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
现代宏观经济学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2014年度“友谊奖”得主。
智利天主教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与商学系助理教授,
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冰岛大学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经济学教授,
冰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
图书 | 活力:创新源自什么又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 |
内容 | 作者简介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 现代宏观经济学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2014年度“友谊奖”得主。 智利天主教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与商学系助理教授, 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冰岛大学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经济学教授, 冰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 内容提要 对西方世界来说,如何摆脱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如何应对经济下滑、民众幸福感下降的长期形势? 对中国来说,如何挖掘创新更深层的潜力?企业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去应对变局?经济增长、国家繁荣的动力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 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 费尔普斯力主,大多数创新是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的,“如果人类拥有如此非凡的天赋,那么整个社会只要有意愿,就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允许和鼓励新想法产生的经济,从而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 他在其前作《大繁荣》中肯定了大众创新的重大意义,与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不谋而合。这次,费尔普斯联合几位经济学家,聚焦创新在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入阐释大众观念如何营造积极工作氛围、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推动国家繁荣等重大议题。 他们在这本书中用现代经济学严谨的分析方法检验文化、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的重要作用,把个人的价值观、热情、欲望、能力、创造性重新拉回到经济增长研究的聚光灯下。在前两部分中,他们从数据中提取了关于自主创新的时间序列,接着对价值观与创新之间关系的论点进行了检验,发现了哪些价值观对社会有正向推动。在第三部分,他们考察了机器人对创新和工资的影响。 《活力》将阐明活力社会和国家繁荣的联系,更为中国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也有重大启示。 目录 引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活力:创新源自什么又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 埃德蒙·费尔普斯等 |
译者 | 译者:郝小楠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7217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1 |
出版时间 | 2021-04-01 |
首版时间 | 2021-05-01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1.政策制定者政府相关部门 2.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 3.企业领导人、相关行业从业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4 |
CIP核字 | 2021048331 |
中图分类号 | F113.4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