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红花玉兰研究--嫁接扦插组培(第2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木兰科植物是双子叶植物木兰亚纲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在整个植物的进化系统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红花玉兰的发现为木兰科增添了一个代表性成员,对木兰科类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红花玉兰苗木繁育的多种方式及相关机理开展了研究,分红花玉兰嫁接繁殖、扦插繁殖、组织培养3编,总结了近几年来红花玉兰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嫁接繁殖 第1章 红花玉兰嫁接技术 1.1 嫁接繁殖技术概述 1.2 研究方法 1.3 砧木种类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1.4 砧木苗龄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1.5 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1.6 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1.7 ‘娇红1号’嫁接技术体系的建立 1.8 小结 第2章 红花玉兰嫁接愈合机理 2.1 嫁接愈合机理概述 2.2 研究方法 2.3 ‘娇红1号’嫁接愈合过程中生理生化因子的作用分析 2.4 嫁接苗愈合过程时期的划分 2.5 小结 第二编 扦插繁殖 第3章 红花玉兰嫩枝扦插技术 3.1 扦插繁殖技术概述 3.2 研究方法 3.3 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长激素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4 不同种类生长激素混合使用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时间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6 扦插过程中追施营养物质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7 不同扦插时期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8 不同采集部位对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9 扦插繁殖技术体系 3.10 小结 第4章 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阶段的划分及生根机理 4.1 扦插生根机理概述 4.2 研究方法 4.3 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类型及过程 4.4 红花玉兰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相关代谢物质的变化 4.5 小结 第三编 组织培养 第5章 多瓣红花玉兰离体快繁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5.1 木兰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概述 5.2 研究方法 5.3 最佳外植体的选择 5.4 抑制褐化的研究 5.5 初代培养和抑制褐化培养基的筛选 5.6 带腋芽茎段器官发生途径 5.7 生根培养初探 5.8 小结 第6章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技术研究 6.1 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概述 6.2 研究方法 6.3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6.4 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 6.5 体胚的诱导 6.6 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细胞组织学观察 6.7 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差异分析 6.8 小结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花玉兰研究--嫁接扦插组培(第2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履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9157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2-05-01 |
首版时间 | 2022-05-01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8 |
CIP核字 | 2022022448 |
中图分类号 | S685.15 |
丛书名 | |
印张 | 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