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
内容
内容简介

《曾国藩(套装上中下册)》从对人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通过描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面对困厄与成功时的心态、遇到得宠与失意时的处理方式,来探索曾国藩的心路历程。
《曾国藩(套装上中下册)》作者将曾国藩置于各种矛盾冲突之中,如党派之争的矛盾、新旧思想对抗的矛盾,在时代急流的旋涡上起伏浮沉,优乐荣枯,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着多重人格、集功过于一身的复杂形象,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缺点,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也为曾国藩在历目前的评价起了“翻案”“正名”的作用。曾国藩在追求学问、人格培养、意志锻炼、为人处事以及官场的应对之道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对现代人生活各层面,都能发挥借鉴的功能。

前言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借助文字而不知不觉地走进晚清,很快便对这段特殊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很惊讶晚清那些高级官员,他们一样有繁忙的政务与应酬,却偏对文字有如痴如醉的爱好,几乎人人都能留下为数不少的著述。无论是精心的文章写作、学问研究,还是随意吟出的诗词歌赋,他们的作品莫不造诣不浅、品位不俗。
我也很惊讶清末民初那些文人墨客,他们何以对那个时代有着如此大的兴致,以至于让我们能看到不计其数的见闻杂录、稗官野史,领略那个时代的丰富、精彩与鲜活。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书籍,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仿佛仍能触摸它的脉搏,嗅到它的气息,听到它的生命律动之声。我于是萌生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把我心目中的晚清描摹出来,绘出一卷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当时学术界流行一句话:没有晚清就没有“五四”,没有“五四”就没有新中国。我要将许许多多对晚清有着极大好奇心的朋友,带进一个气韵生动的时空中去。
我选择几个我所熟悉而又有代表性的政治人物,试图通过对他们的描摹来进入那个时代。我有一个认识:写这种人物,必须要写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也便走进了那个时代的灵魂深处。
前人的著作其实已给我们提供了线索。
比如读曾国藩同治三年六月十八日的日记:“三更三点接沅弟咨文,知金陵于十六日午刻克复,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交集,竟夕不复成寐。”千盼万盼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了,曾氏为什么还有“惧”,还有“悲”呢?这一夜他无法入睡,他究竟想了些什么?
比如读曾氏幕僚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夜,他们两人敞开心扉,就国家的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向作了深谈。赵烈文估计大清王朝的命运不长了,大概在五十年内便会土崩瓦解。曾氏听后皱着眉头说:“吾日夜望死。”一个倾注全部心血保卫朝廷的大臣,一个不惜自剪羽翼把忠君作为平生最大政治信仰的理学家,面对着如此露骨的言论,居然不加批驳并予以事实上认同。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他心里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又比如读野史,少年袁世凯陪着嗣父看戏,戏演到高潮、观众都被吸引住时,嗣父袁保庆对坐在一旁的袁世凯说:“看戏子技艺的高低,就看他在舞台上把假作成真的表演功力。官场也就是戏场。看一个官员的本事大小,就看他作假成真的技巧如何,”十四岁的袁世凯点了点头,将这几句话牢记心中。读完这段野史,我掩卷长思:袁保庆的这番话实际上引领了袁世凯一辈子。终其一生,袁世凯都是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作假,他是一个把假作到的政坛戏子。
目录
上册·血祭
第一章?奔丧遇险
第二章?长沙激战
第三章?墨绖出山
第四章?天王定都
第五章?初办团练
第六章?衡州练勇
第七章?靖港惨败
第八章?攻取武昌
第九章?田镇大捷
第十章?江西受困
中册·野焚
第十一章?进军皖中
第十二章?总督两江
第十三章?强围安庆
第十四章?大变之中
第十五章?幕府才盛
第十六章?天京大火
第十七章?审讯忠王
第十八章?殊荣奇忧
下册·黑雨
第十九章?裁撤湘军
第二十章?整饬两江
第二十一章?三辞江督
第二十二章?名毁津门
第二十三章?马案疑云
第二十四章?东下巡视
第二十五章?黑雨滂沱
