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故事(修订版)/中国历史故事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本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林汉达、雪岗编写的《三国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内容推荐

《三国故事(修订版)》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也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雪岗先生秉承林汉达先生的文风,精心选取材料,进行修订和编写,将历史生动风趣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严谨中不失活泼。本书上起“董卓进京”,下至“三国归晋”。

目录

董卓进京

同盟异心

定计除害

迁都屯田

神亭交手

辕门射戟

谁是英雄

袁曹争锋

三顾茅庐

过江决策

火烧赤壁

离间失和

采用中策

一身是胆

白衣渡江

煮豆燃萁

夷陵之战

七擒孟获

自贬三级

三路伐魏

鞠躬尽瘁

装病夺权

带酒进宫

书生打铁

功成将死

三国归晋

试读章节

黄巾起义失败以后,各州各郡的刺史和太守成了最有势力的人。他们手上有军队,又霸占了一块地盘,都变着法儿地争权夺利,搜刮百姓。这些人里面,要算并州(在山西一带)刺史董卓的力量最雄厚了。

董卓是临洮人(临洮在甘肃岷县),长得又高又胖,带兵打仗有一套。打黄巾的时候,他“立功”封侯,地位一个劲儿往上升。有一天,董卓忽然接到大将军何进派人送来的一封信。他看完信,忍不住咧开大嘴,嘿嘿地乐出声来。原来何进在信里说:汉灵帝刚刚病死了。他想趁机除掉把持朝政的宦官,让董卓带兵到洛阳来帮着他。信上还嘱咐董卓,进京以前,先上一个请求杀宦官的奏章。

董卓寻思着,杀几个宦官费得了什么事?自己这次能带兵进京,日后还许能掌握朝廷大权呐!他赶紧派人送奏章到洛阳,又连夜整顿好人马,急急忙忙朝洛阳进兵了。

没想到刚走到半道上,迎面来了一帮逃难的老百姓,一边走一边嚷嚷说,洛阳出了大事啦:先是大将军何进给人杀了,后来宦官也给杀了,新立的皇帝让人劫走了!董卓吓了一大跳,着急地打听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呐?

原来汉灵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刘辩,十四岁,是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生的;小的刘协,九岁,是王美人生的。汉灵帝喜欢小儿子,想把他立为太子,又怕何进不好对付,一直没说出来。到了临死前,他才把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哪知道何进早就准备好了。汉灵帝一死,何进马上主持着让刘辩即位,就是少帝。刘协被封为陈留王,何皇后成了太后。蹇硕刚想动手,被何进发觉给灭了门。

何进想趁这个时候,把宦官一网打尽。可是何太后怎么也不答应。何进正愁得没法儿,司隶校尉袁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袁绍说:“依我看,不如把外面的兵马召进来,吓唬太后一下,就说各地都要求杀宦官。太后一害怕,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何进听了连连点头说:“这个办法好。各地的兵马,数董卓最厉害,就让他先进京吧!”这么着,何进才给董卓写了那封信。

其实,这一来等于给宦官通了消息。董卓给朝廷的奏章,宦官张让、段硅他们哪有看不见的呐?何进正盼着董卓的人马进京,张让、段硅已经安排好了。他们假借太后的命令让何进进宫。何进稀里糊涂地刚一进宫,就给绑上砍了头。何进手下的将士听说大将军让宦官杀了,一下子就炸了窝。大伙儿由袁绍和袁绍的异母兄弟袁术带着,把皇宫围起来,非要把张让几个杀了不可。张让、段硅急得要死,逼着少帝和陈留王连夜逃到宫外,往北跑到了黄洞边上。

袁绍和袁术带兵杀进了皇宫,没找见张让、段硅,就朝宦官开了刀。将士们急红了眼,见一个杀一个,也不分个好歹。有的小伙子不是宦官,可因为没长胡子,也给当成宦官杀了。这么胡劈乱砍地杀了两千多人,才想起不见了少帝和陈留王。有好些将士和大臣又往黄河边上追过去。

董卓听说事情乱到这步田地,心里急成了一团火:这会儿再不迎上去,天大的机会不就错过了吗?他狠劲儿一甩鞭子,带人直奔黄河,跑得别提多快了。

张让、段硅带着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河边,正愁没法过河,后面的追兵赶到了。他俩见没处躲,给逼得跳了黄河。大臣们忙陪着少帝和陈留王往回走。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迎面跑来一大队人马,眨眼的工夫,就把他们挡住了。好家伙!尘土扬起了半天高,战旗把刚出来的太阳都遮住了。少帝吓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大臣们也吓得直打哆嗦。这时候,一个身体肥胖、满脸黑胡子的将军骑马跑到少帝跟前。大臣崔烈不认识董卓,壮着胆子喝了声:“你,你是谁?敢来惊动皇上。快滚开!”

