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共青团知识40讲
内容
物流紧急通知

由于疫情管控升级,近期部分地区仓库及快递因疫情管控,导致物流时效暂缓,您的订单包裹可能产生延迟。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客服电话4006666505

亮点展示

微信图片_20220420153216.jpg

内容简介

《共青团知识40讲》精选了共青团历史上的40个重大事件、会议、人物进行专题讲解,展现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壮丽篇章;展现了共青团始终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自觉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拼搏奋斗创造百年辉煌。

《共青团知识40讲》中充满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再现了感人至深的历史场景,描述了可歌可泣的青年英雄,介绍了共青团的重点工作,是一部生动的共青团历史知识读物。

作者简介

钟良,男,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团校副校长、高级教师。曾任广州市玉岩中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等职务。主持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相关课题。主编《新时代中学共青团工作实务》、《新时代中学团校精品团课50讲》等。被聘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广东省中学共青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

郭晓英,女,中共党员,深圳市坪山区中山中学团委书记。广东省中学共青团导师,深圳市青年讲师,深圳市坪山区骨干教师、十佳青年教师,深圳市坪山区一名团干工作室主持人。2020年、2021年广东省中学团校“百佳微团课”获奖者,2019年、2020年获得深圳市团干技能比赛一等奖。任《新时代中学团校精品团课50讲》编委。

目录

第一篇 紧跟共产党,建立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青团

第一讲 近代青年运动的先声:五四运动

思想启蒙·青年崛起

二次觉醒·救国之路

五四火炬·民族觉醒

第二讲 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

第三讲 青春的呼唤:中国共青团的诞生

早期组织

一封来信

青年团正式成立

第四讲 一份青年的时代礼物:《中国青年》

恽代英和《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首刊“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

《中国青年》的三次停刊与三次复刊

第五讲 明确党的政治主张:用共产主义命名

取名“社会主义青年团”

认识“社会主义青年团”

改名“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六讲 为了忘却的纪念: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与学生运动

安源青年团在工人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工运的青年团代表:黄爱和庞人铨

记念刘和珍君

第七讲 打倒列强除军阀:积极投身国民大革命洪流

国民大革命赋予青年的庄严使命

叶挺独立团的光辉历程

在党的指引下发挥青年先锋力量

第八讲 少共国际师:战火中的青春传奇

临危组建

铁拳初试

血战团村、血染湘江

战火中的少共国际师

第九讲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 · 九运动

不平静的书桌

抗日救亡的怒吼

柴火与点火的人

第十讲 到延安去:青年奔向革命圣地

“我要去延安!”那里有救亡图存的希望

在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

新时代延安精神正青春

第十一讲 接受党的改造:以自身方式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接受改造:从共青团到青年救国会

全面抗日:青年救国会在行动

首次提议:任弼时提议重建青年团

第十二讲 重建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的召开

党中央决定建立青年团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中共中央发出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胜利召开

第十三讲 团旗飘飘:团旗诞生记

关键人物:娄霜和周令钊

团旗诞生了

团旗使用管理规定

第二篇 把使命扛在肩上,把青春献给祖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共青团

第十四讲 “急难险重新”中的担当:青年突击队

扬起第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

青年突击队高歌猛进

深化新时代青年突击队工作

第十五讲 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垦荒队

向困难进军:青年垦荒队诞生

“北漂”去荒原:北京青年垦荒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海青年垦荒队

荒岛变明珠:大陈岛青年垦荒队

第十六讲 朝气蓬勃、永远前进:争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

不怕困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妇女能顶半边天——任焕孩

“钢铁裁缝”——贵阳机器厂焊接班

第十七讲 帮助群众学习:青年扫盲队

全国扫盲,迫在眉睫

多种方法,全力扫盲

典型经验,示范带动

第十八讲 共青团的环保活动:从植树造林到保护母亲河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由来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由来

保护母亲河行动

第十九讲 学习伟大理论:“毛主席的书我爱读”活动

共青团首先发起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青年群众性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始于1958年

雷锋是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优秀青年代表

第二十讲 学习雷锋好榜样: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发展

从部队走出来的青年典型

全国青年积极投身学雷锋活动

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第二十一讲 高扬理想旗帜: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使命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第二十二讲 金色的光芒:团徽的诞生

从萌发设计到二次征集

李国靖和团徽的诞生

国家标准团徽正式发布

第三篇

第三篇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共青团

第二十三讲 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新长征突击手

一张奖状的故事

开启新的长征

青年奋勇突击建功立业

第二十四讲 引领时代新风尚:“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来自一所中学的经验

“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个有机的整体

“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十五讲 向中国的“保尔”学习:学习张海迪活动

身残志坚,苦难铸就辉煌

向中国的“保尔”学习

新时代青少年要学习先锋

第二十六讲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竞赛

挑战缘起

敢闯敢创

发展历程

第二十七讲 一份关于“爱与希望”的事业: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的诞生

希望工程的发展

新时代的希望工程

第二十八讲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

闻令而动,主动作为

品牌塑造,深入人心

志愿有我,青春担当

第二十九讲 职业文明的生动实践:“青年文明号”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

“青年文明号”首批授牌

创一流效益,立行业标杆

第三十讲 创业发展我先行: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培养创业精神,实施创业计划

青年创业行动的发展

激励青年奋发创业,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第三十一讲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的诞生

团歌的诞生

团歌的完善

歌词背后的故事

团歌的使用

第四篇

第四篇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共青团

第三十二讲 构筑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支柱:“青年大学习”

什么是“青年大学习”

“青年大学习”学什么,怎么学

积极推进“青年大学习”

“青年大学习”在各地掀起学习热潮

第三十三讲 强国有我:“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出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

