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简要介绍了华北地区传统周年轮作种植下小麦和玉米季合理施氮量的确定方法,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手段,分析了当前国际氮肥施用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态势,明确了兼顾农学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农田适宜施氮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其次,根据多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施氮量梯度同步试验,分析了氮肥施用量与其中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了7种最佳施氮量及其差异。再次,分析了DNDC模型模拟夏播大豆、玉米单间作及其对后茬冬小麦产量影响的适宜性,明确了夏播玉米间作大豆可以在保障高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农田实际施氮量。从次,全面综述了华北平原小麦季氮肥施用产量和环境效应,论述了区域尺度小麦合理施氮量。最后,提出了改变传统的以农学效应为主确定合理施氮量的思路、基于环境效应探索农田允许最大施氮量的研究设想。 本书可供农业生态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农学等专业领域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氮肥合理施用概念及我国施用现状   1.2  国内外主要氮肥施用量推荐方法   1.3  结论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华北平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DNDC模型   2.4  样品采集及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3  国际氮肥施用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3.1  论文发表数量及发文国家   3.2  主要发文机构   3.3  本领域主要期刊和高被引论文   3.4  主要研究热点   3.5  讨论   3.6  结论 4  田块尺度基于不同指标的合理施氮量确定方法对比——以华北平原多点位小麦-玉米轮作为例   4.1  结果分析   4.2  讨论   4.3  结论 5  基于DNDC模型的华北地区周年轮作种植合理施氮量研究——以夏播玉米/大豆与冬小麦轮作为例   5.1  结果分析   5.2  讨论   5.3  结论 6  区域尺度基于产量和环境效应的作物合理施氮量确定——以华北平原冬小麦为例   6.1  结果分析   6.2  讨论   6.3  结论 7  研究展望——基于环境效应指标确定农田最大允许施氮量   7.1  研究思路   7.2  技术路线   7.3  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