董卓的嗓门儿可比崔烈大得多。他瞪圆了眼睛,大声说:“什么?叫我滚开?哼,你不想要脑袋啦?”又转过脸对少帝说:“皇上不要害怕。我是董卓,特地保护皇上来啦!”马就不必进……进京了。”董卓又把眼一瞪,说:“你们这帮大臣,把朝廷弄到这步田地,还不说自己没能耐。我董卓拼着命赶来保驾,谁敢不让我进京?”大臣们都只好闭上嘴,不敢出声了。

董卓问少帝这一回乱子是怎么起来的。少帝哭哭啼啼地说了半天也说不明白。董卓又转过脸问陈留王,陈留王倒比少帝说得明白点儿。董卓就一直跟在陈留王身后边,心里打下了一个主意。

原来董卓这次进京,身边只带了三千名将士。他想要在朝廷上掌大权,靠这点儿力量不够。进了洛阳以后,董卓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几个心腹将领,在深更半夜悄悄地把人马带出城去,等到大天白曰,再大张旗鼓排着队回到城里。接着就放出风来说,这些人马都是董卓刚从外面调来的。这么一连好几天,把京城里的大臣全给唬住了!谁也闹不清董卓的人马到底有多少。有说五万的,有说十万的,有说数也数不过来的。何进手下的将士也让董卓收编过来,成了他的部下。P1-5

序言

1978年初春,我来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这本是一次自找上门又“走错门”的工作调动。我当时是想去中国青年出版社,可不知中青、中少是一家,直到报到那天,人事部门告知安排到中少社,我才知道内情。在此之前,我对少儿读物既知之甚少,也没有兴趣。记得第一天到中少社上班,一位社领导接见我,我还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想法,希望有机会转到中青社。没想到,这次进了中少社大门,竟干了二十多年没有动,反倒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对少儿读物的感情。事业留人,回想起来,最早引我“献身”于此的,就是这套《中国历史故事集》。

入社后不久,编辑室主任就把修订重版《中国历史故事集》的工作交给我。当时说好的是做这么两件事:一是对已经出版的《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进行修订,重排出版;二是编辑加工已经写好尚未出版的《东汉故事》。

据社领导讲,《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构想和组织的一套书,准备一个时代写一本。选择作者的时候就找到了擅长写通俗读物的林汉达先生。林先生曾写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后又写了《前后汉故事新编》,很有名气。约稿之后,他很快写出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和《西汉故事》并出版。《东汉故事》也已写完,因“文革”发生,没有出版。与此同时,林先生还写了更为简短的《上下五千年》,也没有写完。

中少社出版的这几本历史故事,是林先生著作中的精品,展示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他是通过写历史故事来尝试用普通话写作,所以这几本书既是历史读物,也是语文读物。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合写起来是个难事。林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联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口头化语言,极少形容词和现成话,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

我在中学时代曾经读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也翻看过《春秋故事》,有很好的印象,现在能亲手编辑它,自然感到亲切。在仔细钻研过这几本书的写作方法之后,就很快进入了“角色”。除对前三种书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处理之外,还根据当时的修订方案,模仿林先生手笔,写了一篇“周游列国”替换《春秋故事》中“夹谷之会”。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他编排故事一线贯穿的方法,掌握了他的语言特点和用词造句的一些习惯。林先生写过一篇谈语言使用的文章,我也仔细阅读过。

……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与这套书结缘以后,虽有间隔,但我从没有忘了它,大家也希望让它有个圆满结局,而不要成半截子工程。我多次表示:历史是常存的,历史读物是常青的,希望不至于落空。现在我兑现了诺言。留给今后编者和读者的话有三句:一要踏实编书,用心读书,学真知识,长真本事。二要掌握读历史书的方法,既要把人和事放在当时环境中分析,也不要被古人言行所牵引,做冷静的读书人。三是记住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书,必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套书不例外。能发现其中的局限和纰漏,也是会读书的表现。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让我们一起心听无声的讲述,意观无形的演变,接受历史之梳的篦击,体验文化圣水的洗涤,完成一次人生的学问积累。

二○一五年一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当初写中国历史故事的动机只是想借着这些历史故事来试验通俗语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的历史故事实在丰富,内容也真有价值,有必要而且有可能用现代口语翻译或改写出来,让一般不大接触古文的读者也可以自由阅读。

——林汉达(语言学家、教育家)

编作者打算把我国历史,从古到今,编一套《中国历史故事集》,一个时代编一本,一共编十来本,这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值得欢迎的计划。

——吴晗(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这部书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叶至善(出版家、编辑家)

在与这套书结缘以后,我从没有忘了它,同事们也希望它有个圆满结局。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一支画笔:历史是社会的镜子,也是一把梳子。这些都将在书中给读者实实在在的感受。

——雪岗(编辑家、通俗读物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故事(修订版)/中国历史故事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林汉达//雪岗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23257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2015060791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