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书系,精选了国内外最为经典的作品,使读者用最低的价格觅得最为经典的作品。“典藏”包括《朱自清散文集》《鲁迅散文集》《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既包括国学经典、又包括历史读物等,涵盖面广,涉及到人们感兴趣的各种学问及常识。
这本由王禹翰编写的《一本书读懂中国史》是其中一册。
图书 |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典藏”书系,精选了国内外最为经典的作品,使读者用最低的价格觅得最为经典的作品。“典藏”包括《朱自清散文集》《鲁迅散文集》《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既包括国学经典、又包括历史读物等,涵盖面广,涉及到人们感兴趣的各种学问及常识。 这本由王禹翰编写的《一本书读懂中国史》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典藏”书系,旨在为广大读者普及文化知识,涵盖面广。 由王禹翰编写的《一本书读懂中国史》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在形式上也极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不仅条理清晰、记述准确,而且极多新颖独到、极有价值的见解,堪称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及读物。 目录 神话传说时代 混沌初开 禅让时代 文明与纷乱 夏:传说中的王朝 商:青铜铸就的时代 西周:历史转折的朝代 春秋·诸侯林立的格局 战国:七国纷争的乱世 帝国建立 扫六国天下归一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大汉天下 功臣的命运 汉初内政 西汉皇朝的盛极而衰 匈奴:和亲或对抗 汉光武帝开创中兴局面 东汉与匈奴、西域的关系 黄巾之乱与汉室衰微 群雄并起 曹氏建魏 孙吴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三国归晋与西晋的灭亡 遭祸乱五胡十六国 南北分裂的中国 南朝:权臣夺位 北朝:王朝更替中的乱世 隋:短命的盛世王朝 隋文帝开皇之治 隋炀帝淫逸失国 风起云涌的反隋战争 唐·五代十国:从强盛到分裂 千古一帝唐太宗 女皇时代 李隆基开元兴盛世 大唐帝国的渐行渐远 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纷争频仍 北宋:外族威胁中的统一 北宋中前期政治、军事 内忧外患,北宋灭亡 孱弱偏安的南宋王朝 偏居东南 苟且终难偷生 蒙古帝国 元: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 混乱中帝国走末路 外强中干的明王朝 明:汉民族最后的王朝 明中期社会概况 明后期腐败亡国 最后一个帝制王朝 从关外到关内 康雍乾的繁荣 从盛世走向没落 试读章节 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了战争,黄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郊外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大大小小的部落都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民族。黄帝在统一了各部落后,把首都设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并下令各部落间如发生争执,不准再用武力解决,而要向他控诉,由他为大家判断是非。 传说黄帝在位的时间有一百年之久,这期间部落势力强盛,生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如文字、音乐、历法、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黄帝的妻子嫘祖,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从此以后,中华民族都自称为“黄帝后裔”,或“炎黄子孙”。 这场传说中的战争发生在距今大约4600年前。九黎族首领蚩尤生性好战,传说他三头六臂,有八只脚,勇猛无比。他还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他们先是击败了炎帝的部族,后来黄帝应炎帝的请求与炎帝联合起来和蚩尤作战。 关于这场决战,有许多的神话传说。黄帝族不但联合炎帝族等部落参加战斗,还放出了他们平时驯养的熊、罴、貔、貅、貊、虎等6种猛兽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为图腾的6个氏族部落)。蚩尤士兵虽然勇猛,但遇上黄、炎二帝等部落联军的同仇敌忾、协同作战,再加上一群猛兽助战,再也抵挡不住了,纷纷败逃。在败逃中,蚩尤被迫请来“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间天昏地暗,浓雾茫茫,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黄帝也不甘示弱,他一方面利用本部落发明的指南车在雨雾中指引士兵,追杀残敌,另一方面请天女“魃”下凡帮助驱散了风雨,顷刻间风停雨止,晴空万里。九黎族被打败,蚩尤也被捉住后杀掉了。神话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但它也反映出这是一场多么残酷激烈的鏖战啊! 黄帝将蚩尤斩首,后又将蚩尤尊为“兵主”,就是战神。黄帝将蚩尤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蚩尤的形象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许多部落在与黄帝交战时,看到蚩尤的形象,都不战而降。 尧、舜以及后来的禹,都是在黄帝以后,先后涌现出的著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原先都是氏族部落的酋长,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大酋长。 《尚书》有《尧典》等篇,叙述尧舜“禅让”的故事,大概是由周朝史官掇拾传闻编纂成篇的。在世袭制度实行已久的周朝,应该不容有人无端发此奇想,其为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大致可信。 在当时,遇到重大问题,部落联盟大酋长就召集各部落酋长一起商议对策。随着年龄增长,尧逐渐接近暮年,他开始考虑由谁来继承自己的职位,于是他向四岳(炎帝族氏族部落酋长,姜姓)进行咨询。 