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山中歌者(大理石龙白族村民的生活世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云南大理剑川石龙村的反思民族志。书稿立足作者长期的田野调查和石龙村民的日志记录,挑选最能体现和反映石龙这个白族村寨的几个视角具体切入,从山林、白族调、民间信仰、交往认同等方面对村民的民俗生活选择与实践进行深描,呈现出石龙村民生活世界的丰富图景,进而探讨了石龙作为一个白族山区村寨所呈现出的民族文化共性及其自身独特之处。书稿借助村民对本文化的理解和学者与村民的对话及互动,呈现和反思了民族志的生产过程。作者自身作为白族的一员,也从自身的民族身份,以及与石龙村民十余年的接触、互动角度,深刻反思了白族这个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民俗、生活、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董秀团,女,1977年生,白族,云南大理人,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担任云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学术专著有《白族大本曲研究》等,并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混融中的白族文学”,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白族大本曲曲目搜集整理与研究”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曾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民族问题研究著作类三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靠山吃山:村民与山林的关系 一、山林与生计 二、采菌的日子 三、石龙人的生态观 第二章 歌与歌会:口头传统的浸润 一、一种对白族调的矛盾态度 二、口才与肚才 三、村民与歌会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民间信仰的选择与实践 一、多元共生的信仰图景 二、信仰实践中的性别呈现 第四章 山里山外:日常交往与认同 一、村寨内部的划分与交往 二、山区与坝区:区分和认同 三、与彝族、傈僳族的交往 第五章 我之为我:石龙村民生活世界的一种呈现 一、石龙村是否是“这一个”? 二、我之为我:一样的与不一样的白族山民 三、对白族文化的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中石龙村民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石龙村民日常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基本表现,并且这种生活世界更多是从个人和集体生活经验的沉淀当中获得意义的显现,不同的个体在经验感受、理解阐释等途径中一起为生活世界的“显影”贡献着自己特殊的力量。 通过十余年与村民的深度互动,深刻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以石龙村白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群众既保持民族特色,又全面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过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山中歌者(大理石龙白族村民的生活世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董秀团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3709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0 |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36 |
| CIP核字 | 2021175721 |
| 中图分类号 | K28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