精彩书摘
《上册·血祭》:
曾国藩上了二楼,拣一个靠近湖面的干净座位坐下,荆七坐在对面。刚落座,酒保便满面堆笑地过来,一边擦着桌面,一边客气地问:“客官,要点什么?”不等回答,又接着说,“小楼有新宰的嫩黄牛,才出湖的活鲤鱼,池子里养着君山的金龟、螺山的王八,还有极烈极香的‘吕仙醉’。李太白当年喝了此酒,在小楼题诗称赞:‘巴陵无限好,醉杀洞庭秋。’……”酒保正滔滔不绝地说得高兴,荆七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在嚼些什么舌头!看看这个。”说罢,扬起系在腰上的麻绳。
酒保一看,立即收起笑容:“小的不知,得罪,得罪!”随即又说,“客官不吃荤的,小楼也有好素菜:衡山的豆干,常德的捆鸡,湘西的玉兰片,宝庆的金针,古丈的银耳,衡州的湘莲,九嶷山的蘑菇。”
这些菜名,曾国藩听了很觉舒畅。寓居北京十多年,常常想起家乡的土产。他对酒保说:“拣鲜嫩的炒四盘来,再打一斤水酒。”
“好嘞!”酒保高声答应,兴冲冲地走下楼去。很快便端上四大盘:一盘油焖香葱白豆腐,一盘红椒炒玉兰片,一盘茭瓜丝加捆鸡条,一盘新上市的娃娃菜,外加金针木耳蘑菇汤。红白青翠、飘香喷辣地摆在桌上。曾国藩喝着水酒,就着素菜,吃得很是香甜。喝完酒,酒保又端来两碗晶莹的大米饭,曾国藩吃得味道十足。不仅是这些日子,他仿佛觉得自从离开湖南以来,就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了。“还是家乡好哇!”曾国藩放下筷子,感慨地说。刚放下碗,酒保又殷勤地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茶,说:“客官看来是远道而来,不瞒二位,这茶是用地道的君山毛尖泡的。”见曾国藩微笑地望着自己,酒保心中得意,“客官有所不知,君山上有五棵三百年的老茶树。当中一棵,是给皇上的贡茶,左右两边两棵是抚台大人和知府老爷送给亲戚朋友的礼品。左边第二棵是茶场老板的私用,右边第二棵则是小楼世代包下的。不是小的吹牛,这碗茶在京城,怕是出一百文也买不到。小楼规矩,每位客官用完饭后,奉送一碗地道的君山茶。”酒保边说边利索地收拾碗筷,擦干净桌面,下楼去了。
曾国藩呷了一口茶,虽比不上京师买的上等毛尖,但也确实使人心脾清爽。他没有想到,破败的岳阳楼上却有这样好的饭菜和能说会道的酒保,心情舒畅多了。他端起茶碗,向窗外的湖面眺望。阳光照在湖水上,泛起点点金光。远处,一片片白帆在游弋。极目处,有一团淡淡的黑影。曾国藩知道,那就是君山。近处,沿湖岸停泊着一个接一个木排。这些木材大半出自湘南山区,扎成排后顺着湘江漂流,越过洞庭湖,进入长江,再远漂武昌、江宁、上海等地。放排的人叫作排客。排客们终年在水面漂浮,把家也安在排上。排上用杉树皮盖成小棚子,家眷就住在里面。曾国藩正颇有兴趣地看着楼下几个排上人家的生活,不料湖面陡然起风了‘满天乌云翻滚,像要下雨的样子。刚才还是明镜般平静的湖面,顿时波浪翻卷。风越刮越大,波浪也越卷越高,湖面上的木排随着波浪在上下起伏,几个离岸边不远的木排在迅速向湖边靠拢。大雨哗哗而下,雨急风猛,温顺的洞庭湖霎时变成了一条狂暴的恶龙。曾国藩坐在楼上,浑身感到凉飕飕的。他有点担心,这座千年古楼,会不会被这场暴风雨击垮?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他看到离岸边约百来丈远的湖面上,一个小排被风浪打得左右摇晃,却一步也不能前进。一个汉子死死地扶着排后舵把,另一个汉子急得这边跑到那边。猛地一个大浪打来,木排上低矮的杉树皮屋垮了’一个木箱被水冲到湖里。两边跑的汉子纵身跳到水中去抓木箱。木排上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吓得蹲在排上,紧紧地抓着一根缆绳。一个四十余岁的妇人急得在排上前后乱窜。又一个大浪打过来,小女孩被卷进了湖中。“不得了!”曾国藩喊了一声,放下茶碗,猛地站起。荆七也赶紧站起,紧张地倚着窗口观望。正在这危急时刻,湖边木排上跳下一个年轻人,冒雨迎浪向湖中游去。只见那青年一个猛子扎入水底,刚好到排边又露出头来。他轻捷地游到手脚乱抓的小女孩身边,把她高高托出水面,游到排边。曾国藩到这时才舒了一口气。那青年上了木排,用手指指点点,排上的汉子拿来一大捆粗绳。青年接过绳子,走到排头,将绳子一头系在排上,另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复跳入湖中,用自己_人之力在前面水中拉排。那木排居然跟着年轻人前进起来,湖边观看的人_齐喝彩。曾国藩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o木排缓缓地向岸边移动,平安地来到岳阳楼脚下。排上那两个汉子上得岸来,扶住年轻人,纳头便拜。
曾国藩对那个年轻人见义勇为的品德和罕见的神力感慨不已,对荆七说:“你去请那位壮士来,我要见见他。”
一会儿,荆七带上一个人来。曾国藩见来人身穿一套粗布衣裤,头上包着一块黑布,四方脸,粗黑的眉毛,大而有神的眼睛,鼻梁端正,两颊丰满,心中甚是高兴。他站起来,伸手指着对面-方座位说:“壮士请坐!”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浩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42383
开本 32开
页数 1662
版次 2
装订
字数 1200000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4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55:31