当尧说出他的想法后,有一个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很开明,可以担当此任。"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道德修为太差,没有涵养,专爱与人争吵。”另一个人推荐道说:“管水利的共工不是挺好吗?”尧摇了摇头说:“共工巧言令色,表面谦和,实际上心怀叵测,我信不过。”议论了半天,也没有推出个合适的人选,只好决定待来日再选。 过了一些时日,尧又召集四岳协商此事,四岳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我也听说舜挺不错,你们不妨详细介绍一下他的事迹。”于是四岳就争先恐后地叙述起舜的情况来。舜,有虞氏,东夷人。他父亲瞽瞍,是个老糊涂。他的生母早已亡故,继母相当不贤。继母生的弟弟叫象,他飞扬跋扈,骄横无礼,瞽瞍却很宠他。全家人都视舜为眼中钉,肉中刺,而舜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中,却能孝敬父母,善待兄弟,以德报怨,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尧听完介绍后兴奋不已,便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派人给他修筑粮仓,分给他许多粮食和牛羊,并决定对舜进一步考察。舜的继母和弟弟象得知后,又羡慕,又忌妒,便和瞽瞍一起,千方百计地想置舜于死地。 有一次,瞽瞍让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顺着梯子爬上仓顶时,瞽瞍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烧死舜。舜在仓顶发现失火,急忙寻找梯子,梯子却早已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阳用的斗笠,他灵机一动,双手拿着笠帽像乌展翅飞翔一样,随风飘落到地上,毫发无损。P7-9 序言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传统上,读书是求学的手段,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传承,最重要的总是通过书籍的记载与传述。因为有了书,人类才可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西哲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而,先贤们都把读书当作高尚而庄重的事情,赋予读书神圣、光荣的使命感。故此,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以及凿壁、囊萤、映雪等等,就成了刻苦求学的典型,干百年来成为人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寒门学子挑灯夜读,富家子弟潜心求学,或诚心拜师,或自学成才,诸如此类的事例,就成了激励学子上进求学的传说故事而广泛流传。 书籍除了自身寓含的教化功能外,还能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力去寻找各种承载文明的载体,来填塞文化需求的饥渴。一本残破小书,可以在上百人的手中传递和阅读,看完后仍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彼时,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却并无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功利目的,有的只是内心的精神需求,读书的愉悦与快乐正在于此。仲春季节,读书间隙,推窗而立,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回响;炎炎夏日,一卷在手,品茗读书,摇扇驱蚊,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秋风瑟瑟,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嘬一口酽茶,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名联,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数九严冬,寒意砭骨,围炉夜读或雪夜捧卷,书香入腹,情暖人心,又能体验到视通万里、思接干载的悠悠遐思。 无论是求学求知还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读书都是我们的一种心灵之旅,是接受自我内心的召唤和灵魂的导引上路,让自己再次起飞得到新生的力量。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在我们读过的书籍中出现,它们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正因为读书之益,读书之趣,我们才对书籍本身挑剔起来。试想,灵魂之伴侣如何可以等闲视之呢?一本书的好坏,总会有无数人来品评,既有芸芸众者即兴点评,又有专家学者细心解析,然而,书籍最终的裁定者是历史而不是某一种潮流。随着时光的淘汰,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留在人们的案头,成为经典之藏。 “典藏”之作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多闻、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需要人们用心地品读,细心地筛选,最终把最好的“朋友”留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典藏”正是帮助读者挑“益友”的一种尝试,希望能把经典的、有价值的或者有趣的书籍放在读者的案头,让它们像朋友一样陪伴每一位读者走上自己的心灵之旅。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禹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0334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2014223170 |
中图分类号 | K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54 |
宽 | 178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