第三十四讲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争当生力军

“小康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青年是生力军,更是中坚力量

第三十五讲 青少年成长的贴心人:共青团的维权工作

共青团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

构建维权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打造线上线下贯穿协同的维权平台

第三十六讲 新中国第一部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 —2025 年)》

第一个国家级《青年发展规划》

《青年发展规划》从试点到全覆盖

《青年发展规划》落地见效

第三十七讲 清朗网络,青春力量:“团团”的青春正能量点燃全网

“清朗行动”的背景

让团旗在互联网上高高飘扬

青年好网民,青春正能量

第三十八讲 团员要有团员的样子:团员先进性建设

团员先进性的起源

中国共青团先进性建设的历程

两个《大纲》推动团员先进性建设落实落细

第三十九讲 严出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从严治团

全面从严治团的背景

全面从严治团的历程

全面从严治团的成效

第四十讲 新时代共青团和少先队:全团带队

第一次明确提出“全团带队”

共青团和少先队关系的历史渊源

新时代党赋予“全团带队”新期望

努力做好新时代少先队工作

后 记

精彩书摘

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垦荒队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广大青年干劲冲天,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在共青团的组 织下,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建了一支支青年志愿垦荒队, 满怀激情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荒无人烟的南北大地上,为国家粮食生产和工业建设付出了艰辛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挥了青年的时代价值。

向困难进军:青年垦荒队诞生

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粮食和农产品短缺问题很突出,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成为国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1955年3月,毛泽东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为实现党中央的“一五”垦荒计划,团中央率先开始行动,提出了组织青年参加开垦荒地的几项意见。北京、上海、温州的团组织率先组织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江西、浙江等地垦荒,黑龙江、辽宁等 16个省、市、自治区的共青团也先后动员20多万名青年以极大热情参与了垦荒运动,与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

“北漂”去荒原:北京青年垦荒队

团中央的垦荒号召一经发出,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乡的中共党员、年轻乡长杨华的带领下,5名青年第一时间向北京团市委递交了志愿垦荒倡议书。他们提出:不要国家一分钱,用他们的双手,建起新的生活、新的家乡。这份洋溢着年轻人激情和血性的申请书发表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十几天,报名参加垦荒队的就有800多人。团中央挑选出以团员为中坚力量的 60人,组成了全国第 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杨华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授旗仪式上代表队员表决心:“坚决不开小差,去了就不回来,有一条困难克服一条困难,有一千条困难克服一千条困难,绝不给全国青年、全国人民丢脸!一定要多开荒!”垦荒队员们接过了队旗,背起了行装,高唱着《青年垦荒队之歌》,踏上了“北漂”去荒原的征程。黑龙江省萝北县,人们称之为“北大荒”,那里人迹罕至,条件十分艰苦,而且经常有狼群光顾。没有水井,大家就喝泡子里的水;没有蔬菜,大家就挖野菜;没有大米白面,大家就吃苞米面大 子。在冬天零下 40 多摄氏度的天气里,队员们经常被冻伤。夏天,蚊子、跳蚤、瞎虻“三班倒”,轮番向队员们进攻,晚上,大家经常被蚊虫叮咬得无法入睡。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有的人动摇了,杨华咬破手指,写下了“不做逃兵”血书,许下了“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中途不叛变,不做逃兵……”的庄严承诺,他带领着垦荒队员们用激情和汗水唤醒了这片古老的荒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海青年垦荒队

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出征萝北的消息,对上海青年是个极大的鼓舞,陈家楼等5名青年马上激动地给陈毅市长写信,表达了“到祖国边疆开垦荒地,为祖国做贡献”的强烈愿望。毛泽东知道这件事后很高兴,建议上海青年去江西,“淮北条件太差,是不是去江西为好?那里气候和上海更接近,吃的也是大米饭。江西是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那里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需要支援”。

听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后,上海青年热血沸腾,报名十分踊跃。团市委从几千名报名者中挑选了98名,组成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

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打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大旗,来到鄱阳湖畔的九仙岭山脚下进行垦荒。面对一片荒山野岭,没有房屋住,垦荒队员自己搭起茅棚;山区不能使用机械,他们就徒手开荒种粮。为了驱散夜晚出现的老虎叫声,大家就放声歌唱;为了应对水田里拼命吸血的蚂蟥,大家想出了许多办法。面对恶劣的环境,上海青年们以激情燃烧的青春,战天斗地、刀耕火种。随着一批批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他们和当地人民一起,以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硬是把蓬蒿遍野、荆棘丛生的湖滩荒丘变成了万顷良田,当时茅草丛生的荒地逐步成长为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灯火璀璨的共青城。

……………………………………………………

前言/序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自1922年5月诞生以来,中国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怀和帮助下,始终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在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中,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壮丽篇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根据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要求和适应中国革命发展需求而建立起来,始终根据党和革命形势需要,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在最前线,始终协助党在各项工作中为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培育后备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重新建立团组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青团紧扣时代主题,锐意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从严治团,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新的历史征程上,共青团要始终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关键是要抓住三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 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共青团员必须了解共青团的光辉历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跟党走的初心,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本书经过大量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反复构思,尝试用鲜活的历史事件、用“青言青语”讲述共青团的百年光辉历史。全书精选了团史中的40个重大事件、会议、人物进行讲解,共同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团史,展现了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书写的光辉历程,用事实和行动庄严宣示:坚定不移跟党走就是我们的初 心,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就是我们的使命。

由于共青团历史文献资料的局限,加之编写者的经验和写作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在学习使用本书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及时补充完善。感谢读者对本书的支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共青团知识40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良, 郭晓英
译者
编者 钟良//郭晓英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280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22-04-01
首版时间 2022-04-01
印刷时间 202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456
CIP核字 2022047934
中图分类号 D29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