭在竹林上空飞 过——悉达多将这只白鹭映 入自己的灵魂中,自己成了 白鹭,也飞越山林,叼鱼为 食,饿白鹭之饿,发白鹭之 鸣,死白鹭之死。沙滩上躺 了一只死去的胡狼,悉达多 的灵魂钻入它的尸体,成了 死去的胡狼,躺在沙滩上, 鼓胀,发臭,腐烂,被鬣狗 撕碎,被兀鹫剥皮,变成骨 架,变成灰尘,被吹进原野 。悉达多的灵魂回来,死去 ,腐烂,化作尘埃,品尝了 轮回的阴暗迷醉;怀着新的 渴念,如猎人一般期望能脱 离轮回的空隙。那里将有因 缘的终结,那里将开始无忧 的永恒。他杀灭自己的感官 ,他杀灭自己的记忆,他钻 出他的那个我而钻入成千的 他者形态中去,成为兽类, 成为腐尸,成为石头,成为 木头,成为水。每一次在觉 醒之际又回归了自我。阳光 或月光照着,又成了我,在 轮回中沉浮,渴念不断。旧 渴刚消,又生新渴。 悉达多在最后的悟道阶 段以河水为导师,终致开悟 。在他和河水心神交融的这 一段里,描写的语言本身成 了水流,波涛涌动,前后相 继,流转回环,充满生命的 律动节奏: 河流奔向目标,悉达多 看着它匆匆流淌,这条由他 自己和他亲人以及所有他见 过的人组成的河流。所有这 波涛、这河水都急匆匆地、 受着苦地,奔向目标,许多 目标:瀑布、湖泊、湍流、 海洋。所有的目标都会抵达 ,每个目标之后又是一个新 目标。水变为蒸气,升上天 空,变成雨,从天空落下, 变成泉,变成溪,变成河, 重新奔流,重新追求。但是 这渴慕的声音变化了。它还 在响,充满苦痛,一路追寻 ,但别的声音来与它作伴了 ,那是欢乐又忍受的声音, 善与恶的声音,欢笑与哀愁 的声音,上百个声音,上千 个声音。 《悉达多》正是在这水 流般的韵律中,在这歌吟般 诗情充沛的词句中,演绎了 让人叹为观止的寻求与领悟 的人生旅程,融东西方宗教 思想于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 中。它注定也与这书中之河 一样,成为超越时代而流传 久远的声音。也希望这声音 带给所有中文读者启迪、灵 感与脱离苦难奔赴光明的信 心! 2021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黑塞富有灵气的作品, 具有高度的创见与深刻的洞 察,是古典人道主义理想与 高尚风格的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悉达多》洗练的文笔 与反叛的人物恰恰回应了一 代人内心的渴望:他们正寻 求摆脱流俗、摆脱功利主义 、摆脱当前威权的自我之路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 保罗·科埃略 黑塞的书就像暴风雨之 夜的灯塔之光。 ——心理分析学家 荣格 这本书讲述悉达多如何 面对生命和人生,如何从迷 茫中豁然开朗,如何领悟超 出轮回的智慧,对我们每一 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启发。我 推荐的作家榜版《悉达多》 ,译者是复旦大学李双志老 师,翻译得确实不错,文笔 非常通畅。读完以后,你一 定会若有所思,有可能醍醐 灌顶。 ——新东方创始人 俞敏 洪 读过黑塞的《悉达多》 ,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哲学味 的小说家,爱在小说中讨论 哲学问题,思想深邃隽永。 ——社会学家 李银河 精彩页 婆罗门之子 在屋宅的阴影里,在舟舸往来的河岸边的阳光下,在婆罗树的荫蔽下,在无花果树的树影中,成长着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鹰。伴他一同成长的是乔文达,他的挚友,也是婆罗门之子。在河岸边,在他浴身之际,在神圣的清洁中,在神圣的祭礼中,阳光晒黑了他光洁的肩头。在芒果林里,在与男孩们一起玩耍时,在听母亲歌吟时,在参与神圣祭礼时,在学者父亲给他施教时,在与智者交谈时,阴影在他黑色的眼睛里流动。 悉达多参加智者们的交谈已经有了不少时日,他与乔文达练习辩论,与乔文达练习静观之术,以沉入冥思。他已经懂得默诵词中之词“唵”,用吸入之气往自身内无声地纳入“唵”,用呼出之气往身外无声地说出“唵”;聚精凝神时,他的额头环绕着思绪清明的灵慧之光。他已经懂得在他本质的内里洞悉阿特曼’,不灭不绝,与寰宇合一。 喜悦跃入他父亲的心里,喜悦来自儿子,这个笃学博闻、求知若渴的儿子。父亲在他身上看到一位伟大智者和祭司正待长成,那将是统领婆罗门的一位王。 欢欣跃入他母亲的胸膛,当她见着他,见着他行路、坐下、起身。悉达多,这强健的、美丽的、用修长的双腿行走的儿子,用完美的礼节问候他的母亲。 爱慕滋生在婆罗门的年轻女儿们心中,当悉达多走过城中街巷,额头闪亮,双眼有王者风仪,臀紧腰细。 可是她们所有人对他的爱慕都比不过来自他的挚友、婆罗门之子乔文达的爱慕。他爱悉达多的眼睛和温柔的嗓音,他爱他的步态和一举一动的完美风范。他爱悉达多的一切言行,而他最钟爱的是他的灵慧,他的高昂又火热的思想,他的灼热意志,他的崇高使命感。乔文达知道:这个朋友不会成为平凡的婆罗门,不会成为懒惰的祭祀官,不会成为贩卖咒符的贪婪商人,不会成为夸夸其谈而内中空洞的演说者,不会成为奸诈恶毒的修士,也不会成为芸芸众生的畜群中一只善良而愚蠢的绵羊。不,就是他自己,乔文达,也不愿意成为那样的凡夫俗子,千万个婆罗门之一。他要追随悉达多,他挚爱的人,这美妙的人。如果悉达多有朝一日成为神,如果他有朝一日步入闪光星宿之列,乔文达也愿意追随他,做他的挚友,他的陪伴,他的仆人,他的马前卒,他的影子。 悉达多便是如此受所有人钟爱。他带给所有人欢愉,所有人都因他开怀。 但是悉达多,他却并不为自己而欢愉,他不因自己而开怀。当他徜徉于无花果园的玫瑰小径上,坐在静观林苑的幽蓝影子里,在每日的忏悔浴中清洗身体,在浓荫覆地的芒果林里献祭,神情完美地遵循礼仪,被所有人喜爱,让所有人欢喜,他心中却毫无欢喜。梦来眷顾他,不停息的思绪从河水中涌出,从夜空中的星星闪烁而出,从太阳的光辉融化而出。梦来眷顾他,灵魂的躁动从祭品中随烟而起,从《梨俱吠陀》的诗句中随气息传出,从年迈婆罗门的教条中滴滴渗出。 悉达多内心开始滋长不满。他开始感到父亲对他的爱,母亲对他的爱,还有挚友乔文达对他的爱,不会一直、随时都让他心悦,将他安抚,使他丰盈,让他满足。他开始体会到,他尊贵的父亲和其他老师,这些婆罗门智者已经将他们的智慧中最丰富的精华都传授给了他,他们已经尽其所有填补他的渴求,却还填不满它。他的精神还没有满足,他的灵魂还不得安宁。 P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悉达多(彩图珍藏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赫尔曼·黑塞 |
译者 | 译者:李双志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9137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8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8 |
CIP核字 | 2022111391 |
中图分类号 | I516.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25 |
宽 | 15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